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建国初期,回国发展超科技 > 第38章 自力更生,善假外力!

第38章 自力更生,善假外力!

    众人赶紧凑过去,只见地图上清晰地标记了好几个地点。

    临海市,禹州省,青云省,鲁省,川省,西江省……

    每一个都精确到了区县。

    秦老师果然把什么事情都做到了前面!

    但是,随后,周部长就微微皱眉,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秦老师,咱们这化肥厂是不是太多了?”

    “多?不!这些还太少太少了!我们有16亿亩耕地。

    如果按照合理施肥,让土地每年吃饱喝足,至少每年需要3000万吨化肥。

    而咱们去年的化肥年产量0.6万吨。所以,必须多建化肥厂!”

    “3000万吨?我们农业部的专家统计出来的数字是300万吨。差了10倍?我们统计错了?”周部长惊诧地问道。

    “你们没有统计错,只是统计标准不一样。

    现在,龙国的土地如同咱们的民族!

    连年战火,长期营养不良,已经皮包骨头。

    你们统计的需求量,只是能勉强保证它能继续活着,连温饱都算不上。

    我统计的数字,可不止温饱这么简单,不但要温饱,还要强壮!

    3000万吨的需求量,已经是很保守的了。”秦良说道。

    听到秦良的话,众人都沉默了。

    作为农业部长,他何尝不知道现在全国的土地状况,可是,之前他不敢想!

    需求量太大了!

    负责估算的同志们,也是勒紧了腰带计算的。

    需求量少了,多少还能给人点希望,需求量太大,只会让人绝望!

    连追赶的勇气都没了。

    “秦老师,如果这些化肥厂都建造完成,能够解决咱们的化肥需求?”周兴怀满怀期待地问道。

    “能!必须能!龙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龙国人自己的手里!

    想要端住饭碗,这化肥产能问题,必须解决!”秦良语气坚定地说道。

    众人听完之后,倍感振奋!

    但,随后,周兴怀看着那些选址,又皱起了眉头。

    “秦老师, 这些选址有什么特殊考量吗?如果集中起来,是不是更方便生产?

    为什么一定要分散选在这几个地方?”

    “豫州省和鲁州省,都是农业大省。对化肥需求量最大!

    所有的化肥当中,合成氨是最容易的,对原料依赖最小,有煤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而豫州省和鲁州省,运输条件好,可以通过外省运煤,解决原料问题,实现自产自销,自给自足!

    所有,没有比这两个地方更合适的省份了!

    青云省之前我考察的时候,土地富含磷酸盐。是制作磷肥的最佳选地!

    还有大疆省,最适合钾肥的生产!至于其它的川渝省,还有龙江省,都有各自的禀赋。”

    听到秦良分析的头头是道,众人不停地点头。

    这论证太有说服力了!

    “那……那咱们什么时候能建设完成?”

    “氮肥的生产最为容易!咱们优先解决氮肥的问题!争取在3个月内完成化工厂的建造。”

    “什么?3个月?”

    众人傻掉了。

    根据之前和那些外国专家的交流。

    想要完成化工厂的建造,短则2年,长则5年,这还是一切都比较顺利的情况下。

    现在,秦老师告诉他们,仅仅需要3个月。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

    “秦老师,如果您真的能够在3个月内,完成化工厂的建造,那咱们被强行用粮食换购的那一批氮肥,可以直接退货了!”周兴怀兴奋地说道。

    本来向俄熊说尽了好话,就想要兑换他们的设备,结果粮食运过去了,现在设备不卖了。

    要强行给他们兑换成化肥!

    就这都没敢直接撕破脸,怕就怕,撕破脸之后,连进口化肥的路子也被堵死了。

    所以只能忍气吞声!

    现在如果秦老师3个月能够建成化肥厂,那何必还要忍受他们的鸟气?

    “退货!马上退货!我保证在3个月之后,咱们的化肥产量,远远高于这个数!”秦良自信满满地说道。

    听完之后,周兴怀忍不住喜笑颜看!

    “你要是真能造出化肥!你就是龙国的大功臣!”周兴怀兴奋地说道。

    “你这话说的,秦老师现在也是咱龙国的大功臣!”陈部长纠正道。

    随后对着秦老师说道:“秦老师,您之前说3周造出全套的化肥生产设备,3个月要完成,并能启动生产。

    以这个工作量来看,我们现在是不是要再来一次大动员?

