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 第四百二十八章 捷报传天下,大夏国扬眉吐气之战

第四百二十八章 捷报传天下,大夏国扬眉吐气之战

    日耳曼帝国陆军,指挥部。

    “对马马耶夫高地发起进攻的,真是夏国军队?”

    “他们的实力,竟然如此强悍?”

    “骷髅师竟然在夜战中被夏国军队,给赶下了马马耶夫高地?”

    在得知骷髅师放弃了马马耶夫高地,撤了下来之后。

    日耳曼帝国高级军官,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还是日耳曼帝国陆军第一次,与大夏国军队正面交手。

    毕竟两个国家,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东方。

    根本就风马牛不相及。

    而大夏国之前最能打的德械师,还是被日耳曼帝国陆军一手调教出来的。

    此番大战的结果,属实是惊掉了众人的下巴。

    相比于日耳曼帝国的其他将领而言,曼施坦因显得就从容许多。

    或者说,虽然有惊讶。

    倒也没有太过于震惊。

    对于大夏国陆军的表现,曼施坦因似乎还是有所预料的。

    在昨日雨夜的那场大战之中,曼施坦因甚至主动命令骷髅师撤出阵地。

    避免被大夏国军队全歼。

    仅仅是这份冷静与镇定从容,就超过了许多日耳曼帝国将领。

    曼施坦因这个等级的将领,一眼便能看出大夏国军队与日耳曼帝国军队的优势与劣势。

    “啪!”

    一沓大夏国军队的相关战术分析报告。

    被曼施坦因扔在了桌子上。

    这个日耳曼帝国顶级名将扫视了一眼在场所有人,随后说道:“这是自大夏国金陵保卫战以来。”

    “我军搜集的,有关于大夏国将领苏长青,以及其麾下部队的战术、战法。”

    “还有很多是来自东洋帝国军方参谋部,对苏长青的用兵、统兵分析。”

    “在场的各位,大概都认为苏长青不过是一个夏国将领。”

    “你们对他的印象,大概也是停留在大夏国的金陵之战中,他竟然率先使用了闪电战这一战术吧!”

    曼施坦因的目光,在一众日耳曼帝国名将的身上扫视了一圈。

    紧接着继续说道,“夏国人有一句老话叫做: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如果对自己敌人的优势没有半点了解。”

    “只是一味莽撞的直冲直撞。”

    “这是愚蠢的,且不可接受的。”

    不得不说,曼施坦因这家伙还真不愧是日耳曼帝国顶级名将。

    能在这个时候,还认真分析大夏国军队与日耳曼帝国军队的优势与劣势。

    并不会因为这支军队出自于所谓的“东亚病夫”国度而轻视。

    也不以老眼光看人。

    光是这一点,就很多人办不到。

    与曼施坦因相比,所谓的二战第一名将“麦克阿瑟”怕是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夏国军队!”

    “尤其擅长轻步兵作战,毕竟夏国工业水准不高,缺乏大量的重武器装备。”

    “相对于生产大量的飞机、坦克与大炮这种重型武器,将轻步兵打造成一支精锐,更适合其国情。”

    “所以在单兵素质,轻步兵战术方面。”

    “夏国军队登峰造极,而能够最大程度规避火炮、坦克与飞机的威胁。”

    “夜战!”

    “无疑是最适合他们的战斗方式。”

    曼施坦因敲了敲桌面,继续说道,“在夜战中,骷髅三师第二步兵团守不住马马耶夫高地,情有可原。”

    “毕竟我们的重炮、坦克以及飞机,都无法在这种情况下发挥太大的作用。”

    “尤其是在雨夜之中!”

    “不过,现在是白天!”

    “白天!”

    “是我们的主场!”

    “如果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加持下,我军还无法夺回马马耶夫高地的话。”

    “骷髅三师的师长,就应该被送上军事法庭。”

    “是!”

    ……

    华胜顿。

    “总统先生,这是从斯达林格勒传来的战报。”

    “夏国人的军队在抵达斯达林格勒之后,便立刻投入了马马耶夫高地的争夺。”

    “没想到!”

    “北极熊国人迟迟无法拿下的马马耶夫高地。”

    “竟然被夏国人用一个晚上,就拿下了。”

    “简直是不可思议!”

    灯塔帝国总统罗泗福的秘书,有些惊讶的说道。

    “夏国军队的强横,在蒲甘战场就有所表现。”

    “若不是受困于武器装备的低劣,以及青天党军政府的组织能力低下。”

    “夏国人!”

    “绝对是世界上最好的兵源。”

    “强调集体,吃苦耐劳、坚韧不拔。”

    “且在战争中,拥有从不退缩,甚至可以战斗到最后一人的魄力与勇气。”

    “就这一点而言!”

    “西方!”

