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美食情报王 > 第一百八十五章 :进货,跟老张一块接孩子

第一百八十五章 :进货,跟老张一块接孩子

    “师傅,红顶堤走嘛?”陈舟装模作样地问道。

    老张听后咧嘴一笑:“上车~”

    他随后看到了陈舟手上的保温杯。

    “呦,还挺养生啊,陈伯伯。”

    “给你拿的,”陈舟晃了晃里面的小吊梨汤,“还是温乎的呢。”

    老张接过去,拧开了盖子。

    一股带着银耳胶质,和雪花梨清甜的热气从中涌出。

    “小味儿真不错啊。”

    陈舟想系上安全带,发现里面有了个卡扣,死活塞不进去。一边说着:“不够你白话的,赶紧尝尝吧。”

    一边趁着老张喝梨汤的功夫,把那小卡扣薅了出来。

    重新将安全带插好。

    他提醒道:“不系安全带是坏习惯啊。”

    “好嘞陈伯伯。”

    老张小心地尝了一口梨汤,随后便微微眯上眼睛。

    他应该是很享受,但表情却更吓人了。

    老张评价起来:

    “这梨汤味道真好啊,梨肉都熬化了,银耳也糯叽叽的,甜度正好,不齁嗓子,真润!”

    陈舟笑了笑,把话题引向今天的正事。

    “一会儿去看看这精品雪花梨怎么样,现在心里面有杆秤了吧。”

    “有,太有了。”老张点头,“不瞒你说,你这一口小吊梨汤下去,我的品鉴阈值蹭蹭往上涨,一般梨我还瞧不上眼了。”

    陈舟给他竖起大拇指。

    “对,咱要的就是这效果,今天目标明确,就是赵州的精品雪花梨。”

    -

    “有这碗标准汤打底,那肯定没毛病。”

    两人说笑着,车子一拐弯的功夫,红顶堤那片热闹的屋顶,已然在望。

    眼前,是海滨市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

    大概有一半以上的水果,都是从这里,散到全市的。

    两人进了批发市场之后,就像水滴嘀嗒进了大海里。

    人很多,摊位也很多,不光卖水果,各种农产品也都样样俱全。

    这还没赶上早上那阵最热闹的时候呢。

    陈舟和老张决定分头行动。

    一会儿再来大门的位置汇合。

    陈舟也很快找到最近的一家水果摊贩,扫听起来。

    这里的批发价格,和情报中提到的基本一致。但可能看陈舟不像量大从优的,摊老板报价仍在六块五往上。

    陈舟则立马表现出了购买的诚意。

    只要能保证雪花梨质量、产地以及日期新鲜,他有多少要多少。

    对方笑道:“这可是你说的啊。”

    随后还真找出了上货凭证、产地标签,答应陈舟,给他削个精品梨尝尝。

    精品梨的品相上,确实瞅着干净利索多了。

    个大饱满,几乎大小一致。

    陈舟尝了尝,味道其实跟普通的,差不了太多。

    但物以稀为贵,看着整整齐齐的一盒,拿出去也是个像模像样的东西。

    不失为送礼佳品。

    陈舟看了看日期,都是最近几天到货的。

    他随后对这位摊主说道:

    “这些我全要了,一会儿过来提货。”

    摊主听后,马上笑脸相迎,“老板开公司的吧,这梨送客户正对。”

    陈舟笑了笑,也没多说什么。

    继续逛下一家。

    很快,老张那边也绕了几家摊贩过来。

    他在红顶堤市场里有熟人,拿到了六块二的底价。

    比陈舟情报上的,甚至还要更低一些。

    但张金生在跟陈舟核对了今天能拿货的数目之后,挠了挠头:

    “精品雪花梨,好像没我想象中那么多啊,今天这片市场加一块有两千斤就差不多了。”

    陈舟除了情报之外,确实也查过了资料,他解答道:

    “这没办法,赵州雪花梨一年总共产量才几十万吨,那精品梨能有百分之十就不错了,更何况,还得发往全国各地,也不是光卖咱这里。”

    老话讲,人心不足蛇吞象。

    真要卖几吨梨,那仓储、物流成本也很高。

    光以两个小老板的实力,可能不足以完成这项任务。

    当然,老张对此已经有很深刻的体会了。

    他吃过亏,上过当,小体量的尝试一下,风险也小。

    很认同陈兄弟的说法。

    陈舟则嘱咐道:“咱既然卖的已经是精品梨了,品质上,产地上,一定得把好关。最好还是尝尝。今天咱也别讲究了,该分梨就分梨吧。”

    两人随后商量起接下来的货运和仓储。

    老张提供车,提供自己的侄子帮忙拉货。

    他最近刚刚配了一辆新车还没用过,现在用来装梨,也没有食品安全上的顾虑。

    陈舟则是提供地方:

    “还放我店里就行,这两天装修,两千多斤的梨也完全放得下。”

    眼前既有雪花梨包装箱的实物。

    通过简单计算,也可以估摸个大概。

    梨跟水的密度差不多,两千斤,也就是才一吨重左右。

    换成实际体积,是一立方米,也就是长宽高各一米的地方。

    纸箱填充率用一半来算,堆码的时候,再考虑通风透气。

    那么有个十立方米的空间,完全足够。

    店里单间的面积都有五十平,两千斤的雪花梨,只存放在二号门那里就可以。

    社区食堂最初的门店,还需要装修厨房。

    两方面也不耽误。

    老张听了陈舟的分析后,点点头,“我这就叫我侄子过来。”

    -

    “麻烦了啊,老张。”

    “你跟我还客气啥。”

    陈舟笑道:“过几天联系下游水果商的事情,可就靠你老哥了啊。”

    “放心吧。”老张面色变得严肃起来,“要是我一开始没谱,就不给你添乱了。”

    接下来就是买梨,装货的过程了。

    小张开车过来帮帮忙,一切都很顺利。

    当天总共是进货了不到两千斤精品梨,花费将近一万二。

    分两辆车,一辆拉人,一辆拉货,共同驶向社区食堂。

    半路上,陈舟看了看时间。

    还来得及接一趟陈桃桃。

    他笑着对老张说道:“带你看看我闺女去啊?正好顺路接她下学。”

    老张挺喜欢陈舟家里的小丫头。

    一来,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女儿小时候的影子。

    二来,陈桃桃确实可爱。

    但是,也因为心里对这个小丫头的喜爱,反而有点扭扭捏捏。

    脸上一片为难。

    陈舟不由得问道:“老哥你怎了?接孩子有阴影了?”

    陈舟记得他之前因为接女儿迟到,被熊了一顿的事情。

    老张解释道:

    “我怕我这车上有味儿。”

    陈舟照着他那肩膀头子,来了一下。

    “快行了你,我闺女没那么娇气。你倒不如怕你自己吓到别的小朋友。”

    老张咧嘴一笑。

    有一说一,陈桃桃后来跟着妈妈去菜市场卖菜,偶尔也碰到过张伯伯。

    张伯伯每次都很热情,送东送西。

    她现在,再看到张伯伯那张脸,已经不会缩到大人后面了。

    也算是跟张伯伯混了个脸熟。

    陈舟则指挥着老张,把车停到了不碍事的地方。

    “走吧,走吧,我闺女喜欢车,各种各样的。她最近正集邮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