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蓉原本是春昆豪洋汽车厂食堂煮饭的,只是那时厂里只生产自行车。
她说了郑八斤的坏话,被开除,自觉没有脸面对家人,就在城里流浪,刚好被一个牙子给盯上,说带她出来发财。
她并不知这人的品性,就跟着人家来到杭州。
这是一个大城市,确实不是春昆可以相提并论的,正当她还沉浸在自以为是的爱情甜蜜之中时,现实却狠狠地打了她的脸,那男人就是个人渣,以三千元的价格卖到这个村子里一户姓刘有人家做媳妇。
刘家人对她很好,有好吃的都给她,特别是她男人。
她的心和她的热情开始消退,打算做一个普通人,好好在这里过点小日子。
没承想会遇上郑八斤,以为他不过是当初那个自行车厂的小老板,也没几个钱。再看这车虽然被撞得有些瘪,还不是她熟悉的牌子,但好歹是四个轮子,少说也要几万块钱。
郑八斤也没有想到会遇上熟人,但是,来都来了,不可能就这样离开,弄得自己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
以防何嚯嗨等人追上来连累刘家,郑八斤把车开进村子,找个隐蔽的地方停下,这才回到刘家。
老刘对郑八斤一行人却很热情,看着从车上下来的几个人就对孙媳妇说:“他们人多,再煮一点。”
张有蓉这才深深地看了郑八斤一眼,示意他千万不要说出当初的丑事。
郑八斤点点头,笑着说道:“那就有劳了!”
这话一语双关,感谢老刘的盛情,同时也表明态度,自己不是那种喜欢揭人之短,坏人好事的人物。
“没事,出门在外也不容易,好歹凑合着吃点。”老刘笑着点头,去屋里提出两个凳子。
郑八斤忙着去帮忙,发现屋里并没有其他人,就对正在煮饭的张有蓉说道:“张小姐是吧?家里还有其他人吗?”
“我男人去地里了,现在就我和爷爷。”张有蓉一边煮饭,一边说道。
她用的是沼气炉,比炭火快得多。
这里果然不一样,比秋城的农村条件好很多。
她已经把饭放在沼气炉上,提起一块腊肉要洗,郑八斤说道:“随便弄点就行,不用这么客气。”
“也没什么菜招待老乡,感谢你不把我之前的事说出来。”张有蓉对郑八斤一笑。
“我是男人,不会乱说的,那我能帮你做点什么?”郑八斤完全就是个自来熟,要说脸皮,他任第二厚,自然没有哪个敢任第一。
“你一个老板,又是客人,哪能做这个?”张有蓉见他答应不说出去,也就放下心来,和他聊起来。
“老板也是人。”郑八斤笑道,“有什么尽管吩咐。”
“那行,你帮我把那只鸡杀了。”张有蓉指着一个箩筐里罩着的一只公鸡说道。
“小意思!”郑八斤说着,就去抓起那只鸡。
这是一只老品种土鸡,爪子都有两寸来长,就如锯齿一样,一看就是三年以上的老鸡,只是难煮一点,但是味道肯定不错,在市场上很难买到。
他不忙着杀鸡,而是把它放回到框里。
张有蓉奇怪地看着他:“怎么不杀了?”
“一会儿,这鸡要用小火慢慢炖出来,我先去生个柴火。”郑八斤看到门外的角落里有一堆柴,就抱一捆进来,放在柴火灶边,开始生火。
“一时半会儿炖不烂,就留着晚上吃吧。”郑八斤把火烧起,开始烧水为鸡扒毛。
张有蓉:“……”
她是没有想到郑八斤是这样一个自来熟,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吃了早饭还想要连晚饭一起混上的人物。
但是,她也没再说什么,而是把腊肉洗干净,开始切了起来。
“对了,你们这个村子有多少人家?”
“不多,也就三二十户。”张有蓉有些奇怪地说道,真不明白郑八斤一个造车的老板,怎么会有闲心来这里“查户口”?
“我想在这里修一个造车厂,到时,大家就不用这么辛苦种地,直接进厂上班就行了。”郑八斤看着张有蓉,开始画饼,“我知道你也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有理想有抱负,到时也可以来厂里上班,食堂里帮忙也行?”
郑八斤说的是真心话,女人嘴多是正常现象,只有一张嘴,光会说不会做的女人才让人讨厌,当初把她开了好像是个错误。
“多谢郑老板还能给我一次机会,也感谢你这样看得起我。”张有蓉苦笑一下说,“但是,这两年经历一些事情,我已想明白,作为一个女人,就应该安分守己,过好小日子就行了。我丈夫对我很好,一家人对我都很好,我只想守着他们好好过日子,不想再折腾。”
“不能就这么认命,命是天生的,但是运可以改变命。”郑八斤说道,“到时,我会修一个小区,把人们集中安置起来,再给大家一笔钱,有经商头脑的可以打拼一下,老实本分的人可以进厂上班,我相信要不了几年,这里一定是个富得流油的地方,会让全国人民都记住。”
张有蓉笑笑,没有接话,而是专心切肉。
但是,郑八斤看得出来,她的心开始动摇。
等到她把菜做好的时候,饭也熟了,郑八斤也把鸡杀了砍成块正放在锅里干炒着,她不由得奇怪地说道:“郑老板,怎么不放点佐料,这样炒出来好吃吗?”
“好吃,包你吃了都说好。”郑八斤笑笑,看一眼一脸疑惑的她,接着说道,“你放心,这种老鸡就是要这样先炒一下,然后加点盐放在火上慢慢炖出来,佐料放了反而夺味,吃不出老鸡的味道。”
她还是有些不敢相信郑八斤所说,再好的食材,如果没有相应的佐料,也不会有好味道。
但是,她没有再反驳。
郑八斤对她的改变反而有些欣赏,也没再说什么,一切都要用事实来证明。
看着水气已干,郑八斤加上水,再用盖子扣上慢慢炖起来。
赵茜等人在老刘的陪同下喝了点茶,肚子早就饿得“呱呱”直叫,但是,都没有人轻易说出来,只是不停地喝水来缓解。
寒雪龙和杨一环也跟老人时不时地攀谈两句,老刘对搬迁的事情有些排斥,但是,对客人的热情不减。
杨一环不时看向赵茜,意思相当明显,基层工作不是那么好做的。
“老人家,你们种着多少地?”赵茜对杨一环的眼神看在眼里,心里暗笑,自己也在基层做过,还当过乡长,看不起谁呢?
“地不多,主要是田,有三四亩。”老刘见她突然关心自己家的地来时,有所保留。
“那一年也就是六千多斤谷子,还要收成好的一年,不然还可能减产,如果碾成米,也就四千来斤,按照现在的米价6角钱,能卖两千多块吧!”
“不可能全部卖掉,要留一部分吃。”老刘奇怪地看着赵茜,没想到她算得这么精准,自己种了几十年的地也没有认真算过,不由得对这个年轻的女干部产生兴趣。
但是,这时张有蓉已经把饭做好,赵茜主动起来帮老刘摆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