套袋是提高春见类晚熟柑橘果品质和商品性的有效措施之一,可防冻害和鸟害,有效改善果实外观,防止果面污斑、锈斑、药斑的形成,使果面光洁美丽,从而提高果品档次,提高果实的耐贮性。”11月14日,泸州市江阳区石寨镇科协主席刘绮来到村民唐有余的柑橘地头,现场指导柑橘套袋。
刘绮说,套袋是有讲究的,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掌握技巧——
首先是做好套袋前疏果工作。一般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对挂果偏多的进行疏果,使果实大小均匀。在套袋前要先喷一次杀菌剂、杀虫剂,重点喷果,以杀灭果面病菌虫卵。但乳剂农药必须控制使用,否则易造成药害,容易生果锈,宜使用水剂、粉剂。同时,套袋时间一般掌握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进行,套袋的顺序为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其次,一株树或一片果园套与不套,要有统一安排,不能有的套袋有的不套袋,以减少打药次数。
再次,掌握好操作方法至关重要。要先把手伸进袋,使全袋鼓起,然后一手抓果柄,一手托袋底,把幼果套入袋口中部,再将袋口从两边向中部柄处挤折,然后将袋口用绳子扎紧在果柄上。套完后用手往上托,打一下袋中部,使全袋鼓胀,两底角的出水气孔张开,幼果悬于袋中。
套袋后,适当推迟采摘,以利果实增糖增色。然后是去袋时间,一般在柑橘采收时连同果袋一并摘下,放入筐中,待装箱时再除袋分级。也可以在采摘前20天左右先去袋,以提高果实色度和甜度。
最后,套袋还需注意几个问题:即对高大树体需采用矮化整形修剪技术,控制整个树冠高度(一般在2.5米以内),以便套袋作业。对坐果较多的务必严格疏果,控量增质,解决果小问题,实现果大均匀。
信息来源:四川农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