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半,情报刷新。
首先,还是——
【食材快讯】:冬瓜,一年生蔓生植物,因其成熟时外表有一层白霜而得名。是果蔬中少数完全不含脂肪的蔬菜。形似炮弹,生长范围覆盖全球。
这次的情报算是一个食材的小科普。
不含脂肪的蔬菜,林女士应该很喜欢。
然后——
【食客动态】:老孟被堵在了返程的路上。
看着情报,陈舟不禁摇头微笑。
十一期间,最开始和最末尾的几天,交通拥堵已经成了常态。
社区食堂的常态食客遇到常态化堵车,应该算很常态的事情。
无论是过节回家的,出去旅游的。
这两天都在考虑返程的事情了。
小店的营业,估计会在假期结束之后,也恢复到之前的状况。
第三条情报——
【市场消息(稀有)】:人淡如菊视频的智能推流效果中等,将会给社区食堂带来一部分顾客。本次情报期内,仍会有没品尝过鲜肉月饼的顾客,出于猎奇心理过来试试。
中等效果,属于林女士的稳定发挥。
带来客流则是真正的情报消息。
本来中秋结束,月饼都要打折卖了。没想到还有人想来尝尝鲜肉的月饼。
猎奇心理确实有点意思。
等郑阿姨回来之后,可以简单准备一些。
最后,陈舟本次的定向情报——
【员工星探(定向稀有)】:今年20岁的小伙子侯文,他的面食技能达到专业水准。他曾因为贪吃而导致的身材发胖问题饱受困扰。如今在和谐菜市场的面条馒头店帮忙,他父母年纪大了,想把生意盘出去。侯文内心中其实仍然想继续从事这个行业。注意,这位员工的饭量很大。
20岁就拥有了专业级别的技能,还挺有天赋。
陈舟觉得,这将是一位很有潜力的员工。
面条馒头店地点在和谐菜市场,是他之前买香料的地方。距离不远,过去一趟很方便。
饭量大点就大点,这没什么。
至于身材问题,老话也有说“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
虽然是对厨师这一职业的刻板印象,但其实也反应出这行当对体能的需求。
想减肥也不难,老板娘有的是沙拉和大拌菜。
待办事项+1。
——
总结一下,这次情报需要特别留意的,就是那位目前在和谐菜市场的年轻员工。
无论是陈舟之前的推测,还是情报中所提到的,食客小幅增长的消费意愿。
社区食堂扩张规模,已然时机成熟。
陈舟打算从员工招募做起。
后厨的白案师傅,前厅的服务员,人手可以慢慢增加起来。
净利润做大之后,陈舟的回报肯定水涨船高。
作为老板,陈舟的原则还是:
大家伙一块赚钱。
六、四开的净利润分配比例,已经让陈舟基本收回前期投入了。
现在店里再增加设备,都是在营业成本里。
陈舟肯定没那么高尚。
毕竟老话讲“人人都讨厌资本家,但人人都想成为资本家。”
富裕起来,是每个人的愿望。
但他也没真想成为黑心老板。
小师妹也好,郑阿姨也好,放在社区食堂和陈舟是老板员工的关系,但放在平时,也不仅仅如此。
以后再招新人也一样,待遇、关怀给到位,大家齐心把社区食堂经营好,比什么都强。
其实说白了就一句话。
“我都有情报、有系统了,还不能大胆一点了?”
看了眼情报,想到后续经营问题,陈舟确实愣神了一会儿。
还是小师妹喊了一嗓子,才让陈舟回过神来。
“师兄!嘿嘿嘿,你想什么呐?”
陈舟笑道:“你这嘿嘿嘿,吓我一跳。”
小师妹有点形象包袱了。她问道:“那我这样笑是不是不太好呀?”
“挺好,”陈舟评价:“真实,不做作。感染力很强。”
闲聊两句,他把思绪放到当下。
在眼前的,就是板栗蓉馅儿的包子,陈舟用来招徕食客购买板栗的试吃品。
他已经答应表叔了,能卖多少卖多少。
通过自己的店,把品质好的东西送到顾客手里,除了赚点收入,也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好好做饭,好好吃饭。
这是天大的事。
这次市场消息上,人淡如菊的视频引流会带来一定的顾客。
正好林女士还在假期当中,陈舟打算把老板娘、老板女一块叫过来,再拍个板栗蓉馅料的视频。
虽然不用老婆帮忙带货,
但她起码也是中游水平的生活区美食博主,已经发挥过很多次引流的作用。
陈舟正这么考虑着,林女士带着陈桃桃已经过来了。
大姑娘、小姑娘打个招呼。
林艺凡也对两人说道:“今天郑阿姨没来,我怕你们忙不开。”
陈舟笑笑:“来得正好,正想叫你过来呢,你再拍个视频。”
林女士略微思索:“昨天表叔告诉你的板栗蓉?”
