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清穿之猎户女就想踏实过日子 > 第190章:有功!

第190章:有功!

    时值入冬,天气骤然寒冷,铅灰色的云层低垂,酝酿着一场大雪。

    紫禁城的琉璃瓦上已凝了一层薄薄的白霜,空气中透着刺骨的寒意。

    康熙刚在乾清宫发落了几名办事不力的官员,心情正有些气闷烦躁,只带着李德全,信步走到御花园附近散心。

    远远地,便听见上书房那边传来一阵阵孩童清脆响亮的欢笑声、惊呼声,那蓬勃的朝气与活力,与他方才在殿中感受到的沉闷压抑截然不同。

    康熙的眉头立刻蹙了起来,脸色微沉,问向身后的李德全:

    “这个时辰,他们不在上书房进学,怎地在嬉戏玩闹,成何体统!”

    李德全闻言连忙跪下磕头认罪:“万岁爷恕罪,教习几位小阿哥的徐大人,今日家中有急事,一早便向内务府告了假,也呈报过乾清宫。

    奴才想着并非大事,便未提醒万岁爷,请万岁爷责罚!”

    康熙闻言,才想起,今早李德全是提过一嘴,不过,当时他又看到,又有人弹劾太子,心情不佳,并未注意,直接准了。

    他脸色这缓和下来,不是逃学便好。

    “走,去看看!”

    说着,康熙就率先朝上书房教场走去。

    一进去,康熙挥手制止了要请安的小太监,看向那群正围城一个群的孩子们!

    他们兴奋地叫嚷着,中间似乎有人在打陀螺,那陀螺发出的“嗡嗡声”格外响。

    “弘晖,再来俩鞭子!”

    “弘晟,使劲啊!”

    “这陀螺真得劲,我也想要一个.......”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康熙听到了自己那几个年幼皇子,十七阿哥胤礼,十九阿哥胤禝、二十阿哥胤祎激动的嗓音。

    一群小阿哥兴奋得,连康熙什么时候凑上来都不知道,想提醒自家小主子们的奴才,又被康熙和李德全震慑住,只能低垂着头装不知道。

    康熙心中因政务带来的烦闷,在看到小阿哥们毫无阴霾、竟不纯粹欢畅的笑声,不知不觉被冲淡了几分。

    他凑到近前,才看清,被围起来的中间有四人,正在奋力抽打....铁陀螺。

    那乌沉沉的铁陀螺旋,转时发出的并非寻常木陀螺的“嗡嗡”声,而是一种更加低沉、更有力度的“呜呜”破空声

    气势惊人!

    不过,打陀螺的四人,他们身上穿的并非皇子皇孙规制的常服或阿哥服,而是一种样式统一、看起来厚实蓬松的黑色衣服和同色帽子。

    那衣服衬得几个孩子身形圆润,动作却丝毫不显笨拙。

    “打陀螺那几个孩子是谁家的,朕怎么没瞧出来!”康熙低声问。

    李德全眯着眼仔细辨认了一下,又回想刚才听到的名字,忙回道:

    “万岁爷,好像是弘晖阿哥、弘晟阿哥、弘昇阿哥、小的那个是弘暄阿哥。”

    康熙又仔细辨认了一下,还真是,但他们怎么穿一件这么奇怪的衣服,身上胀胀鼓鼓的!

    “黄玛法?”

    突然,一个正看比赛的小阿哥,突然回头,就看到身后的康熙,一时惊讶出声。

    这一声惊呼,也让沉迷于看比赛的众人惊醒过来。

    回头一看,康熙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他们身后。

    “儿臣见过皇阿玛,皇阿玛吉祥!”

    “孙儿见过黄玛法,黄玛法吉祥。”

    “见过皇上,皇上吉祥!”

    一时间,院里瞬间安静下来,只余下还在转的铁陀螺发出的“嗡呜呜”声。

    “起来吧!

    朕就是看看你们玩什么,那么兴奋,声音都传了老远。”

    此时,一众小孩子们惴惴不安地站起身,垂手而立。

    康熙目光落在场中那个转悠许久,终于停下来的铁陀螺上,饶有兴致地问道:

    “朕方才瞧这陀螺声音洪亮,旋转有力,竟是铁铸的?

    谁的主意,竟玩起铁陀螺了?”

    众人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弘晖。

    弘晖压下心中的紧张,上前一步,恭敬回道:

    “回皇玛法,这铁陀螺是…是三弟弘晙送给孙儿的。

    他说…木陀螺不经他玩,所以姜额娘便给他做了几个铁的。

    他见孙儿喜欢,便送了孙儿几个。”

    康熙一听是弘晙送的,立刻了然。想到那小子遗传自其母的怪力,木陀螺在他手里确实跟玩具似的,不禁莞尔:

    “原来如此.

