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 第261章 佑圣托付,流沙河旁悟清净(4.5k求月票)

第261章 佑圣托付,流沙河旁悟清净(4.5k求月票)

    “真君不妨于我府中一叙。”

    佑圣真君如是说道。

    显然是和日后转生下界之事有关。

    曹空应是,两人遂离了披香殿,如今殿门口的侍卫不再是卷帘大将,而是换了个人,殷勤向曹空二人问好。

    二人皆颔首示意,曹空心念,日后或可去流沙河一望。

    只见两人安步当车,行于这天宫之中,游于胜景之中,闲说两三言。

    “每每登天,都为天宫之景而叹,便是洞天福地也难比。”

    佑圣真君一笑:

    “再好看的景色,看了无数岁月也觉寻常,不过我不日将下界,竟反让我心生留恋,看来我亦有私啊。”

    曹空亦笑:“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佑圣真君品读此言,觉大有深意,大笑道:“与真君相谈,真乃一大快事。”

    曹空笑道:“此语乃自凡间得,觉其直指根本,故记之。”

    佑圣真君再度感叹:“是啊,修行即修心,若得修行长远,需明心见性,从心所欲而不逾天道。”

    两人谈笑风生,继而路过一处,曹空面有微微变色,步伐不由得加快少许。

    自两次在瑶池“晕倒”之后,他就对此地有些发怵,故有此举。

    佑圣真君奇怪环顾四周,发现是王母娘娘的瑶池,可见曹空反应,怎好似多有闪避,好在佑圣真君不是个多事的,未有询问。

    恰此时,瑶池玉府之中,有七衣仙女走出,衣袂飘飘,各有难言的风采气韵,七人见曹空皆眼眸一亮,齐齐一笑。

    “是真君呀,娘娘最近还念叨你的名字呢,要进来玩吗?”

    曹空面容微凛,说道:“下次,下次一定。”

    七衣仙女闻言,笑而捂嘴离去。

    ······

    太和殿中。

    曹空和佑圣真君坐而相谈,面前有瓜果茶水。

    佑圣真君轻饮一口茶水,道:“真君,如今下届妖魔之事,陛下令你我二人为之,故请真君于此,乃有所托。”

    曹空正色道:

    “佑圣真君客气,我经年于山中修,道行不深,阅历不广,而被陛下委以此任,乃辅佑圣真君,心中惶恐,恐不能胜。

    故若佑圣真君有言,尽管说来,我定从之,唯愿助佑圣真君早日功成。”

    曹空是个有自知之明的,此事恐是玉帝让他蹭一蹭功劳,方召他与佑圣真君来见,故万不可乱了主次。

    另则便是,他确实长于修道,且对北俱芦洲乃至于妖魔之事知之甚少,故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为好。

    佑圣真君笑道:“真君谦词,不过好教真君知晓,人间妖氛当属北俱芦洲最浓,此处乃天生妖魔地。

    因天地有数,划有阴阳,故北俱芦洲便是这三界的极阴浊恶地,多污浊瘴气,若是仙家修行人处其间,当有损清气,有害修为,

    其中多穷山恶水,三界中有无数大妖大魔隐于其中,诚是法外之地,极恶之土。”

    曹空闻言动容:“竟是如此恶地。”

    佑圣真君颔首:“非如此之恶,早不存也。”

    “佑圣真君当如何。”

    “转生人间,剪伐天下妖邪,降服妖氛。”

    曹空微有疑惑:“为何转生?”

    依照他看,这位大可统帅天兵而降妖氛,又何必多转生之举。

    佑圣真君笑道:

    “若转生人间,自后天修行而至圆满,则合天道人道,是为正统,且合乎我自身修行之数,能得道果,

    再则便是,此番下界荡魔,既为荡身中魔,也为荡身外魔,此为修行圆满之像,由人至仙,既合天数,

    又合我道教“降迹度人”之教义,当为众生树典范,令其知神仙本是凡人变,晓正道之贵,予后世修行者一成仙之机。”

    曹空恍然,敬佩看向佑圣真君,此事若成,当大益后世。

    “诚为大善之事。”

    佑圣笑道:“倒需真君相助。”

    “如何助。”

    佑圣真君道:“至多数十日,我便下界,此番下界非修行圆满,不得宿慧,故望真君护我转世身,予点化之机。”

    曹空面容一肃,此为佑圣真君对他之信。

    需知,转身之事何等之重,遂拜道:“当竭力而为。”

    佑圣真君还礼相谢,要知转生点化成仙,可不是说说玩的,且他之所求,乃是内外圆满,则更是难上加难。

    当然若事成,曹空出力越多,即得好处越多。

    他即笑道:“我此番下界,一众法宝倒是不好携之,故再托真君替我暂存,待时机成熟之机遇再予我转世身,

    我之法宝,也有些奇异之处,真君闲来自可参悟,或有益道统。”

