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川接到区委通知时,已经是下午快五点了。
他到了区委,才看到赵元海、罗金彪、邱昌盛、谢文彦四位区领导都在会议室等着他了。
“建川,才得到县委办郝主任的通知,4月28日,也就是后天,星期六,县委孔书记、姚县长、县人大龙主任、还有钱书记、杨县长、宋县长一行领导要专程调研民丰公司,要我们立即做好准备,……”
赵元海语气平和,神色严肃,“为此区委专门成立了迎接县领导调研的工作小组,我任组长,老罗、老邱、老谢任副组长,其中县城公司总部我负责,尖山厂区老罗负责,东兴厂区老邱负责,老谢就负责综合协调还有秩序维护,……”
张建川赶紧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
“此次调研规模级别也应该是咱们区里第一次,书记、县长和主任,还有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分管乡镇企业的副县长,这么多领导都要到一家企业来调研,也充分说明了县委县府县人大对我们区企业的重视,这也是民丰公司的光荣,……”
张建川有些好笑,看了一眼四周,竟然没有通知陶永兴和顾明建这两位。
要说尖山乡政府才是最大股东好不好,东坝区委这算不算越俎代庖或者鹊巢鸠占了呢?
当然尖山乡也是在东坝区委领导下,也说得过去,但你招呼都不给乡里打,是不是不合适?
那调研考察的时候,陶顾两位参加不参加?
不给人家打招呼,临时喊起来,人家啥都没准备,恐怕也不合适吧?
不过这等时候,张建川自然不会去计较这些,立即道:“赵书记放心,公司已经有过类似方面的经验,各种资料和数据以及应对方案都有,公司相关解说也由我和简玉梅来负责,……”
“建川,我知道你们公司都接待过调研考察学习,但是这一次不一样,县里如此郑重其事来专题调研,足见重视,你思想不能麻痹大意,要认认真真把所有流程再细化再完善,相关资料要拿来交给我亲自审定,……”
赵元海有些不太满意地皱了皱眉,觉得张建川有些太过托大了。
“好,我回去后一定再仔细检查一遍。”张建川心中暗叹一口气。
这么大阵仗,而且还是孔姚两位联袂而来,估计应该是县里边内部有了某种默契,统一了意见了。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免得夹在两位领导中间,如果意见不一致,左右为难,坏事是,只怕两位意见统一了,都是要对民丰公司下狠手了。
自己之前向县里边提交的方案如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动静。
问了郝志雄那边两次都没有回音,而刘英刚那边的消息则是姚县长看了没有表态,只说县委县府内部还要研究。
这一研究就拖了两个星期,现在终于要尘埃落定了。
只是刘英刚那边之前也没有半点消息出来,这让张建川也有些纳闷儿,难道孔姚二人还没有达成一致?
“嗯,公司内部务必要高度重视,你要亲自负责,明天我和老罗老邱要全部走一遍流程,不能有半点差错,这也是县里对咱们东坝区委和民丰公司的一个检验,……”
赵元海把高度拔高到这个程度,让张建川也有些愕然。
调研就调研吧,怎么还成了对你东坝区委战斗力的检验了?你这也太能为你自己脸上拉亮度了吧?
“请赵书记放心,公司一定戮力同心,保证完成此次调研任务。”张建川只能硬着头皮表态。
回到公司,张建川就把刚出差回来的简玉梅和吕云升、司忠强叫来,一起商议。
“上升到这个高度了,看来县里的确很重视,而且我估计此番调研之后,县里可能也会对咱们提交给县里的整合方案拿出意见了,而且大概率是不太满意,会有较大改动。”简玉梅平静地道。
吕云升和司忠强都是后边才慢慢知晓和接触到这些情况的,脸色都有些不太好看。
原本他们也没考虑过这些事情。
只想到公司现在发展这么快,就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推进。
巩固以汉州为中心的几个地市市场,同时全力开拓汉东、汉南市场,向鄂、湘、黔三省扩张影响力,为明年见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同时也要和省农科院这边对接协调丰收一号猪饲料的合作事项。
丰收一号猪饲料事实上各项申报已经结束,相关手续也基本走完,包括对照实验,所以可以说这项配方混合饲料已经可以投入生产了,接下来就是打市场的问题了。
高唐不在公司,就是去跑市场调研了,重点还是汉川省内几个农业人口大市和地区,为丰收一号猪饲料打入市场做好充分准备。
“建川,县里若是强行要拉郎配,超过了咱们公司能承受的程度,怎么办?”还是司忠强先发问,他是国企出来的,知道县里这些门道。
“现在不就是要尽可能避免这种最坏的状况吗?”张建川苦笑,“我提交的方案大家都商议过几遍了,我个人觉得还是很有诚意了,乡里也都接受,区里邱书记也基本认可,赵书记也同意先按照这个方案上报,但我估计他心里有数,大概是领导先给他漏过底儿吧。”
又是一阵沉寂。
陛下何故先投敌了?