    “包括我们任何一支军队,都很难与之相比较。”

    说着,罗泗福将苏长青所写的那本《菊与刀》扔在了一边。

    “最了解东洋人的书,是夏国人写的。”

    “这让我对东洋人的民族性格,有了一层更为深刻的理解。”

    “但是!”

    “最了解大夏国人的书又该是谁写呢?”

    “还未有一本书,揭示大夏国人的民族性格吧!”

    罗泗福笑着说道。

    常年来的高血压,对罗泗福的健康影响极大。

    以至于其脸色,格外的苍白。

    “总统先生,您怎么突然提到这个?”

    秘书有些不解的问道。

    “夏国人有一本书,名为《三国演义》。”

    “上面有这样一段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自清之后,夏国其实一直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

    “但按照夏国人的历史,在长久的分裂之后。”

    “走向统一是必然的。”

    “到时候,便会有一个拥有四亿五千万人口的巨大国度。”

    “人口!”

    “永远是成为一个强国的基础条件,但如今,夏国有两派!”

    “一派是与我灯塔国相近制度的青天党。”

    “其组织架构,以及其创建人都是在模仿我们灯塔帝国。”

    “另外一派!”

    “与北极熊国的红党同出一源。”

    说到这里,罗泗福咳嗽了几声。

    “这场席卷了整个世界的战争,一旦落下帷幕的话。”

    “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必然是我们灯塔帝国以及横跨欧亚的北极熊国。”

    “光是北极熊国就已经拥有近两亿人口,如果再加上一个大夏国的话。”

    “这是对皿煮和自由的巨大威胁啊!”

    对于罗泗福的长远目光,其秘书还是感到有些不太能理解。

    不过罗泗福也没在这个话题上,做更多的讨论。

    不过!

    发生在北极熊国斯达林格勒保卫战中的马马耶夫高地之战。

    确实是令包括灯塔帝国总统罗泗福,以及整个灯塔帝国军方都颇为震撼。

    当然!

    比之灯塔帝国、大不列颠帝国这些国度,还要震惊的。

    当属远在大夏国山城的总司令了。

    “什么?”

    “苏长青率领的军队在夜战中,击败了日耳曼帝国的骷髅师?”

    “日耳曼帝国的精锐?”

    正在吃午饭的总司令,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

    整个人都不对了。

    日耳曼帝国陆军有多强,整个世界都知道。

    毕竟这可是在短时间内横扫了整个欧洲的主。

    而且!

    大夏国在这之前最为精锐的部队——德械师。

    就是简化版本的日耳曼帝国陆军配置。

    而德械师在淞沪会战中的表现,比之东洋帝国最精锐的师团丝毫不弱。

    如果给青天党更多的时间,总司令相信可以打造出更多的德械师。

    东洋人想要取得类似淞沪这样的胜利,将会变得更为艰难。

    甚至可以破灭东洋人的侵略美梦。

    仅仅是简化版本的德械师,就已经如此强悍。

    而苏长青所率领的军队可是正面击溃了,号称日耳曼帝国陆军精锐的德械师啊!

    从北极熊国传来的这一战报,令总司令手脚冰凉。

    这还是他第一次直观的感受到,苏长青与其麾下部队的强悍与可怕。

    若是在未来!

    两党无法避免爆发更大规模的战争。

    青天党军!

    真能挡得住能够击败骷髅师的红党武装力量吗?

    总司令的心底!

    极度不安!

    必须尽快将青天党军武装起来。

    这是总司令心中的唯一一个念头。

    只有通过滇缅公路,将大量的美械装备武装给青天党军。

    未来!

    才会有一线胜利的可能。

    与被吓得不轻的总司令不同。

    当大夏国军队在斯达林格勒保卫战中的马马耶夫高地,一举击败了骷髅师的消息传入国内之后。

    国内的舆论!

    彻底沸腾!

    能不沸腾吗?

    对手可是日耳曼帝国的精锐。

    横扫了整个欧洲的日耳曼帝国。

    就连高卢人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在短短几十天内全线溃败。

    被迫投降!

    而大夏国的军队,竟然击败了日耳曼帝国陆军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骷髅师。

    此战的含金量。

    可想而知。

    大公报便率先将这一战报披露了出去。

    其头版头条上对苏长青以及其麾下的部队,尽是溢美之词。

    什么虎狼之师!

    正义之师!

    天降之师!

    更有兴奋的大夏国民众跑到大街上,传播这一喜讯。

    早就兴奋不已的热血青年们,更是连上课的心都没有了。

    只待学长学姐们,举起高高的游行横幅。

    穿梭于街道上时。

    这些早已等不及的少年郎,便摩拳擦掌起来。

    如此盛况!

    教书的老师们,也是被感染。

    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有心思教什么学。

    整个校园!

    都因为来自斯达林格勒保卫战中的这一战报,而沸腾了起来。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