    量材而用,倒也不错。”

    姜瑶的实力,就凭南苑那次,众人知道得差不多了。

    他赞了一句,随即目光又落在弘晖、弘晟、弘昇、弘暄四人身上那与众不同的外套上,笑道:

    “你们几个身上这衣裳,看起来怪莫怪样,不会…也是弘晙送的吧?”

    弘晖和弘晟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微妙又有点惊讶的神色。

    康熙见状倒是有些诧异:“还真是?”

    弘暄年纪小些,藏不住话,见皇玛法似乎有些好奇,和他阿玛差不多的性子,连忙点头,笑着炫耀道:

    “回皇玛法,这衣服叫羽绒服,是师…小四婶给我们做的。

    这里面填充的不是棉花,是鹅的羽毛。”

    弘暄边说,边伸出手,捏了捏身上的衣服,让康熙看清楚!

    “弘晙说,我身上这件是集百鹅之毛做的,特别轻,特别软,还很暖和,哎...."

    小家伙说着还叹了口气,才看向弘晖羡慕道:“可惜,弘晙只送了我们衣服,没送被子,弘晖那床被子,可暖和了,昨晚我都出汗了。”

    弘晖:.......

    这时候是说这个合适吗?

    康熙起初还带着笑意听着,但越听,脸色越是凝重起来。

    鹅毛?

    鹅绒?

    这些不都是被视为废弃物的禽鸟绒毛?

    比棉花更轻更暖?

    这话落在康熙这位心系天下的帝王耳中,却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

    若此物果真如此神奇,且原料易得,造价低廉…那对于北方苦寒之地的将士、对于无数在寒冬中挣扎的贫苦百姓意味着什么?

    康熙心跳猛地加速,深邃沉静的眸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的表情也不自觉地变得严肃,周身散发出的帝王威压让原本轻松的气氛瞬间冻结。

    “这衣服是谁做的?”

    弘晖、弘晟几人感受到康熙这突如其来的低气压,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小脸霎时有些发白。

    难道…用鹅毛做衣服是犯了什么大忌?

    那他们…是不是给姜额娘/师傅惹祸了?

    只有年纪最小的弘暄还没完全搞清状况,见康熙问起,便仰着小脸,天真又大声地回答道:

    “是师....小四婶做的呀!

    弘暄差点又说漏嘴,师傅说,在外面绝对不能叫她师傅。

    其他人:......

    好想打一顿他,这炫耀的表情。

    想起今早几人和他们炫耀的神情,再加上他们自个试过的感受,确实比他们身上厚重的衣服轻多了。

    还有,穿上这衣服,就像弘暄说的,人都变帅了,对,就是变帅了!

    再有,他们也想要一个弘晙额娘手捏的铁生肖。

    康熙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动,目光锐利地扫过几个孩子身上那看似普通却可能蕴含巨大价值的羽绒服。

    沉声道:“弘晖,你过来,皇玛法摸摸你身上的衣服。”

    弘晖迟疑一瞬,便乖巧的走到康熙面前。

    康熙伸手一摸,弘晖里面的衣服并不多,这件所谓的羽绒服也没有看起来那样厚实。

    一捏,就陷了下去,但手一松,它又很快的回弹起来。

    但就这样一件衣服,虽然可能顶不住过些时日更加寒冷的天气,但现在这个天气,却是足够了。

    若是里面再多加几件衣服,就是更冷一点的天,也比那黑棉保暖多了。

    “弘晖,你那里还有床被褥是吗,能借皇玛法用一个晚上吗?”

    弘晖想说,那个被褥他已经用过了,不合规矩,但皇玛法开口,他能拒绝吗?

    显然是不能。

    得到弘晖点头,康熙立即吩咐李德全:

    “去,将弘晖阿哥那床…嗯,羽绒被,送到朕的寝殿,朕今晚要用。”

    “嗻,奴才这就去办!”

    李德全可不敢把被子直接拿去给康熙盖,他得在康熙用之前,把被子里里外外检查一遍。

    而这床被子,被康熙“借”去后,就没有再还回来!

    弘晖看着床上那床虽然华贵却厚重无比的蚕丝被,心里失落不已。

    弘暄这个嘴没把门的,更是秃噜出:“早知道我就不告诉皇玛法被子了,现在我都没得盖,下次休沐,我得再找师傅要一床。”

    这话,让本来还有些担心给姜瑶惹祸的三人,瞬间无语了!

    得,弘暄的性子,和十叔是越来越像了。

    .......