    曹空惊异,这未免有些太大方了吧。

    他道:“算不得什么,与其让这些法宝于我殿中蒙尘,不若做个顺水人情。”

    “佑圣真君何故待我如此之厚。”曹空感慨而道。

    佑圣真君笑道:“顺水人情耳,且欲君多投缘,再则便是——”

    曹空好奇而望,佑圣真君也不卖关子。

    “真君多得大天尊看重,大天尊信得过的人,我自是信得过,再则便是,我与元始一脉亦有缘法,如今不过是使得此缘更甚罢了。”

    曹空即拱手作礼,佑圣真君更是取出两物,一者乃是一纯黑皂雕旗,另一乃是一宝剑。

    事已至此,曹空也不推脱,于他而言,若能参悟此二宝,当为造化一桩。

    他隐隐感受到,这位在道果之路上走的极远,不是垂手可摘也相差不远了。

    佑圣真君见曹空收下,眸中隐含笑意,正如他所说,曹空得大天尊欣赏,故他亦相信,且本身与元始一脉就有大渊源。

    可更让他做出此举的,乃是他察大天尊对曹空,实是太好了。

    他乃御前亲信,是玉帝之心腹,多得玉帝培养,故也知西游之事。

    可无论是西游,还是那未来的剪伐天下妖邪之事,皆是天地间不可多得的大事件,大功绩。

    玉帝都多让曹空参与,似在铺路,也在培养。

    其手笔更胜对他当年,可见其对曹空期许。

    这不得不令他心生异样,故结个善缘,做一番顺水推舟的人情,他自乐意为之。

    正事已然说完,可两人谈兴未减,彼此谈经说法,曹空更是借机问了道果之事。

    佑圣真君亦毫不藏私,将自己对道果的心得尽数道来。

    “真君如今何道最近道果?”

    “风。”

    佑圣真君笑道:“我观真君应是颇有所成,已窥门路。”

    曹空道:“正是,我因有神通名八风,故欲借此神通来证风道,如今又将八风一分为八,先后得悟明朔、阊阖俩天门,

    如若日后能再悟得其余六天门,欲使此神通大成,来成道果。”

    佑圣真君闻曹空由风而悟两大天门而面有异色,随即感叹:

    “真君于人间修行不至千年,便有此成就,令人感叹。”

    又道:“既知修道前路,不知真君为何所惑,提及此事。”

    曹空道:

    “所惑倒是谈不上,只是不明,我所悟风,是否有些不同,如今两风大成,便使我能分润部分天地权柄,

    似有些······太得天独厚了,风道修持当真如此?”

    不怪曹空有此问,明庶令他能洞察世间,阊阖让他掌死生之权,且可见,其余六风亦有神异,故发此问。

    佑圣真君眼神微异,饶是他的心性,都觉眼前道人,好似有些卖便宜?

    遂哈哈大笑:“真君着相了,须知,一树生得万朵花,可有相同之蕊?”

    曹空摇头。

    佑圣真君再笑,其眸光深邃:

    “正是此理,修道修行,修的乃是精气神,修天地大道,可这路如何走,却是自己选。

    况且到了你我这番修持,所见所闻所学皆太多了,万般道理感悟早已融汇一心之中,故你所悟之风,已然有自身“印痕”,

    真君莫要有疑虑,走下去便是,大道无穷谁敢言说尽得之,修至最后,修的还是自己啊。”

    曹空闻言,心中再无疑虑,遂拜谢佑圣真君,佑圣真君亦侧身以避。

    又半日,二人多相谈,越发投机,觉性趣相合吗,皆收获不浅,直到曹空言退去,佑圣真君方恋恋不舍放其归去。

    自此,曹空复归人间。

    ······

    西牛贺洲,隐雾山中。

    曹空归来,此番登天,得佑圣真君解惑,灵台清明,乃明道果真意。

    只见其端坐七宝蒲团之上,体内八风渺渺,心中乃思其余六风该如何能步入大成。

    遂目光流转,乃望天地八极,分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如今他已得巽、兑两极天门,当思其余六门。

