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似乎变通了。”
老道士感受到了弟子对于超凡力量的渴望。
之前他这个弟子对于超凡力量的欲求很不明显,就像自己当年年轻时一样。
自认为当上了九五之尊,实力只需要有个四阶五阶即可,一切当以家国大事为重。
性命双修的道路与现代生命开发不一样,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物力,过于劳民伤财。
后来随着年纪增长,他也就悟了。
所谓社稷都是虚妄,任何朝代都会终结,唯有长生方为真。
于是,老道士走通了,一条不需要与天地合道,保留本我也能够长生的道路。
陆昭神态平静道:“不能只靠力量,也不能没有力量。我希望将来能如老师一般,拥有移山填海的力量。”
老道士问道:“你之前说,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那现在呢?”
陆昭回答:“现在也是。”
“哦?”
老道士眼睛微眯,他本以为陆昭感受过伟力后应该会改变想法。
那种力量是比权力更让人痴迷的毒药。
古往今来无数圣贤,为了追求合道的力量无不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以前他会批评陆昭,说他阅历尚浅,修行没有到家,所以才会相信现代许多未成道的学说。
如今陆昭成道了,老道士自然要给予基本的尊重。
“为师,洗耳恭听。”
陆昭道:“老师,这件事情我们已经说过很多遍。”
他不太喜欢与人争论,特别是跟一个说急眼了会打人的老头。
对于自家老师这种久经考验的封建主义战士,说一千道一万都无法达成共识。
但他的老师又很喜欢辩经,想要改变自己的想法,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正确的,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相处久了,陆昭已经不把老师当“神仙”。
老道士手持戒尺,冷哼道:“不说那就听为师教诲,你人民力量不是无限大吗?面对巨兽不还是得抱头鼠窜,最终靠我解决问题。”
“这一次确实是靠老师的力量解决问题。”
陆昭没有否认,承认事实是辩证的基本原则。
“但老师没有出手,也会有其他超凡强者出手。可能死的人会更多,但问题终将会被解决。”
老道士道:“那其他超凡强者也不是人民,他们更不会认为自己与普通老百姓是一类人。”
“在古代或许不是,但在现代超凡者也是人民。”
陆昭摇头反驳道:“我也是普通家庭出身,许多武侯与超凡者也是,而且人民与强者之间并不对立。”
“我也从未否认过领导者的重要性,历朝历代灭亡,难道真有天命一说?”
老道士道:“自然没有,所谓天命、命数、面相都没有绝对的定数。而你口中的普通家庭出身拜相封侯,早在宋朝年间便已经存在,并且随着权力的不断集中,才有今天的景象。”
“一切不过是事态发展的必然结果,你还是无法解答强者为什么会服务弱者?”
陆昭不得不思索片刻。
老师论经,从来不是单纯的情绪输出,他也是在不断的学习现代知识,印证自身所知。
往往能透彻事物的本质,但却总是用于厚黑学上。
隐隐间,陆昭觉得他像一个人。
或许是一代天子一代臣。
陆昭掐灭怀疑,他更注重于眼前对答。
如果答不好就要挨训,进而就得听话。
这是老道士与陆昭之间的默契,当老师的不强迫学生,当学生的有自己的想法可以,但也不能蛮不讲理。
知行合一,得知才能行。
陆昭答复道:“过往王朝统治者都称自己是天命所归,但现代我们只会说自己是人民选出来的。”
“天命是王朝正统性的象征,人民是联邦正统性的依据,二者存在相同性,是实实在在的力量。”
回答老师的问题不能顺着他的话解答,这样容易被绕进沟里。
就比如刚刚的超凡强者与人民的论证,英雄与群众的关系。
一些图谋不轨的人,最喜欢用的伎俩。
拿已经发生的历史,已经死去的伟人论证英雄,又用教条论述人民史观。
对伟人英雄化,对英雄排斥化,对群众与英雄的关系解构化。
陆昭不想在这些口头论述上纠缠,他不是至圣贤师,也不是思想家。
他要做的是实事求是,解决现有的问题。
“此话,在理,但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老道士没有否认,问道:“普通人成为超凡强者,他们就不是普通人了。”
“只要社会不断发展,只要超凡力量无法通过血脉遗传,总有一天超凡与人民是同在的。”
陆昭坚定不移说道:“理想与现实本就是向下扎根,向上开花。”
老道士问道:“为师想知道,你如何解决超凡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
陆昭反问道:“徒儿也想知道,大明为什么会亡,您口中的嘉靖帝神通广大,为什么大明还是亡了?”