    冬月二十这天,天空正飘着鹅毛大雪。

    不过半日功夫,街道、屋檐已覆上厚厚一层洁白,街上行人稀疏,往日喧嚣的紫禁城在漫天飞雪中也显得格外静谧清冷。

    他没有先回府,而是便径直进宫复命。

    乾清宫暖阁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外面的严寒。

    “儿臣叩见皇阿玛,皇阿玛万福金安。”胤禛一丝不苟地行礼,声音带着连日奔波的沙哑。

    康熙看着跪在下面的胤禛,见他面容憔悴,下颌都冒出了青黑的胡茬,衣袍下摆还沾着未化的雪水,显然是回京便直接入了宫。

    再听他条理清晰、果决干练地将保定府的差事回禀完毕,不仅迅速理清了漕粮转运的纰漏,妥善安抚了当地士绅,还将可能引发的民怨消弭于无形,康熙心中甚是满意。

    “嗯,差事办得不错,坐着回话吧。”康熙语气温和,指了指旁边的绣墩。

    “谢皇阿玛。”

    胤禛谢恩后,并未完全放松,依旧挺直脊背,端坐在绣墩上。

    康熙发现越看这个儿子越是顺眼,能力出众,又肯吃苦,从不居功自傲。

    他心情颇好地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暖炕上放着的那床看起来蓬松柔软的羽绒被。

    这是内务府的今天刚送过来的。

    弘晖的那床羽绒被,当晚他便亲自试盖了,果然轻若无物,却又异常暖和,远比厚重的锦被和皮草舒适透气。

    第二天,他就吩咐内务府依样制作。

    那姜氏当初做这个被子时,并没有任何遮掩,很快内务府就依葫芦画瓢,清理那些鹅毛时,还把姜瑶当初找的那些妇人给找了去。

    集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很快就复制出了一床新的羽绒被。

    新的羽绒被和弘晖那条没有什么差别。

    而且,康熙不仅让用鹅毛做,还让用鸭毛、鸡毛试了,虽然不如鹅绒保暖,但相对于没有棉花、皮草,甚至连棉布都没有的百姓来说。

    这些御寒之物,已经是难得。

    若是这些方法普及至天下,每年冬日就不会死那么多的人了。

    胤禛汇报完毕,正等康熙下一步指示,却见康熙放下茶盏,脸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赞赏和探究的神色看向自己,缓缓开口:

    “老四啊,你很好,你府里也很好!

    胤禛闻言,一头雾水!

    难道他不在京城这半月,府里出了什么事?

    不知为何,他心里总感觉皇阿玛说的好事会和姜氏有关。

    他心中一凛,忙道:

    “回皇阿玛,儿臣刚回京城,尚未回府,不知府上发生了何事。

    若…若府里有何不当之处,还请皇阿玛明示,儿臣定当严加管束,望皇阿玛恕罪。”

    康熙见他一副准备请罪的模样,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声音洪亮,透着难得的畅快:

    ’“恕罪?

    何罪之有?

    老四啊,那姜氏这回可是阴差阳错的为朝廷、为百姓立了一功,做了件大好事啊!”

    果然!

    和胤禛猜测的一样,府里的事和姜氏有关!

    皇阿玛说是好事,她是又无意中做了什么吗?

    见胤禛还是和以前一样恪尽职守,不问,康熙笑了笑,不再卖关子,

    他指了指炕上的羽绒被,语气带着几分意味深长:“你府上那个姜氏…就是弘晙的额娘,她弄出来的这个羽绒被和羽绒服,你可知道?”

    胤禛闻言,心头猛地一跳!

    羽绒被?

    羽绒服?

    这些是什么,不就是衣服和被子,没什么特别。

    特别的是——羽绒!

    胤禛很快抓住重点,但他在府里时,并没有听到姜瑶又做什么和羽绒有关的事,所以是他出京后才做的。

    “请皇阿玛解惑!”

    康熙看着他谨慎的模样,不由笑了,随即把姜瑶用鹅绒做衣服、被子的事说了。

    康熙越说越激动,站起身来踱了两步:

    “老四啊,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无数贫苦的黎民百姓,冬日里或许就能多一件御寒的衣物,就可能少一些冻死骨!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你那姜氏,虽出身乡野,却有此等巧思善念,难怪能把弘晙教导得那样好,也算是配得上你了。!”

    胤禛听着康熙的叙述,从一开始的错愕,到中间的震惊,再到最后的恍然与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脸上的表情几经变换。

    她是知道,姜瑶和平常女子不同,有一些小聪明,也有些奇思。

    没想到,她能想到用羽绒做衣服和被子,还能被皇阿玛称赞。

    他看着皇阿玛那认真且带着赞赏的眼神,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接话,心中五味杂陈,有惊讶,有荒谬,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与有荣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