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
一首《燕京欢迎你》引爆内地乐坛,全国各地都在回荡着这首歌。
一首歌汇聚了两岸三地上百位明星大咖,能不爆炸吗?
李杰也出现在了MV里,刘焕后面登场的人就是他,摇滚圈里除了他之外,还有许威、郑均、汪锋入选。
什么魔岩三杰,那是过去式。
很多新乐迷都不太知道他们的名字,长安三杰的名号,反而更加响亮。
当然。
郑均更像是‘凑数’的那个。
他发的歌太少了。
已经两年多没有发歌,直到今年,他才发了一张《长安长安》,这是一张极具地方特色的专辑。
和主世界不一样,他加入了大量的长安地区的民歌元素。
这张专辑在摇滚圈的评价不错。
此次《乐夏》,他也是评委之一。
四月过后是一个伤痛的月份。
《乐夏》的筹备工作也一度中断,摇滚圈和流行圈、影视圈一起参加了各种义演。
包括乐夏的选手们,虽然他们名气不是特别大,但有人出人,有力出力。
心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
很快。
时间进入六月,从那边回来的李杰和东方卫视的人碰了个头。
对方是一位副台长带队,然后节目中心的副主任跟随,参与后期制作的编导、导演们,也都来了燕京。
街上张台长,李杰带着他们一起来到工作室。
不是他的个人工作室。
而是在园区里的摩登天空公司。
就在前两年,上面发文,要大力提振文化产业,虽然受益最多的是影视圈。
但音乐圈也跟着受益。
像摩登天空,他们有各种补贴政策,每年还能办理退税,产业园区自己本身还有政策。
“张台,请。”
“你先。”
“你先。”
两人谦让一番,最后还是李杰走在了前面。
来了他的地盘,听他的也正常吧?
小周的那首《动感地带》不就是那么唱的吗?
这首歌在青少年群体里很火。
如果限定在青少年群体,小周大概能跟他五五开,毕竟,粉丝的受众群体不一样。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的偶像。
李杰的受众群体是75后、80后、85后,90后也有,但数量级跟前三者没法比。
带着东方卫视的人在公司内参观一圈,一行人来到会议室。
今天是开赛前的最后一次确认。
确认第一批嘉宾名单!
众人陆续就坐后,沈黎挥的助理将文件分发给在场的各人。
接着。
沈黎挥站到PPT面前进行介绍。
常规的开场后,他对着身后的幕布道。
“《乐夏》采用的是补位制,每一期有八支乐队,其中,一支是嘉宾,负责开场表演。”
“第一期嘉宾是去年的冠军乐队——寻梦乐队。”
话音刚落,寻梦乐队几个女孩的照片出现在身后的PPT上。
对于这几个人,张台长他们熟的很。
这两年全国最火的乐队之一。
出圈火的那种。
如今,全国各地都办起了大大小小的音乐节,虽然规模、影响力都不能跟草莓音乐节、迷笛音乐节相提并论。
但。
以小见大。
音乐节遍地开花,确实是一个好现象。
那些新人乐队至少有了一些暴光渠道,能来一点点通告费,不至于穷摇、穷摇。
宣传专辑也有了固定的渠道。
毕竟,大多数去音乐节现场的人都是摇滚乐迷,向他们宣传是成本最低的方式之一。
“接着是第一支参赛乐队——逃跑计划。”
“嗯?”
张台长看到主唱的脸有点眼熟,惊讶道。
“这个人是不是参加过上一季?”
