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 第222章 极致玩法(第三更)

第222章 极致玩法(第三更)

    厂区主楼前,一时之间热闹非凡。

    卡丹尼科夫率领伏尔加厂一众高层,与刚刚下车的秦远及其团队热情握手。

    “秦,好久不见了。”卡丹尼科夫表现得非常热情。

    “卡丹尼科夫厂长,好久不见。”秦远回应热情,对于这位态度的热切,心中清楚得很。

    而就在两人握手的瞬间,本就跟随着秦远一行人过来的记者,立刻拍照捕捉到了。

    一时之间,闪光灯亮成一片。

    而后这些记者们立刻围了上来,长枪短炮对准了两人。

    “秦先生!据我们所知,奇瑞也是一家成立不久的新车企。这次与伏尔加的合作,究竟是伏尔加对奇瑞的技术输血,还是奇瑞意在借助伏尔加的平台发展自己?”

    “卡丹尼科夫厂长,您作为伏尔加和拉达汽车的负责人,您认为现在与别国车企合作,推出新的车型有必要吗?”

    一个个尖锐的问题,接连抛了出来。

    秦远面色平静,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话筒,目光扫过在场的记者,从容不迫地回答道:

    “这位记者朋友的问题很好。我想说明的是,我们奇瑞汽车虽然年轻,但并非从零开始。”

    “我们奇瑞已经成功从法国、德国引进了先进的发动机和底盘技术平台。”

    “同时,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在中国,我们国家的汽车行业正在蓬勃发展,一众车企已经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克莱斯勒等世界知名车企建立了合资合作关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奇瑞拥有一定的技术底蕴、人才储备,更重要的是,我们背后是全世界最具潜力的巨大市场。”

    “这一点,从去年十二月至今,伏尔加汽车通过我们的渠道在中国市场取得的优异销售数据,就可以得到印证。”

    “因此,我认为,奇瑞与伏尔加的合作,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奇瑞的技术和市场洞察可以帮助伏尔加焕发新的活力,而伏尔加深厚的工业底蕴和品牌影响力也能助力奇瑞更快成长。”

    “我们的目标,是共同让苏联的汽车市场,迎来新的春天!”

    秦远的话音落下瞬间,卡丹尼科夫满脸笑容接过话筒道:“秦说得很好,在我看来,我们伏尔加现在与奇瑞合作,推出新的车型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对于苏联,对于中国而言,都极为重要,是两国之间的一次重要合作。”

    “对此,我觉得没有任何可以质疑的地方,我也相信奇瑞,相信远东集团。”

    这两个回答分量极重,霎时间,引得在场记者纷纷低头快速记录。

    眼看记者们还想继续追问,心情大好的卡丹尼科夫摆了摆手,打断道:“各位记者朋友,请大家稍安勿躁!”

    “明天上午,我们将在厂部大礼堂举行正式的新闻发布会,详细公布我们与奇瑞汽车、远东贸易合作的具体规划和细节!”

    “今天先请各位到我们厂招待所休息,一切问题,明天必有分晓!”

    说完,他示意工作人员引导记者们离开,然后亲热地揽着秦远的肩膀,往厂部大楼里走。

    “秦!你这一趟回来,可是给了我一个天大的惊喜啊!”卡丹尼科夫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卡丹尼科夫厂长,这是合作共赢的事情。你平步青云,我自然也能得到更多的关照和便利,不是吗?”秦远微笑着回应,话语中意有所指。

    “哈哈,说得对!走,去我办公室详谈,鲍里斯那家伙也在等着呢!”

    “别列佐夫斯基也在?”秦远略显意外。

    “是啊,”卡丹尼科夫点头,语气带着一丝感慨,“你之前被请去‘喝茶’的消息传来,莫斯科都震动了。”

    “鲍里斯接到消息,第一时间就跑到我这里来,我们动用了不少关系想打听情况,疏通一下。幸好,你安然无恙地回来了。”

    他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自己的“努力”,既卖了人情,又不显得刻意。

    秦远也是人精,立刻接话表示了一番感谢。

    两人走进宽敞的厂长办公室,别列佐夫斯基起身迎了上来,三人热情地握手寒暄。

    这三位汽车联盟的核心人物再次聚首,气氛却与以往有些微妙不同。

    经过之前的赌约,秦远凭借实力赢得了联盟最大的股权以及话语权。

    再加上这次还带着“十五亿美元”的项目归来,卡丹尼科夫和别列佐夫斯基在重视之余,心底不免又多了几分审视和探究。

    寒暄过后,别列佐夫斯基直接切入正题,问出了卡丹尼科夫也同样关心的问题:

    “秦,这里没有外人。你和伏尔加厂的这次合作,这十五亿美元的投资,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确有其事,还是……”

    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秦远看着两人,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意味深长地说:“这个项目是真还是假,其实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更取决于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以及它正在发生的剧变。”

    “什么意思?”卡丹尼科夫追问。

    秦远解释道:“我们打出的这个招牌,可以变成真的。奇瑞确实在扎实造车,我们两家合作,技术共享,市场互通,绝对是1+1大于2的效果,能实实在在造出好车。”

    他话锋一转道:“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这次合作带来的巨大声望和信用,快速建立一个庞大的资金池。”

    “资金池?”别列佐夫斯基心中一动,果然如此!

    卡丹尼科夫也来了兴趣,身体前倾:“秦,详细说说!”

    秦远也不再绕圈子,直接摊牌:“我这次来苏联,首批带来了一亿美元的资金,后续还会有两亿美元注入。但这笔钱,我的首要用途不是直接投到建厂上,而是用来建立一家银行。”

    “银行?!”

    卡丹尼科夫和别列佐夫斯基几乎异口同声,脸上都露出了震惊之色。

    这一步棋,走得太大、太超前了!

    “没错,就是银行——远东国际银行。”

    秦远肯定道,目光扫过两人,“如果二位有兴趣,我很欢迎你们入股。多一份力量,银行也能更快站稳脚跟。”

    他并不介意拉他们入伙,他们的资源和背景能带来更多保护伞和便利,能让这个金融机器更快地运转起来。

    远东国际银行,可不会只在莫斯科一座城市吸储。

    圣彼得堡,基辅、塔什干、明斯克、新西伯利亚都是他未来的分行地点。

    他贪心得很。

    “所以,奇瑞与伏尔加的深度合作,在前期会侧重于技术交流、零部件采购和人员培训。而要真正启动那个十五亿美元的新工厂计划,”

    秦远顿了顿,抛出了核心谋划,“我们需要向外融资。用这个充满想象力的项目盘子,去吸引投资者。”

    “不是向普通民众集资?”别列佐夫斯基有些诧异,这和他最初的猜想略有不同。

    秦远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容,摇了摇头:

    “普通民众的卢布,我们银行自然会用更高的利息去吸收。”

    “但是这个十五亿美元的项目,我们要吸引的投资者是……”

    他缓缓吐出几个字:

    “那些西方的银行家和资本家。”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卡丹尼科夫和别列佐夫斯基都被秦远这个胆大包天的构想震撼了。

    用苏联的资产和前景做诱饵,去撬动西方资本?

    这是他们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但.有可能成功吗?

    绝对有可能。

    苏联,中国两个庞大的市场,再加上这又是西方资本一直想进入的汽车产业。

    秦远的这番操作,简直是将国际金融游戏玩到了极致!

    两人倒吸一口冷气,消化着这个庞大的构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