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美食情报王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商谈合作

第一百八十二章 :商谈合作

    陈舟和表叔俩人,就梨子的保存问题,简单地谈了谈。

    听表叔话里的意思:

    如果要用到冷库的话,他那边随时方便,陈舟一句话的事;

    要是大侄子嫌距离远,他也可以过来帮忙找地方、帮忙打理冷库,也是陈舟一句话的事。

    大侄子在他杨大勇心里,是个干事业的人。

    表叔很乐意跟着一起干。

    陈舟听完后问道:“也就是说,现在十月底、十一月初这个温度,梨子短期的存放还是没问题的。”

    表叔让陈舟放心,“现在夜里温度都个位数了,跟冷库也差不多,放个一两周没问题。

    不过,到时候真用冷库来保存梨的话,得阶梯降温,从十度开始,七天降一度,梨属于不耐冻的玩意。”

    陈舟可没打算压货压那么久。

    时间越长变化越不可控,短期快进快出是利用情报的最优解。

    价格上,陈舟也没想着囤奇货可居,差不多得了,别白忙活就行。

    表叔则继续展现着自己的专业水平,吐槽起冷库保存的事情。

    “这帮人用冷库,敢撂两年呢。”

    两年就有点太夸张了。

    陈舟可不想往这方面去做。

    而听着表叔的话,看来他老人家对这种行为也不认可。

    叔侄俩还是保持着价值观的一致的。

    末了,表叔半开玩笑的问道:

    “大侄子,咱聊了半天,说的是大鸭梨、雪花梨那个梨吧,不是我种的栗子吧。”

    陈舟被表叔逗乐了。

    “是大个的水果梨。”

    表叔语气稍微一松,“那就行,我就怕我听错了。”

    陈舟则问他:“我爸也说谐音吗?”

    表叔声音变得欢快起来,似乎在憋着笑:“你们、你们老陈家,都有点这方面的语言细胞。”

    陈舟想了想,老陈可能也就在自己面前比较严肃。

    在孙女面前,在熟人亲戚朋友面前,还是个很有意思的小老头的。

    下次可以逗逗老陈。

    但转念一想,陈舟觉得自己没必要去尝试,父子关系现在这样子,也挺好的。

    不过,对于陈舟这次提到的雪花梨商机,表叔并不打算自己单干:

    他种点栗子还卖不利索,实在不敢再挑一摊。

    陈舟明白表叔的意思,“那等我过一阵回老家,咱再一块坐坐。”

    “行!”表叔笑着答应下来,“大侄子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直接跟我打电话。”

    他甚至还要自己请陈舟一顿,表达上次帮忙售卖栗子的感谢。

    具体谁请客,这就放在过一阵见面再说了。

    总而言之,雪花梨的储存方面,陈舟已经搞清楚了。

    以现在的温度,通风干燥的地方,放几天肯定是不成问题。

    如果真需要冷库的话,也能找到比较专业、能够信得过的人来帮忙。

    接下来就是简单的市场调研,以及去当地的批发市场挑选赵州的雪花梨。

    时间安排上也比较合理。

    店里砸墙装修,昨天陈舟跟天天爸爸聊着,即使是快干,可能也得需要个一两天。

    毕竟不能留个墙窟窿在那,怎么得修缮修缮。

    陈舟就打算把厨房当前的面积也顺手扩出来。反正也需要一两天,索性就装得像模像样一点。

    他正好也可以趁这闭店装修的时间,研究研究雪花梨的问题。

    心里打定主意。

    陈舟看了看厨房忙中有序的郑阿姨和小侯两人。

    成手的师傅,干活都很让人放心。

    陈舟想今天上午就先去附近的菜市场转转。

    把包包子的事情,交给了大姨他们俩。

    随后,陈舟找到赵仪琳。

    语重心长地嘱咐道:

    “小师妹,在店里盯一会儿,我去趟菜市场,有什么事情给我打电话。”

    “ok!”

    涉及陈舟叮嘱的工作问题,小师妹难得保持着对说话时叽里咕噜的克制。

    看起来也挺让人放心的。陈舟给她投去赞许的目光。

    但,也就这一个眼神的功夫。

    小师妹还是没忍住,她一边端着盘子,一边说道:

    “师兄你是去买梨吗?前两天不还说要给我们熬梨汤来着?我家里正好有一箱雪花梨吃不完,要不明天上班我捎过来吧。最近天气有点冷,我正好想买一辆小电车呢,这几个月我也攒了点钱”

    嘶.陈舟心想:我就应该跟大姨说。

    不过,听到小师妹如今也是个独立自强的大姑娘了,正要攒钱买辆代步车,陈舟还是很欣慰的。

    但这叽里咕噜一大串,陈舟难免忽略一些事情。

    只还记得她说到,家里有一箱梨的话。

    陈舟随口问:“你这雪花梨多少钱买的?是普通的,还是精品礼盒的?”