“对。”
沈黎挥点了点头:“他们去年是以孔雀乐队的名义参赛,不过,后来这支乐队的人员进行了调整。”
“现在他们改名叫‘逃跑计划’,符合节目组的条件。”
“嗯。”
张台长微微点头,能进入到最后一轮名单的乐队都是‘严选’,不会有什么问题。
“然后是Joyside。”
这是一支新朋克乐队,以现场闻名。
很嗨。
非常嗨。
很会调动氛围。
旋即。
其他几支乐队依次被报出。
后海大鲨鱼,电气摇滚风格,这支乐队和寻梦乐队类似,主唱都是女的。
不过,吉他、贝斯、键盘、鼓手都是男的。
跟Joyside乐队不一样,后海大鲨鱼的主唱唱功更强,台风更稳健,他们签约的是迷笛。
走的是独立乐队路线。
没有太多的曝光。
第四支乐队,声玩乐队,不是声音玩具,他们来自摇滚重镇金陵,是当地很有名气的新人乐队。
双吉他手配置,是一支金属摇滚乐队。
不是重金属。
那种风格和国内的文化氛围不太搭。
他们的那首《明天你依旧在我身旁》,传唱度很高,在当地的音乐节,都是压轴曲目。
第五支乐队。
刺猬乐队,流行摇滚乐队,来自益州,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
后面的达达、重塑雕像、果园乐队分别来自杭城、申海、长安,都是新人。
说是新人,其实也不太对。
他们都发行过录音室专辑,有实力,名气不大,缺少曝光渠道。
他们参加乐夏是双赢。
他们能获得曝光,节目组能收获到一批优秀的选手。
其实。
如果不是东方卫视找上门来,第二季乐夏本来是要到2009年才会举办。
没办法。
即使经过多年的‘培育’,国内的摇滚乐还是一颗小幼苗。
如果薅的太快,李杰担心把苗子薅秃了。
但。
电视台上门的机会很难得,这两年,互联网虽说在高速发展,不过,电视台仍然掌握着主流话语权。
很威。
所以,提前办就办吧。
大不了改一下赛制嘛。
改成《我是歌手》那样,每轮比拼,第一场可以唱自己的代表作,第二场考验改编能力。
后面是原唱、改编轮流来。
专业评审+大众评审+观众投票共同决定胜负,有观众投票,也就意味着需要直播。
不直播怎么互动?
虚空捏造吗?
三项评分的占比是专业评审30%,大众评审40%,最后的40%是观众投票。
其他节目怎么样,李杰不敢保证。
但。
《乐夏》绝对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公平、公正、公开。
在节目开始前,他们就跟东方卫视商量好了,这是双方合作的前提。
如果后续电视台要干预,那是要赔钱的。
很快。
所有名单过了一遍,摩登天空没问题,东方卫视那边也没有问题。
名单定下后,后续的行动特别快。
邀约、彩排、节目组的架子,迅速拉了起来。
有了第一次的经历,这次制作组准备更加充分,财大气粗的东方卫视大手一挥。
乐器全上一线!
音响、灯光、设备,通通升级。
专门搭一个几千平方的棚。
转眼。
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乐夏》的开播的日期也越来越近。
7月12号。
李杰在家里带着老婆孩子一起观看了《乐夏》首播。
他没有去现场。
过去干嘛?
凭空给人增加压力。
“是陈雷主持吗?”
看到电视银幕里的陈雷,毛毛削微有点意外。
“肯定啊。”
李杰稍微解释了一下。
“他现在是东方卫视重点培养的主持人,乐夏的权重又比较高,所以,让他主持,很合适。”
《乐夏》开播之前,网络讨论度就很高了。
各大中文社区都能看到相关讨论,特别是贴吧,那里已经启动狂欢模式。
节目组放出的门票,根本不够。
最后。
不得不采取抽签的模式。
就像奥运开幕式的门票发售那样,先申请,然后再抽签。
《乐夏》门票是不允许转让的。
要人证合一。
这么做是为了打击黄牛。
演出市场的黄牛太多了,如果不加限制,一张门票不知道会被炒到多少钱。
以奥运开幕式为例。
最高价格50万!
五十万,一张门票,就这,还不是有钱就能买,得有关系,有门路才能买到A类票。
“嗯?”
不一会,瞧见屏幕上的字幕,毛毛顺口道。
“毛川唱的是新歌?”
