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学生托管与三老问题
话说学生托管中心正式开张以后,迎来了各方面的家长来访了解,并进一步办理托管事宜。
期末考试在即,过去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学习过问太少,以致孩子学业落后。如今出现学生托管中心,并经过试托管二三天的试验,发现自己的孩子学习行为、学习态度明显变好,便有了思考:要前来了解学生托管中心,于是学生托管中心迎来了第二次家长访问高潮,第一次是学生托管中心建立头两天,不少家长前来学生托管中心了解情况,并做出了托管解决。第二次家访高潮是奔着孩子明显变好来的,由夏青枝引导家长了解环境,继而由安希蓉引导家长参观学生托管管理,于是,家长们很快就得出了结论:
学生托管的优势:1以长胜河生小吃店为依托,有绝对的美食保证。2有善于教育的妈妈负责管理,有绝对的知识保证。3有游戏活动基础,有绝对的组织保证。4单一午托只要两块钱,绝对的便宜省事。
首先是城北小学的学生家长很是满意:“有专车接送,绝对安全。有美食保证,绝对好吃。有专业组织,绝对有效。”在他们的宣传下,又引来不少的小学生来办理托管。
其次是县四中的学生家长,由于县四中很多小学生离家都很近,反而不如城北小学有那么多的学生来托管。反而受四首富家的四老大的影响,并在教师的鼓动下,不少学业低下的初中学生家长,常常是带着孩子跑来学生托管中心了解,甚至少量学业低下的高中生家长,也带孩子跑来学生托管中心了解,结果,不管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他们都有共同的认识:1他们都喜欢河生小吃店的美食,2他们都喜欢花园式公园里的知识卡片游戏,3他们做作业时不自觉、但有屈雨晴和屈满霞指导、反而觉得学习和做作业并不可怕,4学生和家长都知道自己孩子的学习基础比较摇晃、但都对进托管有进步的信心。
而且,通过访问,托管学生和他们的家长,甚至提出了暑期的学生托管问题,但是提出了他们的要求:1引导他们的孩子积极参与知识卡片游戏,巩固并提升孩子的学业成绩。2督促他们的孩子积极完成暑假作业。3最好让他们的孩子做做运动,别到时候吃得胖胖的。
学生家长甚至提出了如果开办暑期学生托管:1一般情况早晚父母过来接送,2托管学生预订早中晚三餐,3家长都会交代孩子多尊重老师、多友好同学、多做学习运动。
学生托管在天台县这个地方还没有过,现在屈河生做出来了,很多家长、很多老师、很多民众,都是看好它的发展走向和发展效益。
然而,学生托管,对于屈河生来说,多少有点公益的成份,目前真的是没有什么钱赚,是为小吃店拉生意的:一个方面是这边吃的东西便宜,味道非常的好,不要说孩子喜欢吃,连家长自己都喜欢吃。二个方面是有知识游戏可以玩,可以提升孩子的知识和素质,然而口渴肚子饿都会买东西吃喝。屈河生希望看重的就是这一点。
然而安希蓉是一个不甘寂寞、又很想有所作为的女人,她不但组织托管的学生有指向地进行知识学习和指导、以及卡片游戏,而且不断变花样地引导参与知识游戏。在学生的管理上,安希蓉首先把学生按年级排队,而后分成对抗两个队,然而是一边跳舞一边回答。学生觉得新鲜,乐在其中。
一是出题是需要知识和能力的,二是答题一样需要知识和能力,三是整得对方答不出来也挺有成就感或答遍所有题目一样很有成就感的。
这样,学生在学习提升中锻炼身体,在锻炼身体中学习提升,很满足家长的要求。
同时,安希蓉也和夏青枝商量,并和屈雨晴、屈满霞在学习指导研究上进行分工:夏青枝负责初小、安希蓉负责高小、屈满霞负责初中、屈雨晴负责高中。很快,四人就把托管学生全部按照初小、高小、初中、高中进行分类安排,初小在一楼、高小在二楼、初中在走廊一区、高中在走廊二区。
同时,屈河生提出了学生托管两大要求,前提是快速作业指导。
一复习要求:快速侦察(快速看书,不懂就打叉)、联合灭雷(小组学习、不懂再打叉)、老师横扫(指导解决打双叉的知识点),最后快翻书(没能快速看懂的打叉,解决后再快翻书,不断反复)。
二游戏要求:快问快答(要求知识熟),答案配合(答案文本要及时读熟)、课本跟进(课本中知识要熟)。
结果,学期还没有结束,托管学生不但完成了期末作业,大多学业得到巩固,还有极大提升,同时身体没有因吃好而肥胖,反而更加结实可爱。学生托管中心的名声大振。
生活翻新体验馆成立以后,生意也越来越好!问题出在:1翻印与印染的价格很低,2印染花样层出不穷,结果生意兴隆,一天收入一二百元,小小菜了。
问题就出在了3个老人家身上,他们3个人呆在店面里面二三天后,走来走去,没事干,觉得很难受。去帮安希蓉帮不过来,去帮夏青枝帮不上忙,去帮黄老板做印刷,也帮不过来。于是他们就想到屈河生的店里面去,要帮助小吃店里面帮他们洗洗碗。可是他们也不要,因为这份工作要手脚麻利,专业习惯,身体强韧,她们真的不行。于是他们3个老人家就觉得她们是多余的,帮不上忙,还占地方,还让孩子们操心,于是就要求要回去桶子村,因为在桶子村,他们起码可以做手工艺品,当师傅,柳心儿还可以做膳食主管。
三人要回村,问题一提出,作为儿子和女儿、女婿,屈香火和安希蓉他们当然不让,她们担心地对三老说:“你们老人家回村去干什么呢?!?”屈香火很担心地对妈妈说:“你老人家一个人孤苦在家,我们实在是不忍心呀!”
于是屈河生就插嘴了:“爸妈,你们不要担心,我让他们发挥他们的技术,他们就不会走了,也就是让他们有事情做了就可以了。”
屈香火和安希蓉迅速就很生气又大声地说:“什么?你让他们做事情?你这孙子,很不孝呀!!!而且,在这里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呀!”
他们说的前面那句话,三老听了还挺安慰的,然而后面那句话,三老听了就有点受不了了!安建义生气又大声地说:“谁说我们什么事都干不了了?!来城里之前,我们不是天天在手工艺品作坊干活,还教徒弟!”
屈河生笑笑地对三老说:“好好好,我让你们去赚钱,让你们去赚很多很多的钱,你们就不会离开了。”
屈河生的爸爸妈妈一听,儿子要让三老去赚钱,又生气了!然后,屈香火又很快就低头看了看儿子屈河生,觉得他不是不孝的孩子,应该有什么合理的打算,便沉思默想着。安希蓉虽然很了解屈河生,但在孝顺上她很在意,怕屈河生心长歪了,眼里只有钱,没有孝顺心,便大责怪地说:“她们老人家都这年纪了,你还要他们去赚什么钱?怎么赚?”安希蓉心里在骂这个儿子,说这样太不孝,怎么能让老人家去赚钱呢!
看着屈香火安希蓉急了,大骂屈河生,三位老人家心里也挺委屈的:做惯事的人一时没事做真的很难受!但引起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着急,他们心里也很难受!可爱的小孙孙,因此挨骂,她们心里更难受。
屈河生一看大家都理解错了,便赶快对父母说:“你们先不要着急,我怎么会不孝呢?是不是?!你们让我跟他们去说,自然而然就能解决问题了嘛!”
屈河生的父母期待着,看他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屈河生打电话找来老校长了:“老校长爷爷,小子有件大事求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