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姐,下班了。”
“嗯,下班了。”
刘国泉想到自己刚才听到的那个传闻,于是叫住梁晓升道:“小梁,你在文学编辑部消息比较灵通,姐和你打听个事呗。”
“啥事啊泉姐?”
“我刚才听人说,咱们厂里可以申请把工作关系调去东方公司,这消息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不过有条件。”
“什么条件?”刘国泉忙追问。
“首先第一个条件是非演员,其次要在厂里面先报名,最后还要经过东方公司的面试。”梁晓升如实说道。
至于他是怎么知道的那么详细的,那是因为草拟的通告就是他们文学编辑部的工作,确切地说,是出自他的手笔。
但是今天通告还没贴出来,所以很多人都还不知道,最多听到了一点风声,就像刘国泉一样。
“什么时候报名?”刘国泉继续打听,同时她的眼睛里还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泉姐也打算报名吗?”梁晓升知道刘国泉之前是演员,但是这两年一直在尝试转幕后,所以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候,语气里并没有多少诧异。
“是啊,像我这种演员转导演的,在厂里面只怕是很难有拍戏的机会,所以如果能够去东方公司的话,当然还是想争取一下的。”
刘国泉很实诚的说道。
不过历史上,明年她就有机会执导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劫持》了。
而且《劫持》虽然是刘国泉的处女作,却卖了三百多个拷贝。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拍一部爆一部,用《将军的抉择》《缓期执行》《点点滴滴》……《女明星秘史》等多部戏剧式商业电影,将自己给推上了八十年代第一商业片导演的宝座。
不过可惜的是,这个年代商业片导演并不吃香,所以尽管她的电影赚钱,在后世的名声却不显。
反倒是2003年,和她儿子李大为拍的那部《金粉世家》比较出圈。
值得一提的是,在陈浮生前世,刘亦菲就是靠这部剧出道的。
话说回来,现在的刘国泉也不知道自己未来那么牛逼,她如今只是一个因为演不到戏,所以才考虑转行当导演的追梦者。
……
三天后。
东方公司。
一间被临时布置成面试房间的会议室门口,刘国泉深吸了好几口气,这才轻轻的推开门走了进去。
面试房间里坐了五位考官,除了陈浮生、凌子还有韩弎坪三人之外,另外两人分别是公司的团支部主任和人事主管。
之所以搞得这么正式,还要把凌子和韩弎坪都喊回来,是因为他们是一家国企,不是私企,哪怕最后拍板的还是陈浮生,但至少程序上必须符合‘规矩’。
“刘国泉同志,你的资料上说,你之前当过演员,那演过哪些戏呢?”韩弎坪在刘国泉做完自我介绍过后,问了第一个问题。
“我参演过《山花》《瞧这一家子》《潜网》《新兵马强》等影片,不过都是演的戏份不多的配角。”
“既然你演过那么多的电影,那为何不继续当演员了?还是你觉得戏份少的角色不重要?”
陈浮生看了韩弎坪一眼,没想到这家伙的言语还挺犀利。
当然他也没说什么,同样好奇刘国泉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不是的,角色没有大小,我之前虽然参演的角色都是配角,但是我也会非常认真的把她们演好,之所以我想转型当导演,一是因为我自己的外表条件受限,在演员的这条路上难有建树,二是因为热爱……”
“热爱?”陈浮生诧异的插了一嘴。
“是的,我在当了多年的演员之后,发现自己爱上了导演这份工作,但一开始就连我的丈夫都不支持我,后来是成英导演的鼓励之下,我才最终下定了决心。”
接下来刘国泉又被问了几个问题之后,结束了这次面试。
而她一走,房间里就开始讨论起来。
“大家对这位刘国泉同志是个什么印象?”
“从一个演员转型到导演,这个跨度还是挺大的,不清楚结果是好还是坏,但是我们有更好的选择,我觉得没必要赌。”人事主管道。
“我反而比较看好她。”
见这话是韩弎坪说的,陈浮生都有些意外。
“说说看,刚才可是就数你的问题最犀利了。”
“有吗?我感觉我的问题很正常啊。”
“没事,你继续说。”陈浮生道。
“好。”韩弎坪也不纠结,接着说了下自己看好刘国泉的观点:“我支持她的原因有两点,一,她有梦想,二,她有追逐梦想的勇气,基于这两点,我认为就算比起其他面试者的能力稍差一点,也是可以通融的。”
陈浮生微微点头,心里已经决定要这个人了,但是面试还没结束,于是说道:
“先待定吧,等面试完所有人后,再来综合考虑一下。”
“可以,那小彭,可以叫下一个面试者进来了。”
三十秒后,梁晓升推门而入……
……
翌日,北影厂的老厂长上午去部里开了个会回来,秘书便把一份名单递给了他。
“这是什么?”汪杨接过名单的时候,他的秘书解释道:“厂长,这是今早上东方公司陈导的秘书送来的面试通过的名单……”
汪杨已经在看了。
“李晓婉(副导演)、刘国泉(副导演)、梁晓升(文学编辑)、钱江(摄影师)、李荣(剪辑师)、王程(剪辑师)、程军(灯光师)、吴好(化妆师)、王悦(化妆师)。”
“可以。”连续看了两遍后,汪杨放下名单,微微颔首道:“通知一下这些人,然后安排厂里跟东方公司做好人事对接工作。”
“好……”
见秘书要走,汪杨似想起了什么,突然叫住他:“对了,另外再通知厂里面的纪录片导演来开个会。”
秘书一头雾水,但还是没问为什么。
如果陈浮生在这,他大概能猜到老厂长这么做的目的。
估计是自己上次跟廖公提的建议,终于开始发挥效果了。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今早上汪杨去部里开会,本来说的是改革的事,结果部里领导突然在中间插入了一个毫无相关的议题。
而这个议题也即是关于自然纪录片出口创汇的可行性报告!
与此同时,虽然名单上两位剪辑师的人事关系还在走流程,但是陈浮生这边已经开始给他们安排工作了。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听名字就有点科幻,陈导,这是您的电影吗?”
“对,不只是名字听起来科幻,它本来就是一部科幻电影。”
“啊?陈导,我们两个从未给科幻电影做过后期,有些担心给您搞砸了。”
“没事,这只是软科幻,不需要特效的,你们当成故事片来剪就行了,不懂的随时问我。”
“好,您这么说,那我们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