“对。”
-
“嗯”
陈舟从表叔那里顺来了一袋,完全脱壳的生板栗。
不用剥壳,处理起来十分方便。
只需要上锅蒸熟,达到能够轻易捏碎的程度就行。
板栗即使是蒸过,依旧非常干燥,这时候,红茶就派上了用场。
一块放进和面机里,搅打成泥。
陈桃桃因为好奇,跟着尝了尝店里的红茶。
就一小口,估计够她清醒一中午了。
陈舟同样不擅长喝茶,所以剩下的还是交给老母亲。
不对比,可能不太明显。林女士喝过之后,觉得确实是陈桃桃的老师送的茶叶味道更好。
陈舟心想:多新鲜。
负责每天煮蛋的小师妹,确实没单独尝过这款茶的味道。她也被邀请着喝了一杯:
“不太懂,但我感觉做茶叶蛋还是很不错的。”
店内的人们稍作休息,和面机工作不停。
在嗡嗡声中,已经把栗蓉搅好了。
接下来,还需要上锅炒制。
保持小火,加入少量的糖浆、玉米油,把茶水的水分炒出去,只留下淡淡的茶香。
在炒的过程中,陈舟已经发现了茶叶的作用。
栗子本身就具有醇熟的香气,加上糖、油混在一起之后,板栗蓉可能多少会有些发腻。
茶水的加入,中和了一下板栗蓉的调味。
最后的成品应该会非常不错。
当然,要想甜,还得加一丢丢的盐。
尝不出来咸味,但甜会变得更明显。
表叔只给了板栗蓉馅料的配方,至于是用包子皮还是烧饼皮,在陈舟这里自行定夺。
店里卖包子,包进包子,这就是顺手的事。
不过,板栗蓉的馅料是香甜口感,陈舟在和面的时候,也在面里多加了牛奶进去。
让面皮奶香味充分显现出来,整体的味道更协调。
包包子的手法还是一样的,只是个头上小巧精致了些。
板栗馅粘稠细腻,可以轻松塑形。
然后陈舟在包子顶端抹了一丁点板栗蓉,也能跟其他包子做个区分。
没多久,板栗包出锅。
蒸出来之后面皮依旧是白净暄软,因为包子上还顶着一小撮板栗,多了些俏皮可爱。
作为试吃款,人人有份。
大小两位姑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低头,先把包子上的那一小块咬了下来。
两人不约而同的动作,看得一旁的林女士露出微笑。
用手捏上去,包子还是软软的,但手感会跟肉馅有一定的区别。
送进嘴里之后,这种区别反应在口感上。
柔软、细腻、蓬松。
单纯的面皮,最先开始散发出奶香的气息。然后是板栗独特的甜香,最后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茶香。
咽下去的回味中,则是淀粉分解后留下的微甜。
“好吃,爸爸。”
陈舟微微一笑,也没有纠正桃桃,看了看她旁边的大姑娘。
赵仪琳评价道:
“这应该算是小甜品了,还挺精致的。”
林女士这边也结束录制,夹起一个奶香板栗包,品尝起来。
三人给陈舟送出2.5好评。
隔壁邻居们今天不在,评价都是业余水准。
内部品鉴之后,就是面对今天的顾客朋友了。
在逛商场的时候遇到陌生的试吃品,可能因为不好意思,或者因为赶时间担心被推销而残忍拒绝。
但换到一家熟悉的店推出新品,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尝试的。
甚至因为看起来就不错,路过的人也想尝一个。
某不知姓名的aabb顾客表示:
“香香甜甜,软软糯糯,味道不错啊。”
在得知社区食堂还在卖板栗之后,她也是在店里买了两斤。
表叔的栗子,就此打开销路。
陈桃桃数学真的是有长进,赵姐姐把栗子称出来之后,她还帮忙数了数,一斤能有五、六十个。
品质,是板栗包子里面吃的到的,大小数目是眼睛能看到的。
好的东西,放对地方也很好卖。
因为表叔是滞销的栗子,陈舟也没提价格,按光明区当前市场价8.5一斤。
从接近中午板栗包做出来的时候开始算,很快就卖出去了十几斤。
今天的生意结束的时间早了些。
正好都在店里,陈舟就把饭菜一并做了。
用现成的冬瓜和肉馅,做了锅冬瓜丸子汤,烙两张饼。
普普通通的家常便饭。
大姑娘、小姑娘俩人因为吃了板栗包,而且还不止一个。所以,到了中午也不怎么饿。
林女士难免说她们两句。
上午吃点小甜品,不能耽误正餐不是。
陈舟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他笑着对老婆说道:“这怪我。”
林女士当然也不是真的责备谁。
哼了一声,这事就算过去了。
她把剩下的饭菜,分装到两个打包盒里。
小师妹那边,给多带了辣椒油,留着她拿回去吃。
至于陈桃桃.林女士太知道自己的女儿了,小丫头因为喝了点茶水,估计中午也消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