“对。”
只见屏幕上毛川穿着一身海魂衫,鼻梁上架着一家小墨镜,后面还扎了一个小辫。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听清,
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独和叹息,
Oh,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记起……”
这首《夜空中最亮的星》是逃跑计划乐队首张专辑的先行曲,目前还没有正式发布。
也就是说,这是首唱。
在一档竞技类节目中唱新歌,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有勇气的事。
艺高人胆大。
一曲唱罢。
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与欢呼声。
唔。
什么被唱哭了,那是没有的。
观众的特写镜头全是欢呼。
被人唱哭这种事,哪有那么常见,那是天时地利人和。
每期都有。
那能正常吗?
他们不搞演员那一套。
看着荧幕里,或激情四射,或深沉,或狂暴,或清新的表演风格,李杰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错,不错。
苗子长势不错,没长歪了。
如今在电视里PK的这一代乐队,可以说是新一代乐队,他们和90年代的乐队截然不同。
他们不再关注宏大叙事。
更加关注个人内心。
一些守旧派,抨击他们这不是摇滚,背离了摇滚乐的初衷,不过,那些都没用。
有李杰在背后支持他们。
谁说?
说?
随便说。
自己玩玩就行,别污染了其他人。
想玩也不是不行,出海去吧,海外华人群体也是一块巨大的市场,如果瞧不上,那就跟全球的乐队同台竞争。
乐夏播出第二天,作为首播台,东方卫视当然是一力挺之。
各种宣传资源拉满!
连申海文广的资料都被调动了一些。
线下的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不过。
时间进入2008年,报纸行业已经进入夕阳状态,再也没有什么人去买报纸。
定杂志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音像世界都快停刊了。
《当代歌坛》目前也是‘半死不活’状态,即使他们积极拥抱超女、快男,他们也没有受到市场的青睐。
倒是另外一本杂志《华夏摇滚》,目前还活得很滋润。
虽然订阅量不高,但成本、开支也低啊。
凭借订阅费、广告费,足够覆盖杂志的成本,还能反馈一下《当代歌坛》本刊。
线下杂志、报纸的萧条,自然跟互联网飞速发展有关。
三大门户网站几乎成了全国媒体的信息聚集地,谁家还没开通网上发布,那真是OUT了。
《乐夏》节目组花钱的时候绝不手软。
该买的通道。
买!
头条?
买!
买了资源包会附赠一些‘头条’位置,什么明目张胆的卖头条,那是没有的事!
这只是正常的营销资源包。
人家金主爸爸给了钱,礼尚往来一下,很正常吧?
又一天。
李杰收到沈黎挥传来的收视率数据。
《乐夏第二季·第一期》首播收视率1.32%,全国卫星频道同时代第一!
把央视放到一块,那也是第一。
如果放到几年前收视率统计范围较小的年代,收视率可能还会更高一点。
毕竟。
那时候很多都是日记卡,是让用户自己手动记,然后在固定的时间回收再统计。
这种方式慢不说,数据还会失真。
谁知道会不会乱填?
现在嘛。
都是数字化。
统计范围更广,数据也更加精确,所以,这两年各种电视剧的收视率迎来大幅度‘缩水’。
都拎干了!
能够破一的电视剧都算是热播剧,乐夏不仅破一,还是1.32%,这个数据,节目组满意。
电视台满意。
砸下重金的赞助商满意。
广告商们,也纷纷表示满意。
歌迷,那就更加满意了。
看看东方卫视准备的舞台,再瞅瞅自家城市的那些音乐节。
寒碜。
很踏马寒碜。
这一回,终于是过上好日子了。
收视率破一,只是一个开始,在奥运举办前夕,《乐夏》在年轻人群体中引起极大的热议。
受追捧的程度,丝毫不下于07快男。
第二期播出,收视率再破新高,来到1.4%。
第三期、第四期,持续上涨。
奥运前两天,第四期播出时,收视率已经来到1.58%。
然后。
节目暂停播出了。
因为,奥运来了。
值此之际,谁能抢过奥运的风头,这时候继续播,不是跟自己为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