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56章 ‘一夜成名’

第56章 ‘一夜成名’

    2006年8月12日。

    工人体育场。

    盛夏的天色特别长,傍晚五点半,体育场外到处都是人,这些都是远道而来的歌迷。

    真·远道而来。

    天南海北的都有。

    人群中还有穿梭而过的黄牛党们,即便是连开三场,近18万张门票还是无法满足市场。

    原价100块的看台票,愣是被黄牛炒到了300多。

    内场的甲类票,原价500多,经黄牛一倒手,变成一千多,两千多,基本上翻了四五倍。

    只要有足够大的利润,就会有足够多挺而走险的人。

    很多票其实压根不是从市面上收的。

    都是内部票。

    官倒。

    只有这样才能攫取最大的利润,当然,其中一部分收益也流入私人的腰包。

    “要票吗?”

    “要票吗?”

    “最后一张门票,要的快点。”

    “……”

    一般而言,如果演唱会开始前还有门票没有卖出去,黄牛通常都会很急,有些票,他们会降价销售。

    越是接近开场,折扣越高。

    七折。

    五折。

    三折的都有!

    一些极端的个例还有白送的。

    只要有人去,全免费,冲冲人气,免得尴尬。

    很快。

    检票口外就排起了长龙。

    张辉夫妇带着孩子一起来到现场,如果仔细观察,像他们这种拖家带口的人并不在少数。

    放眼望去,青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学生都混合在队伍里。

    年龄跨度从70后到80后,再到90后。

    唔。

    那些90后,大部分都是跟着家里人一块来的。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排队,张辉一家人终于到了检票口。

    “嗯?”

    看到工作人员递来的荧光棒,张辉惊诧道。

    “这是免费的吗?”

    “对。”

    工作人员微微一笑。

    “入场的人都有,不过,麻烦先生出来时放进回收箱里,这样的话更环保一点。”

    环保这个主题是滚石加进去的。

    演唱会少不了各种荧光棒,此时,大部分荧光棒都是一次性的,造型也没有后世那般精美。

    用完就丢。

    多少有点浪费。

    还不太环保。

    所以。

    滚石就将这东西加了进去,反正荧光棒又不贵,批量采购的话只要两块多钱。

    如果是那种传统类似的荧光粉棒,只要一毛钱一支。

    “好。”

    接过荧光棒,张辉顿时觉得刚刚不该在外面买。

    虽然十块钱一根的价格不是特别贵,但谁知道主办方会免费送是?

    别看一根的成本不高,一场送个几万根,那也是好几万块,小十万,然后,不是每个人都会还。

    这一点可以肯定。

    倒不是那些人贪图一根荧光棒,占点小便宜,更多的人把它带走是想留个纪念。

    毕竟,很多歌迷都是远道而来,看一场演唱会不容易。

    留个东西当纪念,很正常吧?

    顺着人潮,张辉带着孩子来到内场,看到现场的座位排次,他不是特别兴奋。

    内场区被划成了一个个方阵。

    每一个方阵大概是10*30的样子。

    这种排列太难受了。

    完全不如音乐节那种大家挤在一起,那样才有氛围。

    他们是来看摇滚乐的演唱会!

    又不是音乐会!

    有必要方方正正的吗?

    人跟人之间隔得老远,他知道这肯定不是主办方的主意,多半是场地方的要求。

    全国的演唱会都这样。

    方便管理嘛。

    切成网格状,没有人挤人,安保人员还能从中间走,基本不会出什么安全问题。

    但。

    它没氛围啊。

    没过一会,歌迷们陆陆续续检票进场,张辉环视一圈,偌大的体育场,都被塞满了。

    塞得满满当当。

    上座率近乎100%。

    好多人。

    好热闹。

    其实,在体育场外面还滞留着大量没有买到票的歌迷,这些人中,有些人一开始就没打算进去。

    体育场里面的音响那么多。

    外面也一样听!

    就是体验差一点。

    不过,都不要钱,还要什么体验?

    还有一部分人是想着现场买黄牛票,有钱还能买不到票?

