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阳的问题一针见血,精准地戳中了顶峰娱乐当前对《暮光之城》项目的核心矛盾点。
看好其潜力,却因各种原因未能推进。
帕特里克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试图用职业化的措辞掩饰:
“陆先生,顶峰娱乐是一家拥有完善流程的公司。一个电影项目的立项涉及复杂的评估、预算规划和团队搭建,并非一蹴而就。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对它缺乏信心。”
然而,他的解释在陆阳了然的目光下显得有些苍白。
陆阳保持着那抹从容的笑意,决定施加一点压力,同时进行更深入的试探:
“帕特里克先生,我听说贵公司去年购入《暮光之城》电影改编权花费了100万美元。这样吧,”
他伸出两根手指,“我愿意出价200万美元,一次性买断这份版权。您看如何?”
这个翻倍的报价,让帕特里克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了一拍。
200万美元!这绝非一个小数目,尤其是在项目尚未启动、前景未明的情况下。
陆阳敏锐地捕捉到了对方眼中一闪而过的动摇。
果然有戏!陆阳心中暗忖。
他之前提出购买版权更多是策略性的试探,想看看顶峰娱乐的态度。
但此刻帕特里克的反应,结合周正贤前期搜集的信息碎片,让他瞬间意识到一个关键事实:
顶峰娱乐内部对于如何处理《暮光之城》版权存在严重分歧!
作为一家以发行业务见长、自身制作能力相对薄弱的公司,他们目前很可能根本没有启动这个项目的决心和能力。
所谓的“非卖品”,更像是一种待价而沽的姿态。
而陆阳记忆中那个成功制作了《暮光之城》电影的顶峰娱乐,是在07年经历重大融资和转型后才具备的,现在的顶峰娱乐并没有那样的能力。
帕特里克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波澜,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加强硬和有价值支撑:
“陆先生,您要知道,我们去年支付100万美元购入版权时,《暮光之城》的销量还只是初露锋芒。”
他加重了语气。
“而今年,斯蒂芬妮·梅尔女士的新书《新月》已经引爆市场,销量持续飙升!”
“我们手中握有的,不仅仅是第一部《暮光之城》的电影改编权,更包括了后续三部续集的优先开发权。这整个系列的价值,绝非区区200万美元能够衡量的。”
帕特里克的反驳印证了陆阳的猜测。
顶峰娱乐并非不想卖,而是在抬价!
更重要的是,他透露出一个关键信息:版权包的价值远超单本书,且随着原著持续热销,其价值还在攀升。
陆阳心中瞬间有了决断。
既然顶峰娱乐目前根本没有启动项目的明确计划和能力,那么与其和他们纠缠合作模式,不如干脆利落地将这份潜力巨大的版权直接掌握在自己手中!
原著的火爆趋势已经形成,只要热度持续,不愁未来找不到有实力的制片方合作开发。
当务之急,是先把这只下金蛋的母鸡抢过来。
陆阳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带着一种志在必得的意味:
“帕特里克先生,我非常理解您对版权的珍视。不过,市场价值最终需要由交易来确认。”
“200万美元是当下的报价,它代表了我们对项目当前阶段风险的评估。”
“当然,我也看到了《新月》的成功和整个系列的潜力。”
“不如这样,我们不妨开诚布公地谈谈,您心目中一个能够衡量整个系列价值的合理价格是多少?”
他将皮球巧妙地踢了回去,同时为后续可能的加价留出了空间,谈判桌上的主动权,正悄然向他倾斜。
“合理价格?”
帕特里克看着眼前这位始终面带从容微笑的东方年轻人,心中升起一股异样的感觉。
陆阳那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神,让他感到一丝压力。
陆阳的猜测完全正确。
顶峰娱乐内部虽然看好《暮光之城》原著的潜力,但对于将其改编成电影,却存在着巨大的疑虑和现实障碍。
好莱坞一部中等规模电影的启动资金动辄数千万美元,而顶峰娱乐此刻的核心业务仍是发行,自身制作能力薄弱,现金流远不足以支撑如此大的风险投资。
帕特里克深知,一旦项目失败,巨额亏损足以让顶峰娱乐陷入破产危机。
这正是他们手握版权大半年却迟迟不敢立项的根本原因——缺乏实力,更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气。
在帕特里克看来,与其承担巨大的制作风险,不如趁原著热度正高,将电影版权卖个好价钱,落袋为安,这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陆阳开出的200万美元,确实让他心动,毕竟一年前他们只花了100万。
但想到今年《新月》如同火箭般蹿升的销量和引发的热潮,他又觉得这个价格远远低估了版权包的潜在价值。
“陆先生。”
帕特里克斟酌着开口,试图掌握主动,“这样吧,看在你对《暮光之城》版权如此真诚感兴趣的份上,我愿意以50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出售给你。”
“这包含了我们拥有的全部电影改编权及后续作品的优先开发权。”
他报出了一个自认为具有相当溢价空间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