张建川脑海里突然冒出来这样一句话。
民丰公司是区乡两级占大股东,省农科院都只是小股东,但乡里却得听区委的。
当然区委也要听县里的,但作为区委i书记,你起码也要据理力争,替公司着想,或者先把消息给公司这边提一提让公司做点儿准备吧?
你这胳膊肘往外拐也拐得太厉害了,政治站位这么高?
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郁闷。
如果区委都不站在公司这边,那基本上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对等地位了,公司这边再争也没啥意义,没用。
赵元海同意按照这个方案上报,但是却并没有表现出积极争取这个方案获得县里认可和通过的方案,说明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方案怕是过不了,又或者县里早就和他有交代了,他心知肚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姿态的确符合县里的意图,顾大局嘛,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却是牺牲了区乡两级的利益,以及农科院的利益,来顾全了县里的利益。
虽然都是国家和集体利益,有了大家才有小家,但毕竟还是有区别的。
“既然已经这样,恐怕我们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县粮油公司下边有好几家企业,大小都有,但都经营不善,亏损累累,负债也高,在县工行、农行都有数额不等的贷款,除了粮油公司下边企业外,县粮食局下边也还有几家企业,不属于粮油公司,直属于县粮食局管,情况也不乐观,……”
简玉梅也对县粮油系统的企业都做了一番了解,毕竟知道了县里的目标方向,肯定要先知己知彼,避免打个措手不及。
但现在不清楚县里究竟会选哪些企业来交给民丰公司,当初张建川也选择了两家企业作为兼并重组的对象。
一家是县面粉厂,职工只有六十多人,负债大概在一百万二十万左右,资产只有六七十万,资不抵债。
另外还有一家县饮料厂,主要生产汽水、冰棍,只有四十多工人,资产不到三十万,负债五十余万,一样是资不抵债,但负债很小,而且职工大多还是青壮年。
最佳的方案就是接管这两家企业。
实在不行,还有一个备选方案,就是再接收县酱料厂。
这家企业规模就有点儿大了,一百多号人,以前也算是县里比较知名的企业,资产一度达到三百多万元,但后来经营状况每况愈下,负债越来越高,到这两年就开开停停,转不动了。
粮油公司下边最大的企业是县春晖食品厂,这一家企业是粮油系统的招牌企业,规模就比较大了。
两百多号人,资产在四百多万,但在工行贷款就有三百万,农行贷款也有接近两百万,另外还在建行还有几十万贷款。
这家企业是张建川最不愿意接手的,因为其除开两百多号工人外,还有六十多号退休工人,而且这两百多号工人中有四十余人都是五十到六十岁之间。
也就是说未来几年都要退休,基本上丧失了工作能力。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民丰公司接手,几年内就要背负起这一百多号退休工人的退休金负担。
在这个还没有社保医保的年代,公司你就是这些退休工人的最后依靠。
吃喝拉撒睡,生病带孩子,你都得要管,遇上几个生大病的退休职工,光是医药费都可能一年要你一二十万。
单这一条就足以让很多企业扛不住。
还有一些诸如榨油厂、精米厂、粮油大厦、饮食公司、包装印刷厂、木材加工厂这些企业,林林总总,粮油系统算是整个安江县的大户,仅次于二轻系统。
可以说粮油系统现在日益严峻的形势已经逼得县里边不得不正视这个行业面临面临雪崩式亏损的局面,一年亏损状况比一年严重。
也许再煎熬几年,整个粮油系统就都要资不抵债,甚至无法挽回,届时县政府将不得不承担起来自银行的债务压力。
这对于县财政几乎就是不可承受之重,而且还涉及到上千职工的生计问题,同样也是无法回避的难题。
孔运良担任县长时就已经为此焦头烂额,现在担子交到姚太元手中,就该是姚太元如坐针毡了。
张建川估摸着孔运良和姚太元能够迅速达成一致也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你姚太元原来是县委副书记可以当着梁崇喜对我孔运良唱高调,现在该你自己来做这个位置了,你就该好好掂量掂量这份担子的压力和滋味了。
***
啥也不说了,月票200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