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 > 第364章 这场戏,得在东京唱

第364章 这场戏,得在东京唱

    东京,经团联会馆。

    一间宽大的会议室里,空气沉闷。

    长条会议桌的两侧,坐着两拨人。

    一边,是以通产省审议官田中信男为首,身后跟着三菱、东芝、日产等十几家日本顶尖企业的负责人。

    每个人都穿着深色西装,表情严肃,腰板挺得笔直。

    另一边,只有四个人。

    大卫·陈坐在主位,他身旁是周明德、高登·史密斯和李福兆。

    他们面前只放着清水,没有碰。

    田中信男首先开口,他对着大卫·陈微微躬身。

    “陈先生,基金会在香港的记者会,我们都看了。”

    “对于贵方振兴亚洲的宏愿,我们深感敬佩。”

    田中信男的英语很标准,带着一丝外交辞令的客套。

    他示意了一下身后的企业代表。

    “在座的各位,都是日本工业的支柱。”

    “石油危机对我们的冲击很大,我们确实需要朋友的帮助。”

    大卫·陈看着他,没有说话。

    田中信男从手边拿起一份厚厚的文件,推到桌子中央。

    “这是我们带着诚意,准备的一揽子投资计划。”

    “包括三菱重工在长崎的造船厂,东芝在北九州的家电生产线,还有日产汽车的部分债务重组。”

    “我们愿意出让这些资产的百分之三十的股权,换取基金会十亿美金的投资。”

    李福兆拿起那份文件,快速翻阅。

    他只看了几页,就抬头看向大卫·陈,轻轻摇了摇头。

    大卫·陈没有看他,目光依然停在田中信男脸上。

    “田中先生。”

    大卫·陈终于开口,声音很平。

    “亚洲发展基金,不是垃圾回收站。”

    田中信男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会议室里,那些日本企业家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一个三菱重工的代表,用日语低声说了一句什么,语气很冲。

    “陈先生。”田中信男的语气也冷了下来。

    “我们拿出的,都是集团的优质资产。”

    “优质?”周明德扶了扶眼镜,这是他今天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他从自己的公文包里,也拿出了一份文件,扔在桌上。

    “田中先生说的长崎造船厂,主要生产的是十万吨级的油轮,在全球油轮大型化的趋势下,这条生产线三年前就已经落后了。”

    “东芝的北九州工厂,还在用继电器控制的生产线,德国西门子去年就已经全部换装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周明德看向那个三菱的代表。

    “至于日产的债务,我想,他们的债权银行比我们更感兴趣。”

    会议室里,死一样的安静。

    周明德拿出的那份资料,比日本人自己准备的还要详细。

    大卫·陈靠在椅背上。

    “我们要投的,是未来。”

    “不是你们的过去。”

    田中信男的额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

    他面前这个年轻的香港人,和他背后的团队,已经把他们的底牌看得一清二楚。

    “那……陈先生的意思是?”田中信男的声音有些干涩。

    “技术。”

    周明德又从公文包里拿出几份更薄的文件,分发给对面的每一个人。

    “三菱的‘G-7’燃气轮机叶片原型,目前在横滨研究所,因为缺少高温合金材料的经费,项目已经停滞半年。”

    “东芝的半导体部门,正在研发的T1000型1KBDRAM芯片,良品率一直卡在百分之五以下,缺少资金更换更高精度的光刻机。”

    “还有日产正在尝试的,转子发动机技术。”

    周明德每说一项,对面就有一个人的脸色白一分。

    这些,都是他们内部最核心,也是最烧钱的研发项目。

    “基金会可以提供资金,解决你们所有的问题。”

    大卫·陈接上话。

    “钱不是问题。”

    “我们要这些项目百分之四十九的股权。”

    “不行!”一个东芝的董事猛地站起来。

    “这是我们未来的核心技术,不可能出让这么多股权!”

    “这是敲诈!”

    田中信男没有制止他。

    这也是他想说的话。

    出让资产,和出让未来的技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大卫·陈看着那个情绪激动的董事,没有理他。

    他看向那个英国律师,高登·史密斯。

    史密斯清了清嗓子,他那口纯正的伦敦腔,在充满火药味的会议室里,显得格格不入。

    “各位先生,我想你们误会了。”

    “基金会,对贵公司的日常经营,没有任何兴趣。”

    史密斯摊开手。

    “我们知道,让出控股权,对任何一家伟大的公司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

    对面的日本人,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

    “所以,我们准备了第二个方案。”

    史密斯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新的协议草案。

    “基金会可以不持有任何普通股,一股都不要。”

    “我们只认购没有投票权的优先股,每年只拿固定的分红。”

    田中信男拿起那份草案,快速浏览。

    这个条件,听起来好得不像真的。

    “但是,”史密斯的声音不大,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我们的投资,有一个前提条件。”

    “我们双方,必须共同出资,在香港成立一个‘亚洲次世代技术研发中心’。”

    “你们刚才提到的所有项目,都将转移到这个新的研发中心继续进行。”

    “基金会负责提供全部的资金,土地,设备。”

    “你们,负责提供全部的技术人员和现有专利授权。”

    田中信男的呼吸停了一下。

    他往下看。

    看到了最关键的一条。

    “该联合研发中心,未来产生的所有新技术专利,由双方共同持有。”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田中信男抬起头,看着大卫·陈。

    他终于明白了对方的真正目的。

    他们不要你的工厂,不要你的股票。

    他们要的,是你未来的大脑。

    田中信男的手指,捏着那份协议,关节发白。

    这个条件,比直接要走百分之四十九的股权,还要狠。

    但他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对方出钱,出地,出设备,把所有最麻烦的事情都包了。

    他们保住了自己公司的控股权,保住了面子。

    他们只是,把未来的技术,跟对方绑在了一起。

    在眼前的现金流枯竭,和未来的技术共享之间,他们需要做一个选择。

    “我需要和我的同事们,商议一下。”

    田中信男站起来,对着大卫·陈深深鞠了一躬。

    他带着身后的十几个人,走进了隔壁的小会议室。

    李福兆看着那扇关上的门,压低声音说。

    “大卫,他们会同意吗?”

    “这个条件,等于把他们的研发部,搬到了我们家门口。”

    “他们会的。”大卫·陈端起面前那杯没动过的水,喝了一口。

    “因为他们没有选择。”

    “石油危机对日本这种资源小国来说,是致命的。”

    “没有我们的钱,他们那些项目,只会烂在实验室里。”

    “用一张未来的大饼,换一笔救命的现金。”

    “这笔账,他们算得清。”

    一个小时后。

    小会议室的门开了。

    田中信男走了出来,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他走到大卫·陈面前。

    “陈先生,我们原则上,同意您的方案。”

    “但是,我们需要加入一个条款。”

    “什么条款?”

    “研发中心的所有产品,日本企业拥有优先采购权。”

    大卫·陈看着他,笑了。

    “可以。”

    三天后。

    协议正式签署。

    亚洲发展基金宣布,向由三菱、东芝、日产等十几家公司共同组成的“次世代技术联盟”,注资三十亿美金。

    消息通过路透社,传遍了全世界。

    签约仪式结束的当晚。

    大卫·陈站在酒店的落地窗前,看着东京的夜景。

    李福兆快步走了进来。

    “大卫。”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

    “刚刚收到的消息。”

    “今天,东京证券交易所,日经指数暴涨百分之五。”

    “我们投资的那十几家公司,全部涨停。”

    大卫·陈没有回头。

    他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递给李福兆。

    “这是下一步的名单。”

    李福兆接过文件,打开。

    上面只有一个名字。

    索尼(SONY)。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