    嘿。

    有时候,有钱还真不一定能买到票。

    那些下手迟了的人,就没票,还有一部分人是买到了假票,被二道贩子给坑了。

    这年头什么都有假。

    假药、假火车票、假演唱会门票、假假票等等,只要有利润的地方,就有偏门。

    袁骅就是一位买到假票的歌迷。

    他从川省赶来的啊!

    千里迢迢!

    结果被假门票坑了,这找谁说理去啊?

    没办法。

    他只能跟着其他人一起在外面听演唱会了。

    时间没有让他等太久。

    约莫半个小时后,他听到一段很熟悉的旋律。

    靠!

    竟然是这首歌!

    这也是能唱的吗?

    因为场内线阵音响数量贼吉尔多,即使在场外,袁骅也能听到那失真的吉他声。

    以及那快要掀开体育场的声浪。

    数万人的欢呼、尖叫,声震十里!

    “噢多么美丽的一颗心怎么会,怎么会,就变成了一滩烂泥,噢,多么单纯的一首诗……”

    靠,靠,靠!

    编曲不一样!

    听着音响的回声,袁骅立马发现了不同的地方。

    想着,他不由想起多年前的一天,那时他才十五岁,刚刚初中毕业,然后邻居家的一个大哥哥带回来一张专辑。

    那会他不知道,现在他知道,那盘磁带是盗版的。

    不过。

    正版、盗版那不重要。

    他只记得第一次听到这张专辑时的震撼。

    从那之后,他爱上了摇滚乐。

    ‘军哥’的每一张专辑,他都买了,包括‘军哥’给其他人写的那些歌,他也买。

    十年间,他零零总总买了一小个货架。

    那些歌无一不是精品。

    接着,又传来了歌迷的合唱。

    近六万人的大合唱。

    外面是清晰可见。

    越听,袁骅越是生气。

    那个卖假票的黄牛,祝他生儿子没皮炎。

    2000多啊!

    他半个月的工资!

    真该死啊!

    万万没想到,袁骅最后是开开心心的离开了体育场,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姑娘。

    一个跟他同样被黄牛骗的姑娘。

    两人还是老乡!

    乐山的!

    关键姑娘长得还很合他的眼缘,两人聊着聊着,越聊越投机,

    两人相约一路回家。

    则个就是爱情!

    他感觉自己遇到了爱情!

    没到半个月,两人就成功牵手,然后,他们又请假来了一趟北方,他们去的是津门。

    这一次他们买的是正版黄牛票。

    价格虽然贵了一点,但总比买到假票要好。

    津门站满足了袁骅全程跟唱的愿望,每一首歌他都很喜欢,都能跟着唱,最后嗓子唱哑了也没关系。

    天公不作美?

    下雨了?

    没关系!

    就让这大雨全都落下!

    淋雨回去,袁骅得偿所愿,成功爬上了女友的床。

    感谢军哥!

    不是军哥,他哪能遇到这么合拍的姑娘?

    如果不是后面工作忙,他多半会跟着军哥一起,演唱会开到哪,他去哪。

    他没跟。

    很多歌迷却跟了一路。

    国内一共十一站,每一站都是名场面。

    申海八万人体育场创下了内地歌手单场动员人数记录,长安站有歌迷租着直升机拉横幅。

    【卡子,欢迎回家】

    四架直升机拉着两条横幅,第一条是欢迎回家,第二条是。

    【老子的青春,回来了!】

    鹏城站也有名场面,全场90%以上的歌迷都穿着统一的文化衫,这些文化衫是一位大哥赞助的。

    发!

    免费发!

    由鹏城歌迷会组织,只要来到现场都发衣服,甭管是从哪里来的,一律送。

    人都有从众心理,眼见其他歌迷都穿上了文化衫,除了少部分歌迷,其他人都穿上了印着专辑封面、名字的衬衫。

    那位大哥也是出了一回血。

    虽然他自己就是开场的,但生产也要成本,两场十万多件文化衫,保底也要上百万。

    不过。

    人家大哥不再乎。

    总不能被长安歌迷比下去了吧?

    到了羊城,那边的歌迷会也组织了一场游街活动,两百多辆印着标语的车流划过羊城的市中心、商业区。

    很多不关心演唱会的人都知道这么一场演唱会。

    申海那边的名场面除了记录之外,还有歌迷会一口气包下黄浦江江畔的广告牌。

    全是各种祝福语,李杰的个人照片,过去演出的照片。

    等【在路上】巡演开到香江。

    那边更加轰动!