    “应该是还不错的雪花梨,”小师妹稍微扭捏了一下,“但我没花钱的。”

    陈舟已经明白了怎么回事,笑道:“自己留着吃吧。看好店啊。”

    “好,包在我身上了。”小师妹郑重回答。

    当然,她也没那么听话,准备这两天还是把雪花梨带过来,大家分享一下。

    陈舟上午去菜市场,一来打听打听雪花梨的行情,买回来熬汤;

    二来,中午的菜也得买点。

    到达幸福菜市场,陈舟还是先去了熟悉的老张那里。

    张金生在另一家菜市场也开了分店,早起配送的工作交给他侄子,而老张自己仍旧守在老位置。

    他正跟几个卖水果、卖菜的,在那闲聊呢。

    这位老哥虽然没落过,但最近生意很有起色,在菜市场算有点名望的前辈。

    而老张看到陈舟过来,立马把目光转向陈老弟,笑着招呼道:

    “诶呦,这不是陈伯伯吗。”

    陈舟冲他点点头,“张伯伯,生意怎么样?”

    “还行。”老张谦虚起来。

    他有点挂念着陈舟家里那个可爱的小丫头,

    “上回一起吃饭,你也没带着你闺女啊,礼拜五那天我喝点酒,也忘了问了。”

    陈舟撇嘴,“你倒是早说啊。我特意没扩大聚餐的规模,还怕你破费呢。”

    “行行行,”老张无奈点头,“这怪我。”

    陈舟则笑了起来:“下回我请客,叫着大家一块吧。”

    “那感情好。”

    两人玩笑几句,经过几个月的生意往来,已经是非常熟的朋友了。

    陈舟把他拉到一旁,说起这次来的正事。

    关于雪花梨的商机。

    老张听后,很有想法,奈何前一阵租店,花了不少钱,他这现金流比较吃紧。只能拿出两三万。

    老张表示:

    “要真像你说的有寒潮,那这批雪花梨还真能卖上价。前几年也有过类似的事儿,赵州的梨都卖到十几块一斤了。只要东西好就行。”

    陈舟没有细说情报的事情。

    老张也没打听。

    但他信得过陈老弟,从不干没谱的事。

    更何况,他之前跟陈舟几乎天天见面。

    知道陈老弟最近又被探店,生意极好,也听说过陈舟之前寄售栗子的事情。

    所以这次很乐意跟陈舟一起干。

    “我本钱不多,但菜市场、水果店这边,我都跟他们有传唤,可以帮忙分销出去。而且我这边有车、有司机,也可以帮忙拉货、卸货。”

    老张家杀猪卖肉,人丁兴旺。

    陈舟都见过两个喊自己“伯伯”的侄子了。

    听老张讲完,陈舟也决定这次和他合作一下。

    自己一箱一箱卖,或许可以多赚点,但耗费时间、精力。不如直接分销出去,更加稳妥。

    赚个中间商的钱。

    两人商量了会儿具体细节,决定这两天就去批发市场转一圈,尽快把货拿下。

    不过眼前的生意也不能丢,他们各自有老本行。

    所以,陈舟跟老张道别,还是去买今天的菜。

    路过水果摊的时候,陈舟也打听了一下菜市场的行情。

    普通的雪花梨两块多,不到三块,而精品盒装的,这里不论斤,是论箱卖的。

    精品梨好就好在个大匀称,产地有标签,适合送人。

    陈舟打听的功夫,就有顾客抱了两箱走。

    一箱十个,估摸着在八块钱一斤左右。

    当然,陈舟熬梨汤,就没必要用这精品了。

    他还是买了点普通的回去。

    幸福菜市场离得很近,陈舟来回来去,到店里也才八点半多。

    没什么意外情况。

    厨房的郑阿姨还是跟小侯包着包子。

    两个小姑娘因为中间这堵墙还在的原因,偶尔仍会走出来走进去。

    张静看到老板买回菜,赶紧过来帮忙拎了拎。

    陈舟笑道:“这两天,我就把这墙砸了。”

    张静非常认同地点了点头。

    “是得砸了,陈哥。”

    两人进店,陈舟少有的在早高峰,从外面进来。

    看着行色匆匆,多少带些面熟的顾客,或是打包,或是堂食,但脸上都写着期待和满足。

    陈舟心里也升起了一些成就感。

    这是无关赚钱,也无关积分的感觉。

    他迈步向厨房走去,又有熟客跟他打了个招呼。

    “买菜去了啊,陈老板。”

    “诶。”陈舟点头致意,“慢走啊。”

    -

    “天天早上过来吃顿早点,一天感觉都踏实。”

    熟客朋友无意间随口一说,多少也袒露了一些心中的想法。

    陈舟听后,忽然也感觉到了一丝责任感。

    让更多的人吃得踏实放心,同样是陈舟第一次上手学习鲜肉包的初心。

    所谓倒腾点梨,赚点外财,就是缩短资本积累的这一过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