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从用分手费买房开始成为首富 > 第371章 拉陆阳进场

第371章 拉陆阳进场

    首都大学内。

    与陆阳分别后,陈云曦和李兰并未立刻返回宿舍。

    两人心中都萦绕着创业的兴奋与迷茫,不约而同地走到校园里一处安静的林荫长椅坐下,打算好好梳理一下接下来的计划。

    “兰兰,接下来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呀?”

    陈云曦望着身边的好友,语气中带着一丝依赖和不确定地问道。

    创业这个念头最初是由性格更外向的李兰提出的,而选择服装这个具体方向,则是心思细腻的陈云曦经过思考后确定的。

    但两人都清楚,她们空有想法和热情,在具体的实际操作层面,经验和知识几乎为零。

    毕竟,她们还只是象牙塔里的学生,即便身处顶尖学府,创业这门实践课对她们来说依然是全新的领域。

    不过,相较于其他同龄的创业者,她们拥有两个显著的优势。

    一是优渥的家庭条件能为她们提供宝贵的试错资金。

    二是她们认识陆阳这样一位已经取得成功的“前辈”,可以在关键时刻为她们指点迷津,避免走上太大的弯路。

    李兰听到陈云曦的问题,回想起陆阳刚才的话,语气肯定地回答道:

    “注册公司啊!陆阳刚才不是说了吗?第一步就是要先把公司的框架搭起来,把股权这些事情白纸黑字地定下来。”

    陈云曦点了点头,但随即提出了一个更具体的问题:

    “嗯,这个我知道。但是……你知道具体该去哪个部门、怎么注册公司吗?”

    对于两个毫无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连注册公司的流程都显得颇为神秘。

    李兰被问得愣了一下,她蹙眉想了想,不太确定地说:

    “我好像听别人提起过……应该是去工商局吧?要不……我们改天一起去工商局问问看?”

    这个提议听起来有点像无头苍蝇。

    李兰说完自己也觉得不太靠谱,她忽然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更可靠的途径:

    “哎,对了!我有个表哥就是自己开公司的,他肯定清楚整个流程。要不我先打个电话问问他?让他给我们讲讲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怎么操作。”

    “真的吗?那太好了!”

    陈云曦闻言,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有熟人指引,无疑能省去很多摸索的麻烦。

    解决了操作路径的问题,李兰将话题引向了更核心且敏感的部分,资金和股权。

    她看着陈云曦,认真地问道:“云曦,陆阳也说了,前期开发产品、打样生产都需要不少钱。你这边……大概能拿出多少资金?对于股权分配,你是怎么想的?”

    陈云曦听到这个问题,神色也变得认真起来。

    她稍微思考了一下,坦诚地说道:

    “我回家和我爸妈商量过了。他们很支持我尝试,说可以先支持我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能随口拿出50万支持女儿创业,可见陈云曦的家庭条件确实相当优渥。

    她的父母都是医院的主任医师,收入和社会地位都很高。

    “50万,可以呀!”

    李兰肯定地点点头,然后毫不犹豫地接着说:

    “那这样,我这边出250万,我们俩先凑个300万的启动资金。至于股权……”

    她顿了顿,展现出大气的一面,“就按你30%,我70% 这样分吧。你觉得怎么样?”

    陈云曦听到这个分配方案,立刻摇头拒绝,语气坚定地说:

    “兰兰,这样不行的。我们应该严格按照出资比例来分配股权。你出250万,我出50万,总共300万,那你的股份就应该是83.3%,我的就是16.7%。”

    “你不用特意让我,这样才公平。我真的只是想尝试一下创业,积累经验,并不是非要占多少股份。”

    尽管她知道李兰家境极其富裕,根本不在意这点让利,但她有自己的原则和骄傲,不愿意在合作伊始就占朋友的便宜。

    她希望这是一场建立在公平和清晰规则之上的合作,这样的伙伴关系才能走得长远。

    李兰看着陈云曦坚持的神情,明白她是认真的,心中对这位好友的尊重又多了几分。

    随后李兰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变得认真而诚恳:

    “云曦,你得明白,创业这个想法最初是我提出来的。”

    “我这么做的原因,其实有点私心,如果我不尝试经商,毕业后家里肯定会逼着我走上从政的道路。”

    “可我真的对那条路提不起兴趣,所以想通过创业来向家人证明,我在商业上也能有所作为。”

    她顿了顿,目光真诚地看向陈云曦:

    “而你,更多是为了陪伴和支持我,才愿意一起尝试的。在这种情况下,我怎么好意思仅仅按出资比例来分配股权,让你吃亏呢?”

    李兰摆了摆手,不让陈云曦打断,继续解释道:

    “再说了,公司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资金上。除了资金之外还有劳动,你的这些劳动、想法都理应折算成股份。”

    “所以,就按我说的,你30%,我70%,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好吗?”

    感受到李兰话语中的坚决和真诚,陈云曦知道她是真心实意,并非客套。

    她了解李兰的性格,也明白她确实不差这些股份比例带来的经济利益,更看重的是两人的情谊和共同的创业体验。

    于是,陈云曦不再推辞,微笑着点了点头:“好吧,兰兰,那就听你的。谢谢你。”

    股权问题达成共识后,陈云曦的思绪回到了更实际的操作层面,她微微蹙眉道:

    “不过兰兰,接下来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刚刚陆阳提到的那些专业问题,比如棉花的产地、纺织工艺、染色技术等等,我们俩完全是门外汉,实际操作起来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感觉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

    李兰听完,脸上也浮现出一丝愁容。

    陆阳虽然指明了方向,但具体执行对于她们这两个毫无经验的学生来说,确实挑战巨大,感觉有点无从下手。

    忽然,李兰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主意,她带着几分兴奋和试探的语气说道:

    “云曦,你说……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把陆阳拉进来,和我们一起做?”

    “哪怕他只是作为顾问,或者象征性地投入一点点资金,占一小部分股份也行啊!”

    “有他这个高人在背后指点,我们岂不是要轻松很多?很多难题可能他一句话就能点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