    心中逐渐有些思路,且竟觉惊喜,因此六门中,最难得也是最难观的当是北极之山,寒之天门,乃因其位于北俱芦洲。

    可他日佑圣真君转生下界,北征妖邪,当是他能观北极之山,寒之天门的好契机。

    不过,此为后话且不谈。

    只见曹空取出两物,分是皂雕旗和一方宝剑,欲参悟此二神物,领悟几分意蕴奥妙,化作己身资粮。

    莫看此二物如今不显名声,日后名动世间之法宝。

    此二物,旗为玄天皂雕旗,通体玄黑,有道纹铭于其上,既可号令万水,又可遮天蔽日。

    而剑名为断魔雄剑,于后世言,亦可名为真武宝剑。

    剑身长七尺二寸,剑重二十四斤,剑宽四寸八分,有荡魔之功,犹胜哪吒的砍妖刀、斩妖剑不知几何。

    曹空以法眼来观此二物,觉隐有联系,心中再度回忆佑圣真君所谈及道果之心得。

    便知,那位走的虽是水之一道,却恐早已脱离其藩篱,乃融其余大道于其上。

    遂以心感悟,既为参悟水遁,也为参悟八风之寒风。

    此一修,不晓岁月之长,这一旗一剑,果是无上之宝,单窥其意,便能知佑圣真君之境界高远。

    转眼,已是十年过去。

    十年间,曹空的水遁和寒风皆有所得不提,此中最令他惊喜的是,若执玄天皂雕旗,则得自身元精固,心意至静。

    此二者,使其修【五府神通法】探索肾府水脏洞时,多得奇效。

    曹空更从中悟得,若得水府神通,则需拴意马,固精元,使得水脏变水帘。

    于是尝于水脏洞中,忍污水之脏,心烦意乱之苦,雕出座床盆碗,种上修竹梅花青松,使其浑然像个人家。

    当然,洞中脏水能毁青松竹梅,亦能腐蚀座床盆碗,可曹空却孜孜不倦。

    不过日复一日之下,毫无成效,到底使此心意乱。

    一日,曹空自七宝莲台上睁眼,叹一口气,难修,难修,不知何日得道成。

    遂心中一惊,觉己身因持玄天皂雕旗和断魔雄剑而喜,又因久悟【五府神通法】而不成。

    这一喜一燥使心湖微乱,已有入执之象,当即心生警钟。

    于是心生出游意,欲览天地之景,以安抚此心。

    一念既起,万山难阻。

    即挥手留一明朔风常萦隐雾山中,以作耳目,遂便趁夜色,披星戴月而行。

    所去何方,心中已有答案,乃赴流沙河处。

    曹空向东而行,踏于山河林间,看惯凡间诸景,来抚此心。

    见过万类霜天竞自由,也看到妖魔肆意害人,果是乱象渐增,故随手送妖魔归寂。

    一路上,也见豺狼虎豹与人相斗,一者图其皮,一者图其肉。

    曹空驻足少许,即离去,此为凡间事,乃世间轮转之理。

    天道亲人,人道贵人,却非唯人独尊,故他不曾去管,也未去望结果如何,只是行自己的路。

    光阴迅速,历夏经秋,见惯了寒蝉鸣败柳,大火向西流,终见一道大水狂澜,波涛汹涌。

    观其径有八百里之遥,上下有千万里之远,以至于曹空之目尚不能览尽。

    遂驻足河边,感悟此流沙河之势,觉河水浑浊,和水脏洞竟有几分相同之理,皆为恶水乱人心之处。

    未观少许,便听得水中有声音,一妖精跳出,凶丑万分。

    一头红焰发蓬松,脸呈蓝靛如夜叉,好似水中恶鬼人间魔,其立于水面,手持一杆杖,面有狰狞,似在犹豫,一会踏前,一会收回脚步。

    可最终,其披头撒发,乃举杖向曹空打来,其一跃而起,猛然扑来,可忽见曹空抬头,心中一惊,当即吓得跌退。

    完全顾不得仪态,手脚并用的向流沙河逃去。

    道人面色隐有郁气,可吐声依旧温和:“既逢故人,何必如此慌忙离去。”

    说话之间,那水中精怪顿觉难行,乃因有风息鼓荡,遂乱发遮颜,步伐沉重的来至曹空面前。

    其声戚戚,似羞似愧。

    “蒙真君当年相救,方苟活于此,方才心中生魔意,欲伤真君,虽见真君之容,得以勒马,可心中实是有愧,无颜来见。”

    曹空望卷帘大将此番模样,心中亦是生叹。

    这位当年可是玉帝的贴身侍卫,由此可知,其样貌气度自然不凡,称得上英武大气,不料如今竟成了此番模样。

    他道:“何至于此,成此模样。”

    卷帘依旧低头,其声戚戚哀哀:

    “乃因被贬于此,常叫飞剑穿胸,又因此河污浊,又思过往威风,使心意皆乱,修为倒退,灵台被蒙,故心生沉沦意,唯愿醉中乐,不愿醒时痛。”

    曹空即明,当是卷帘受罚,思落差,生哀怨,致使黄婆生乱,意马脱缰,令心乱相变。

    于是欲劝开口相劝,可竟又察,如今己身为求水府神通,竟与卷帘颇似,皆因心生燥意。

    遂道:“你此举失了修行真谛,乱了本心,我欲于此地而修,不若你与我一同,日后或有转机。”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