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您是不是误会了?”
“可能您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不过那些都不是真的。”
“我婆婆脾气不太好,得罪了不少人,所以……”
“洗衣做饭这些,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孝顺长辈是应该的,我婆婆有时候说话是不太好听,但从没动手打过我,也就不存在压迫。”
“至于生孩子这事,其实……”
“……”
秦淮茹深知,自己要是承认的话,贾张氏这个婆婆的处境,将会更加糟糕。
要说在贾家没有受到一点委屈,那是不可能的,贾张氏的刻薄和那不饶人的嘴,有时候确实很扎心,而且没少往她心窝子上捅。
可农村的出身,本来就是不争的事实,也是秦淮茹自卑的源头之一。
秦淮茹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平时贾张氏拿这个说事,已经成了pua的一部分。
能嫁进贾家,对秦淮茹来说,已经是高攀。
而秦淮茹本身就是一个勤快的人,洗衣做饭和干家务这些,可比在农村干活轻松多了,哪怕贾张氏这个婆婆平时什么都不干,秦淮茹也早就接受和习惯,从没在这方面有过有什么怨言。
哪怕秦淮茹的心里清楚,贾张氏这个婆婆对她并不算好,但要让她承认自己被压迫,告贾张氏这个婆婆的状,是坚决不可能的的事情。
见她们都把话说开了,秦淮茹还极力否认那些受压迫的事情,并且拼了命帮贾张氏这个婆婆辩解,王主任和妇聨的同志脸色都有些难看。
“秦淮茹,你要清楚你现在在说什么。”
王主任看着眼前的秦淮茹,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希望她不要自误,把自己给坑了。
秦淮茹闻言,不由看了过来,对上王主任的目光,硬着头皮说道:“王主任,我很清楚我在说什么,我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这时。
一旁的妇聨同志忽然出声,主动询问道:“秦淮茹,听说你们家做饭,和别人家不太一样,明明是一家人,却有两种伙食标准,你婆婆和丈夫他们吃白面馒头,你自己却只能吃窝头,有没有这回事?”
见状,王主任的视线也落在了秦淮茹的身上,想要看她怎么回答。
同一家人,却这样区别对待,这不是压迫是什么?
“这……”
秦淮茹愣了愣,没想到她们连这个都知道,沉默了一下后,才辩解道:“妇聨同志,我丈夫是轧钢厂的钳工,是家里的顶梁柱,平时工作辛苦,吃好一点是肯定要的,我婆婆是老人和长辈,也应该吃好一点,而且也不完全这样,白面馒头我也吃,我婆婆有时候也跟我一起吃窝头……”
在这方面,秦淮茹并不觉得委屈,因为哪怕是吃窝头,她在贾家的伙食,也好过出嫁前在娘家的标准。
不过秦淮茹也没说谎。
月底细粮不够吃的时候,贾张氏不得跟她一起啃窝窝头?
逢年过节的时候,就是被当成牛马的秦淮茹,也得跟着吃顿好的。
只能说语言的艺术。
别看秦淮茹书读的不多,但当初街道办开扫盲班的时候,她也是进去学习过的。
只不过。
对于秦淮茹的这个回答,王主任和妇聨同志,都没有什么办法,哪怕知道秦淮茹说的,和她们所了解的,有不小的出入。
在秦淮茹这里,贾张氏这个婆婆,好像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婆婆一样。
不论是王主任,还是妇聨的人,都感觉有点棘手。
都不是刚参加工作的小年轻,王主任和妇聨的同志,自然不会完全信了秦淮茹的话,只觉得秦淮茹不仅是生活中受到压迫,思想上也受到了压迫和禁锢。
在解放妇女的工作当中,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甚至很普遍。
想要把一个受压迫的妇女,从原来的生活和环境当中解救出来,并不容易。
但更不容易的,是解放一个被压迫妇女的思想,让她在思想上也获得自由和平等。
在这一方面。
妇聨工作,至今还任重道远。
秦淮茹不知道的是,在街道办和妇联的人离开时,她已经被列入了妇聨的重点关注和帮扶对象,成为思想待解放的目标之一。
……
晚上。
易中海和贾东旭他们下班回来,得知白天在院里发生的事情,都有些傻眼。
道德绑架的曲线救国计划失败也就算了,妇聨和街道办的人联合过来进行调查,却是让他们如临大敌,有种相当不妙的感觉。
结果。
这种担忧很快就化作为现实。
李红兵从丰泽园下班回来没多久,刚知道今天白天在院里发生的事情,王主任便亲自带着人过来,并且让阎埠贵他们把人给召集起来,准备宣布几件事情。
不出意外的话,针对贾张氏和易中海他们的处理结果,已经出来了。
速度很快。
但在当下这个年代,有这样的高效率,其实还是很普遍的。
“红兵,关于这两天的事情,我这次一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交代,像贾张氏这种害群之马和思想落后分子,我们一定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在阎埠贵他们召集院里的人开大会时,王主任却是来到了李红兵家里,专门向李红兵做出了一个这样的保证。
白天过来调查的时候,王主任其实已经专门探望过正在坐月子的陈雪茹,并且说了类似的话。
对于陈雪茹,王主任可一点都不敢轻心大意。
毕竟作为公私合营政策的积极分子,援朝时期的响应号召和物资捐赠的贡献者,还有举报和协助官方抓捕特务的功臣,这随便拿一个出来,都已经超越了普通群众的层次。
因为李红兵的缘故,王主任了解一些陈雪茹在公私合营期间做出的贡献和积极表现,但后面两者,却是因为这次的事情,才开始知情。
毕竟街道成立的时间并不长,而且陈雪茹也是才刚嫁过来两三年的时间,之前可不住在这边。