“王朝更迭是必然的。”
“那人民与超凡同在也是必然的。”
“这没有先例。”
“尧舜禹之前也没有先例。”
一问一答,师徒二人一如既往针锋相对。
一方是久经考验的封建主义战士,一方是坚定的反封建战士。
这两个人本不应该凑在一起,却成了师徒。
争论片刻,老道士有些疲了,摆手道:“为师不与你争了,我们说正事吧。如今你已经内外相圆满,步入二阶,依照承诺我会收你为徒。”
“不过,你还愿意拜贫道为师吗?”
老师直视陆昭眼睛。
如果是他的话,那就不会拜师。既然已经悟道,那么就有自己的路可以走,何必领一份师徒之情。
陆昭不带任何犹豫,跪下一连磕三个头,郑重说道:“弟子陆昭,拜见师父。”
他不太懂古代礼法,但也知恩图报。
如果没有老师,那他可能就走不到今天。最好的情况可能是被林知宴看中,屈服于对方,借她的势脱困。
不可能斗赵德,升边防站长,又更进一步屡次立功。
老道士喜笑颜开,看向陆昭的眼神多了一分亲近。
学生与徒弟二者看似差不多,可实则天差地别,这就跟皇子与嫡长子太子的区别。
何况陆昭天赋与才情都极高。
老道士隐约体会到了当年太祖高皇帝的感觉,一个好的继承人,确实是令人宽慰。
特别是当年他的儿子与孙子,都是不太能担大统。
如果换作是陆昭,或许自己就不会走最后一步。
念头至此,老道士上前双手托起陆昭,道:“我们此前已有师徒之实,就不讲究繁文缛节了,每月所需的束脩也取消。”
最初,他只是考虑收徒,所以依据礼法收取束脩。
每个三个月要一块命骨,可以是兽骨,也可以是上好的神通命骨。
根据陆昭所说,微小与弱小两种命骨可以从一二阶妖兽身上取,本身威力极小。
在联邦能直接购买,有人用来敖汤喝或者磨成药粉,能起到与生命补剂类似的效果。
但论起效率来说不如生命补剂。
陆昭道:“老师如果需要,尽管吩咐,我一定尽力而为。”
“我确实需要,但不是为我自己要,而是为了你。”
老道士问道:“还记得我说过的五行丹吗?”
老道士需要一些命骨来炼丹,可转念想到陆昭性子,便觉得束脩多此一举。
过于防备算计,反而会引起疑心。
他能察觉到,陆昭有时候在有意试探。
陆昭回答道:“弟子记得,二阶圆满需要淬炼五脏六腑,然后显化五脏神府意象。”
前者生命开发里就有,陆昭在学校学过。
二阶超凡者修行需要辅佐特殊药剂,分别锻炼心、肝、脾、肺、肾五脏,也被称为破五关。
心主气,强化后气息绵长,能够滋养强化全身。
也是第一个需要强化的部位,因为强化五脏的药剂是静脉注射的,都需要先通过心脏。
用老师所传授的五行学说,就是心主火,只有把火烧起来才能熔炼人体大药。
需要70点生命力,表现为皮相复初,气行至创口,蒸腾热气过后伤口变成血珈。
不过陆昭一阶圆满水到渠成,他不需要破心关也能运炁,也具备了炁感。
第二是脾关,强化消化速度,加强恢复能力,增加肉体力量。
脾属土,加固肉身。
需要至少100点生命力,肌肉、肌束可以如蚯蚓一样扭合再生。
第三是肺关,强化耐力、具备炁。
肺属金,感知炁的变化。
需要至少130点生命力,筋与肌腱能够自动续接,并且加强爆发力。
第四是肾关,强化骨骼,精力。
肾属水,气息绵长。
至少需要160点生命力,骨头能够在肌肉束缚下快速愈合恢复。
第五是肝关,能够免疫许多毒素。
这最后一关最为困难,肝的强化只是次要,重点在于完成五脏同炁,进行炁的循环。
五脏合一,方能突破到三阶。
总体而言,二阶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对应的药剂。
相比起虚无缥缈的性修,命修很实在,只要资源足够就能炼,也就最后一步的五脏同炁比较困难。
据闻,联邦也有辅佐人完成五脏同炁的药剂。
而性修就需要把这五脏延伸入神魂,如内外相一样,凝聚出五脏神府意象。
陆昭将性命两道复述了一般,一字不差不错。
老道士满意点头,道:“那你可知如何才算圆满吗?”
