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仪式结束后,陆阳和徐立强一行人先行离开了证券公司。
但他们并未直接返回住处,而是由司机驾车,先来到了阳光投资有限公司这里。
走进宽敞简洁的办公室,陆阳在落地窗前的沙发上坐下,示意徐立强坐在对面。
他直奔主题,下达了明确的指令:
“立强,从明天开始,你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证券公司那边。我们的资金一旦完成划转,你就要立即着手,通过证券公司的自营账户,开始建仓买入A股。”
徐立强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他点了点头,但随即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明白,陆总。我会立刻跟进资金到账情况,并准备好交易团队。不过,关于具体的投资标的和资金配置方案,您是否有明确的指示?”
徐立强非常了解陆阳的行事风格,他知道老板如此大费周章地搭建平台,必定对要投资什么早已胸有成竹,绝不会让他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几千只股票中盲目选择。
果然,陆阳听到问话,脸上露出一丝“就等你问这个”的表情。
他不慌不忙地从西装内袋里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递给了徐立强。
“投资的标的和每个标的的计划投入金额,我都已经列在这张纸上了。你就严格按照这个清单和比例执行建仓。”
徐立强双手接过纸条,带着好奇与郑重将其展开。
目光扫过纸面,他看到上面清晰地罗列着十几家公司的名称,后面都标注着计划投入的资金额度。
清单中既有像贵州茅台、招商银行这样家喻户晓、走势稳健的大盘蓝筹股,也有一些正处于行业风口的成长型公司。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清单中间的一个名字上时,瞳孔不由得微微一缩,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他忍不住抬起头,看向陆阳,用带着确认和一丝不解的语气问道:
“陆总,这个……中国船舶,后面标注的金额是七亿元吗?我没有看错吧?”
也难怪徐立强如此惊讶。
七亿元人民币,这几乎是陆阳此次计划投入A股总资金的40%以上!
将如此重仓集中于一只并非市场绝对龙头、且当时看起来行业周期性较强的股票上,在常规投资逻辑里,这几乎可以算是一次豪赌。
听到徐立强的确认,陆阳的脸上浮现出一种高深莫测却又充满自信的笑容,他肯定地点了点头:
“没错,就是七亿。重点配置中国船舶。”
陆阳做出这个决定,自然有他的深层考量。
随着记忆的逐渐清晰,他回想起在2006-2007那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中,中国船舶虽然最终涨幅不是市场最高的。
但作为一只大盘权重股,其接近十倍的惊人涨幅,以及在整个行情中作为“旗手”的耀眼表现,足以让它成为这轮行情中最具代表性的收益品种之一。
这种确定性极高的机会,他怎么可能错过?
虽然现在已是2006年底,股价已经脱离最低点,但巨大的上涨空间依然存在。
徐立强看到陆阳如此笃定,虽然内心基于自己的分析仍然对这只股票抱有疑虑,但也没有在多说什么。
徐立强跟随陆阳的时间已经不短,他亲眼见证了这个男人是如何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从一个看似普通的大学生,奇迹般地崛起为国内商界举足轻重的年轻巨富。
这种近乎传奇的经历,让徐立强内心深处对陆阳产生了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和敬畏。
他深知,陆阳的决策背后,往往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眼光和深不可测的依仗。
自己作为一个曾经在沪铜期货市场上折戟沉沙、几乎破产的失败者,在投资方面又有什么理由去质疑陆阳这个神话呢。
因此,对于陆阳做出的、即使看起来有些违背常规市场逻辑的决定,他也学会了首先选择相信和执行,而非质疑。
看到徐立强迅速收敛了惊讶,转为全然的接受和准备执行的态度,陆阳满意地点了点头。
对陆阳而言,进军A股市场的战略布局,至此已基本准备就绪。
核心的股权通道、资金来源和操作平台都已敲定,接下来的具体执行和日常监控工作,他可以放心地交给徐立强去完成。
在股票交易操作层面,陆阳对徐立强抱有充分的信任。
这不仅源于徐立强的忠诚,更因为徐立强拥有在券商工作的实战经验,对如何在大资金环境下平稳建仓、控制冲击成本有着专业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加之陆阳此次采取的是中长期持有策略,并非需要高频交易的短线投机,这进一步降低了操作的复杂性和徐立强面临的压力。
陆阳给徐立强的指令清晰而明确,用一到两周的时间,采取分批、分散的方式,从容不迫地完成建仓。
核心目标是在买入过程中,尽量压低对股价的冲击,将平均持仓成本控制在理想区间。
完成建仓后,剩下的主要任务就是耐心持有,等待市场行情的发酵,直至预判的高点区域出现,再果断清仓获利了结。
在敲定股票投资方案后,陆阳的思维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他想到,除了直接投资股票,还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进一步放大收益。
股指期货就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其高杠杆特性可以在市场上涨时带来远超股票本身的回报率。
当然,高收益也伴随着高风险,陆阳对此保持着清醒的认知。
于是,他转向徐立强,补充了一项新的指令:
“立强,在完成股票建仓的同时,可以动用一小部分资金,适时建立一些股指期货的多头头寸。”
他特别强调了额度的控制:“额度控制在三千万到五千万人民币之间,不要超过这个范围。”
陆阳对股指期货的投入非常谨慎,严格限定了规模。
他对自己在此轮行情中的定位十分清晰,做一个成功的“趋势跟随者”,搭乘A股牛市的顺风车,而非利用资金优势去主导甚至操纵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