“王主任,您能为我们主持公道,实在是太感谢,也麻烦您了。”
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后,李红兵又带着歉意对王主任说道:“昨天这事,我也是太生气了,一时上了头,才直接找了区里的妇聨同志。
当然了,也是因为这事关系到男女平等,涉及到了歧视妇女和妇女地位的方面,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妇聨。
其实现在想想,这事我要是直接找咱们街道办,也是可以的,相信王主任您和街道办的同志们,一样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和主持公道……”
按说昨天的事情,李红兵直接找街道办和王主任出面,同样能给贾张氏一个教训。
但专业有对口。
在这方面,街道办自然没有妇聨权威。
为了保证雷霆一击的效果,李红兵权衡利弊,直接请妇聨出面做主了。
尽管这事最后避不开街道办,但主动介入和被动介入,还是有区别的,难保作为街道办主任的王主任,不会有点别的想法。
李红兵并不想因为这个,就让王主任对自己心生芥蒂,所以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
王主任信不信不重要,但李红兵必须把自己的态度给亮出来。
“红兵,你说这些,就是拿我当外人了,其实我理解你的想法,而且你找妇聨反映情况和请她们出面主持公道,其实都是没有错的。”
听李红兵说出这样的一番话,王主任表了态,又为了缓和气氛,主动笑了笑,义正辞严的说道:“不论是我们街道办,还是妇聨,都是为群众解决问题和主持公道,为人民服务的,你找谁都一样。
说起来,这件事情也有我们街道办的责任,贾张氏的情况,是我们不够重视,也没有教育和引导到位,要不然也不至于发生昨天的事情,是我们自己该检讨和向你们道歉才对。”
李红兵的做法,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哪怕自己作为街道办主任,也没办法要求李红兵有什么事情,必须第一时间都找她汇报和解决。
关键像李红兵说的,昨天那样的事情,的确找妇聨要更有针对性。
王主任就是要气,也是气贾张氏这个三番两次搞事情的罪魁祸首。
这已经不是贾张氏第一次给他们街道办添乱了。
屡教不改,这才是王主任最生气的。
不多时。
把院里的人都召集好了的阎埠贵过来汇报,王主任才和李红兵他们一起前往中院。
王主任的这个举动,多少是有点为李红兵撑腰和站台的意思。
“很抱歉,这个时间还来打扰大家,不过今天我过来,主要是有几件事要宣布。”
王主任不是什么喜欢长篇大论打官腔的人,在简单直白的开场之后,目光环视了一圈,最终落在了一旁的刘海中身上,声音严肃的开口道:“刘海中,关于昨天晚上你们大会上的事情,你有什么想说的?”
被王主任点名的刘海中心中一紧,虽然早有不好预感,但并没有提前做些什么准备,只能临时组织语言道:“我……王主任,其实昨晚是个误会,我只不过是一时糊涂,并没有想那么多,当时……”
“如果你只是想要推卸责任的话,我看还是不用说了。”
自己给了刘海中当众检讨和认错的机会,可惜刘海中的表现,让王主任十分不满意,于是说道:“对于你过去的种种表现,我觉得你已经不适合当院里的管院大爷了,我在这里正式宣布,撤销你的这个职位,希望你接下来能好好反省,正视自己身上的问题,并且及时改正。”
今天的调查中,王主任其实也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刘海中不好的言论,再加上昨晚在全院大会上的表现,以及妇聨同志对他的评价,做出撤销刘海中管院大爷的决定,其实是理所应当的。
不说别的,光凭昨晚刘海中有一言堂的倾向,甚至是举动,不让群众发出自己的声音,自由表达观点,就已经是很严重的问题了。
“王主任,我……我错了,您再给我一次机会,我……”
刘海中心里所有的侥幸,在这一刻被粉碎得彻底,慌忙如麻的开始忏悔和检讨了起来。
奈何。
已经晚了。
早一刻和晚一刻,虽然只是片刻的间隔,但结果却是天差地别。
“刘海中,机会已经给过你了,多余的话,就不要多说了。”
一句话断了刘海中最后的希望,王主任又看向了人群中的易中海,沉声说道:“易中海,昨天你的一些言论和立场,很有问题,有些思想很危险……”
对于易中海,街道办刚成立之初,自己刚上任的时候,王主任的印象其实还可以。
但后面紧接着发生了聋老太的事情,而王主任又从中了解了易中海过去的一些事情和行为,仅有的一点好感,更是消失殆尽。
随着了解和掌握的情况越深入,王主任心里也清楚,易中海和贾家的关系和牵连之深,贾家或贾张氏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易中海要负很大的责任。
和刘海中比起来,易中海可要识趣和狡猾的多,在王主任批评的空挡,立马就主动站出来反省和检讨,演技不怎么样,但态度让人没话说。
见易中海这般,王主任并没有揪着不放,毕竟他不是自己过来的主要目标。
在规训和警告几句之后,王主任的目光落在易中海身旁的贾东旭和秦淮茹身上,开口说道:“还有一件事情,也是今天最重要的事情。
鉴于贾张氏这次的行为,还有过去的种种表现,多次犯下错误,却屡教不改,经过我们街道办和妇聨那边的沟通和研究,决定将其遣返回原籍,回去参加劳动,在那里接受教育和锻炼……”
“什么?王主任,您要把我妈送回农村?”
听到王主任的这个决定,贾东旭直接大吃一惊。
原本以为,贾张氏这次犯的错误,最严重不过是像当初一样,参加组织的教育和学习,没想到直接发回原籍了。
若是贾张氏知道自己要回农村过苦日子,怕是无法接受这个结果,想死的心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