陆昭道:“二者修全,难道不算圆满?”
老道士摇头道:“二者修全是为性命双修,但算不上圆满。”
陆昭敏锐想起五行丹,问道:“师父的意思是需要五行丹?”
“善。”
老道士指向一旁石头鱼缸,道:“徒儿,你看这是何物。”
陆昭投去目光,方才注意到多了六尺宽的石头鱼缸,里边一条蓝色的小金鱼游荡。
他立马想到了水行巨兽。
“这是水行巨兽?”
“没错。”
老道士悠悠说道:“为师还未筑基之前,便只是将性命修全。可当我第一次想要成仙的时候,便发现前人金丹法难以长生。”
“当我想到如何凝聚更强大金丹时,又发现筑基难以承载。我又想方设法修补筑基,发现只靠五脏远远不够。”
“为师本可以一步登天,却错了一步又一步,花费二十载弥补过错。”
“这五行丹就是你所需要筹备的。”
陆昭问道:“请问师父,五行丹可是需要五行巨兽?”
一缕怀疑的目光投来,这个死板的弟子,却有着不输自己的聪敏。
老道士面不改色回答:“有自然最好,没有也可以找东西代替。新法用于淬炼五脏的药物,也可以用于作为炼制五行丹的原材料。”
“还有一件事,你需要寻找一门肉体类神通。肉体类神通能加速你在二阶的修行速度,也能弥补你的缺点。”
陆昭注意力立马被转移,问道:“天罡地煞有定数,但旁支神通数不胜数,我该如何挑选?”
想要一门新神通很容易,以他如今的地位与功勋,完全可以申请一门中庸神通。
但什么样的神通才算好,陆昭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据说,一些有关系背景的人,挑选神通都要看序列,看潜力与资质。
有的神通很强大,但更往上序列的命骨没有空缺。有的神通只是现阶段不错,往后没有提升性。
还有的就是一条死路根本走不通,有一部分天罡神通就是古神圈本身。
比如斡旋造化、颠倒阴阳、起死回生,移星换斗、回天返日。
这些迄今为止都没有明确记载被人类掌握。
“容为师帮你算一下,世上神通有定数,其中气运纠缠牵连。”
老道士掐指一算,大约一炷香的时间过去,睁开半垂的眼眸,道:
“我算到了三条适合你的,一条是地煞神通弄丸,此为龙虎山传承,地仙一脉丹决。”
陆昭为难道:“教派神通联邦没有,原则上我们是不能抢夺教派序列的。”
“还有另一条地煞服食,旁支神通最多,应当很好获得。但为师不推荐服食,此道会使体态臃肿,有损你的气运。”
言至于此,老道士嘴角露出一抹笑容。
每次师父一笑,陆昭就觉得对方恶意满满。
陆昭道:“那就这一条吧。”
老道士诧异道:“你不想听第三条吗?”
陆昭义正言辞道:“弟子形象若能为复兴人类牺牲,也算是光荣。”
“第三条是天罡神通降龙伏虎,此神通可使肉身成圣。”
老道士带着些许笑意,道:“同时也是你最容易获得的,降龙伏虎在那姓林的姑娘身上,而她与你有姻缘,想必得来不费吹灰之力。”
“我徒貌比潘安,当真是让为师羡慕啊,就连天罡都能唾手可得。”
陆昭嘴角抽动,像吃了苍蝇屎一样。
他不是讨厌林知宴,只是很烦有人用外貌去衡量自身价值。
最初,巡了四年山也是因为脸惹的祸,导致陆昭对这方面有些敏感。
这为老不尊的师父一定能看出来,但还是一有机会就拿来恶心自己。
下次他也要找机会骂一下大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