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在陆阳目前的团队中,就数徐立强最为忙碌,承担的压力也最大。
他的身份定位非常清晰,就是陆阳的全职助理兼首席运营官,负责统筹执行各项具体事务。
而陆阳本人则更倾向于扮演战略决策者和资源整合者的角色,是一个典型的“甩手掌柜”。
除非是必须由他本人亲自出面、签字或进行关键谈判的重大事项,其余绝大多数的日常运营、项目跟进、资源协调和对外联络工作,陆阳都会毫不犹豫地全权委托给徐立强去处理。
偏偏陆阳布局的这盘生意棋局规模扩张极快,涉及的领域从互联网科技到房地产,再到如今的资本市场,摊子铺得非常大。
这就导致需要处理的事务千头万绪,异常繁杂。
因此,徐立强每天需要面对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然而,面对如此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徐立强非但没有丝毫怨言,反而可以说是乐在其中,甘之如饴。
他虽然是沃顿商学院的毕业生,之后也在国内顶尖券商有过几年的工作经验,但那些经历更多是停留在相对标准化和流程化的层面。
而在跟随陆阳的这段时间里,他所接触和经手的,都是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人民币级别的战略投资、跨国并购、复杂的资产抵押融资以及与顶级投行、国际银行的直接博弈。
这些高层次、高复杂度的商业实践,是他在原先的工作岗位上很难有机会深度参与的。
这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实战历练,对于徐立强的商业视野、决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抗压能力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和高效的锻炼。
而且,跟着陆阳能够见识到的东西是他在券商工作非常难以接触到的。
再加上陆阳的出手又非常的大方,他没有理由不尽心尽力。
当陆阳独自一人慢悠悠地走到那间既熟悉又稍显陌生的宿舍门口时,他停下脚步,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轻轻推开了房门。
宿舍里的景象和他离开时相差不大,只是多了些杂乱的生活气息。
他的三位室友徐楚、陈一博和秦飞,正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听到开门声,三人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望向门口。
当看清来人是陆阳时,三人的脸上瞬间写满了惊讶,仿佛看到了什么稀客。
“阳哥?!你居然回来了!”
徐楚最先反应过来,放下手中的书,语气中带着惊喜和意外喊道。
坐在电脑前的陈一博和正躺在床上的秦飞也立刻将目光聚焦在陆阳身上。
秦飞更是忍不住坐直了身子,好奇地补充问道:“阳哥,你这是刚从首都回来的吗?我也是昨天才从首都回来。”
陆阳随手关上门,将简单的行李放在一旁,脸上带着一丝风尘仆仆的疲惫,但语气轻松地回答道:
“不是首都,我刚从加州回来。”
“加州?”
这个答案让三人脸上再次掠过一丝诧异,但很快便释然了。
他们或多或少都知道陆阳在美国有生意往来,这次远行想必是去处理相关事务了。
陈一博接过话茬,语气中带着由衷的敬佩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讨好,笑着说道:
“阳哥,你这生意真是越做越大,都做到大洋彼岸去了!什么时候还能再带带小弟我啊,跟着你干才有奔头!”
陈一博这番话发自肺腑。
自从上次他跟着陆阳参与了那笔房产投资,并且获得了远超预期的丰厚回报后,他在家族中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尽管家境优渥,亲戚长辈们虽然也喜欢他,但更多是把他当作一个聪明但还没定性的孩子看待。
而那次成功的投资,让他一举证明了自己的眼光和能力,现在他提出的建议,甚至连他父亲都会郑重其事地认真考虑。
这种从被照顾者到被倚重者的身份转变,让陈一博深切体会到了跟随陆阳所能带来的巨大价值。
因此,他比任何人都更渴望能再次得到陆阳的提携。
毕竟,只有跟着陆阳混,他才有回家时候吹嘘的本钱。
听到陈一博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陆阳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等有了合适的机会,自然会想着兄弟们。”
陈一博的话,不经意间给陆阳带来了一丝灵感。
关于投资A股这件事,陆阳内心其实一直有些犹豫不决,最主要的是在权衡操作的规模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在国内的资本市场上,有些事情确实需要格外谨慎。
特别是在股市这个敏感领域,如果他真的凭借先知先觉赚取了过于惊人的利润,难免会引起不必要的关注。
甚至可能带来一些他暂时还不想面对的特殊关照,这是他必须慎重考虑的风险。
陆阳之前就思考过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如果能拉上一些有背景的人士共同参与,借助他们的资源和影响力,那么来自官方层面的潜在风险或许就能大大降低。
而对于陆阳来说,他能够接触到的又比较熟悉的背景人士就是林悦了,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他会回学校的原因。
只是这个想法还停留在构思阶段,他尚未最终下定决心。
随后,陆阳和几位室友随意地聊起了近况。
毕竟大家确实有段时间没见了,气氛轻松而热络。
当然,这主要是针对陈一博和徐楚,至于秦飞则稍有不同。
因为秦飞现在还兼任着开心游戏公司的项目总监职务,而陆阳在首都时是经常能见到他的。
毕竟,《植物大战僵尸》这款重点游戏的开发工作,主要还得依靠秦飞在首都带队推进。
秦飞这次返回中海,是因为有几门课程的期末考试临近,他需要回校做一些准备。
相比之下,陆阳这学期几乎没上过几节课。
好在他手握免死金牌,出勤与否对他影响不大。
但秦飞的情况就不同了,他虽然对一纸文凭看得不是特别重,但既然读了大学,还是希望能顺利拿到毕业证,所以必要的考试和课程还是得认真对待。
因此,他便先回到了学校,准备应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