    红磡周围直接被堵死。

    十场连开!

    香江的歌手、演员齐齐出动,事后有记者专门统计,一共有上百位名人出现在红磡演唱会。

    十连台,不是李杰的极限,也不是歌迷的极限,如果硬开,连开二十场都没问题。

    但。

    开二十场,质量完全没法保证。

    唱歌是一件很费嗓子的事,普通人如果去KTV,唱几个小时嗓子就能哑掉。

    歌手的发声方式更加科学一点,然而,即便如此,也顶不住十几连台。

    除非用垫音。

    什么叫垫音?

    通俗一点就是KTV里面唱歌开半场,一些高音、难度的转音自己不唱,用声轨去替代。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假唱。

    伍月天就喜欢干这种事,疯狂垫音,有时候更是垫音比例超过自己唱的,后来更是直接放CD。

    连‘还音’都不愿意。

    多省事。

    大摆锤都没问题。

    李杰肯定不会这么干,他都是真唱,很多部分还是硬顶上去,没有一丝技巧,全是感情。

    就这样,时间跨入2007年。

    李杰的演唱会也从国内转向海外。

    日本东京巨蛋巡演,正式开始!

    这场演唱会早在半年前就在日本引起轰动,东京巨蛋首场开票日,五万张门票,仅仅用了三分钟就销售一空。

    日本也有黄牛!

    东京巨蛋演唱会的门票被黄牛炒到了20万日元!

    折合RMB大约1.3W。

    这只是普通的门票价格,如果是内场,以及VIP门票的黄金位置,单张门票的价格被炒到丧心病狂的一百万日元!

    十几万看一场演唱会。

    有没有人买?

    有!

    数量还不少。

    李杰当初发行的《新世纪》、《世界》都是常年在榜,自从上了Oricon销量周榜,一直没有下来过。

    最长在榜记录第一和第五名。

    每年都有新歌迷入坑,第一波入坑的歌迷已经成了中年男人,他们一直希望李杰能来开一场演唱会。

    这次好不容易来了,不得好好支持?

    大力支持!

    演出当晚,东京巨蛋变成了蓝色的海洋,蓝色是他第一张专辑封面的底色。

    小日本这边的应援体系要比国内更成熟一点,毕竟,他们这边的产业链发展得更早。

    在歌迷会的统一安排下,所有人都自备文化衫,自备统一的荧光棒。

    灯牌、手环、横幅等等,一应俱全。

    轰动东京的演唱会,当然少不了新闻报道,演唱会开始前几天,以及结束后几天,相关的新闻制霸当地的新闻版面。

    随后。

    这些新闻又被搬运回了港台、内地。

    从前,很多人都说‘周利军’是假火,看到《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等日本主流大报的报道。

    嘴再硬的人也无法否认。

    总不能说那些是假的吧?

    这几家媒体都是日本最大的报业集团,能登上头版是什么待遇?

    天王待遇!

    亚洲天王都不一定有这个牌面。

    2007年,正值奥运举办的前一年,国内的基调是积极拥抱全球化的工业体系。

    这时候特别注重一些海外影响。

    眼看‘周利军’在小日子造成那么大的动静,主流媒体也对这一轮巡演进行报道。

    东京——大阪——福冈——名古屋——札幌巨蛋巡演结束,轰动日本的同时,国内也轰动了。

    因为【在路上】巡演登上了联播画面。

    虽然节目本身没有刻意提及摇滚两个字,但联播是什么节目?

    一些不关注音乐圈,不关注摇滚乐的人都是头一次知道这么一个人。

    什么?

    我们国家还有一个人在日本,甚至全球都有影响力的歌手?

    什么时候的事?

    怎么不知道?

    登上联播后,很多地方媒体、电视台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这一次是真正的大规模。

    有点铺天盖地的意思。

    比当初的巡演要轰动十倍,几十倍。

    在很多人眼里,‘周利军’是一夜成名,这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年轻人原来那么厉害?

    什么三十多岁?

    那不是年轻人,什么是年轻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