    尽可能调集全国的力量去完成它!”陈部长问道。

    和秦良合作过很多次,早已经有了默契。

    秦良摇了摇头。

    “这次恐怕不行。这个,只靠我们自己,恐怕来不及了。”

    “靠自己不行?刚刚您还说要自力更生?”周部长不解。

    “自力更生,同时还要善假于万国。”

    他之前做过全国的调研,以龙国当前的实力,根本不可能短期内完成如此规模的化工建设!

    只能依靠外国!

    秦良转身看向了陈部长、周部长。

    “这个事情得您二位帮忙解决!”

    “秦老师,您说吧,要怎么干!”周兴怀捋了捋袖子,激动地问道。

    “放心好了。”陈部长瞬间会意,给秦良一个放心的手势。

    旁边的周部长却一脸懵。

    “什么意思?秦老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老陈,你准备怎么解决?”

    “这你就不用操心了,保证后面能够把化工厂建立起来。”陈部长自信满满地说道。

    随后,便带着那些图纸,离开了基地。

    帝都。

    一个穿着西装,身形瘦削,面容清癯的老者正焦急的在会客室等待,不停地看着手腕上的金表。

    正在这时,外面响起了脚步声,门开了。

    陈部长的声音从外面响起。

    “胡先生,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不算久!只要能为国家做事!莫说等几分钟,就算等上几年,我也愿意!”胡兴华说道。

    “这次可能要麻烦您,帮忙把这些零件全部按照图纸要求加工出来。而且,必须要快。我希望能够两个月内完成。”

    胡兴华扶了扶自己的眼镜,双手接过来图纸。

    “陈部长放心,我就算倾尽家产,也会想办法把这些东西如期送到!”

    “拜托了!”

    “这是我作为一个龙国人,应尽的责任!”

    随后,陈部长护送胡先生走出会客厅,坐车离去。

    “陈部长,华侨会长董建业先生的船被俄熊拦住了,耽误了时间,所以,晚到了一些,现在刚刚到会客室,连我们特意安排的晚宴都没时间过去。”

    “俄熊?我们不是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了吗?”

    “或许,正是因为打过招呼,才……”

    听到这话,陈部长拳头握的咯吱响,但随后,还是平复了一下心情,走了进去。

    半个小时后,经过一番嘱托,陈部长握着一位白发老人的手,恳求道:

    “董先生,您是在东亚的总会长,这次,就拜托您了。”

    “陈部长请放心!我董某人虽是一介商人,但却晓得民族大义!

    为国为民,义不容辞!”

    “先生大义,拜托了!”陈部长郑重道。

    陈部长回来之后,先后接待了数十位爱国华侨。

    这些都是他们在战乱时期就交往过的老朋友。

    每次在龙国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不计得失的帮助,这次也一样!

    ……

    汽车上。

    董建业面色郑重地说道:“立刻吩咐东亚办事处!全力采购这些零部件!这事儿交给周晨光。那小子脑子活,办事靠谱。

    务必在2周内,全部完成生产,分批运送到九龙岛。”

    儿子接过单子看了一眼。

    “爸,这些虽然不是管制零部件,但是,如此短的时间,如此大批量的生产,恐怕会耗费不少钱。”

    “孝国,你知道为什么,你的大哥大姐都是外国国籍,只有你,是九龙岛籍吗?”

    “为了让我以后在九龙更好的发展?便于我们开拓九龙的业务?”

    “不!”董建业摇头否定道。

    “因为九龙岛属于龙国!你加入港籍,你就是龙国人!

    爸爸,这一生碌碌无为!

    本想学习西洋技,报效我中华,却不想阴差阳错走上了从商的路子。

    爸爸已经老了,你哥哥姐姐他们,崇尚米国,崇尚西方,看不起龙国!

    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身上流的也是龙国人的血!

    爸爸做梦都想让祖国强大!让我们龙国人,走到哪里,都能昂首挺胸的做人!”懂建业激动地说道。

    “这辈子,可能我看不到那一天了,但是,我必须尽自己最大所能的去做,因为,只有做了,你这一代才能看得见!”

    董孝国重重点头。

    “爸,我知道了。”

    老人欣慰地点头,随后,目光转向窗外。

    望着窗外的风景,他的思绪放佛再次穿越时间,回到了30年前。

    一群孩子,乘坐油轮,离开故土,走向了那片未知的国度。

    耳边响起稚嫩却又铿锵地吟唱: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30年,弹指一挥间!

    如今白发丛生!

    自己已不会再有第二个三十年!

    他必须做点什么!

    否则,便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族人!

    对不起三十年前那个年少热血的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