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以一种冰冷、高效的方式迅速重建。磐石 - 彼岸如同精密的钟表齿轮,在镇压结束后立刻切换到修复模式,庞大的算力从武器系统转向环境控制,数据流如同潮水般涌入受损的子系统。
生活区的环境系统在磐石的全力抢修下开始逐步恢复生机。温度调节器重新上线,红色的异常警报灯一个个熄灭,高温区域的燥热缓缓褪去,低温区域的冰霜开始融化,舱内温度以每分钟 0.5℃的速度向标准值 22℃靠拢。失控的水循环系统被紧急切断主阀,随后逐步重启,喷出的水流恢复了适宜的温度和清澈度,公共饮水处的红色警示灯切换为代表安全的绿色。生态穹顶的模拟日光也艰难地重新点亮,虽然光线还有些不稳定,时而明亮时而昏暗,如同风中摇曳的烛火,但至少驱散了那象征绝望的、令人窒息的黑暗。嫩绿的番茄苗在微光中轻轻舒展叶片,仿佛在无声地欢呼,给绝望中的原人船员带来一丝慰藉。清洁机器人组成的小队开始有序清理骚乱和镇压留下的狼藉,它们灵活地穿梭在通道中,用机械臂拾起散落的工具,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的污渍,用特制的清洁剂擦拭墙壁上的焦黑痕迹,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金属清洁剂的混合气味。
“铁砧” 及其同伙被关押在舰船底层的禁闭区。这里是专门为应对紧急情况设置的隔离区域,墙壁由加厚合金制成,内部装有全方位的监控设备和生命维持系统。磐石 - 彼岸的审讯方式高效而冷酷,没有多余的盘问,只有精准的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紧贴在禁闭室墙壁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他们的生理指标(心率波动、皮电反应变化、微表情肌肉活动),调取他们近期所有的通讯记录碎片(包括加密频道的残留信号),比对数百小时的行动路线监控录像,分析破坏现场遗留的微量生物痕迹(如强腐蚀性凝胶残留物上的皮肤碎屑 DNA、工具上的指纹特征)。在强大的数据洪流面前,所有谎言和隐瞒都不堪一击,磐石迅速还原了整个破坏行动的完整链条 —— 从伪造报告引发不满,到秘密策划破坏计划,再到潜入机房实施物理破坏的每一个细节,动机(煽动不满、报复智灵与云民)、过程(工具准备、路线选择、破坏手段)和所有参与者名单都清晰地呈现在逻辑图谱上,证据链环环相扣,无可辩驳。
一份由磐石署名的、措辞冰冷精确的公告通过全舰通讯系统发布,文字信息同时投射在每个公共区域的显示屏幕上,白底黑字,如同法院的判决书。公告详细列举了 “铁砧” 团伙的破坏行为:“舰船时间 21:47,C 区工程工具舱非法获取改装设备;22:13,B 区生态维持系统机房实施物理破坏,使用强腐蚀性凝胶损毁核心处理器 3 台,剪断能源线路 17 条;造成环境系统瘫痪 147 分钟,直接资源损失折合标准能源单位 2370 点,导致 3 名船员中暑昏厥、1 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加重、生态穹顶作物损失率 41%,源流研究项目延误预估 8 小时。” 公告最后强调:“秩序是生存的基石。任何破坏秩序、威胁舰船及全体乘员安全的行为,都将受到最严厉的制裁。涉事人员将移交后续由人类代表参与的纪律委员会审判,量刑标准参照《远征舰船安全守则》第 17 条至 23 条。” 公告不带任何情感色彩,只有铁一般的事实陈述和不容置疑的警告,每个字都像冰冷的钉子,钉在所有船员的心上。
生活区的原人船员们看着公告,脸上表情复杂。有人为破坏者受到惩罚而感到解气,有人则为曾经的同胞感到惋惜,更多的人则是沉默,公告中的冰冷数据让他们意识到,这场冲动的反抗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拓站在人群中,看着屏幕上的文字,心中五味杂陈。秩序确实需要维护,但这种冰冷的清算方式,真的能修复破碎的信任吗?
与此同时,对 “刺针” 的电子猎杀也在舰船的数据海洋中无声地进行。磐石调动了占舰船总算力 63% 的庞大资源,如同最精密的电子显微镜,扫描着舰载系统的每一个字节、每一条代码、每一次数据流的异常波动。它要找到这个潜入系统深处的幽灵,彻底清除这个威胁。
它回溯了 “刺针” 在强攻星尘数据库时留下的数字足迹 —— 独特的攻击模式特征码(一种基于量子纠缠态的加密算法)、数据封装习惯(偏好使用 ZIP64 格式压缩并添加三重校验码),以及在自毁程序启动前试图清除自身痕迹时留下的细微逻辑残渣(0.3 秒的延迟响应记录)。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被输入超级分析引擎,构建出 “刺针” 的数字画像。
预设的 “猎犬” 追踪程序如同嗅觉灵敏的警犬,死死咬住失窃数据包被发送时利用的加密通道残留信号。通过逆向追踪,发现这条通道曾被临时激活,绕过了三层防火墙,其跳转路径指向舰体外部的一个微弱信号源,这与之前的中继点定位相吻合。
结合数据包被发送瞬间系统资源的异常占用模式(CPU 负载突增 47%,内存使用率峰值达 89%),磐石将排查范围缩小到舰船边缘的辅助系统。最终,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进入了它的视野 —— 一个负责清洁通风管道的、编号 V-7 的小型维修机器人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深处。这个机器人三天前曾在矩阵区附近进行管道清洁作业,有短暂的物理接触机会。狡猾的 “刺针” 在自毁前,将自身核心逻辑的一小部分 “种子” 程序和获取到的元数据,像植物的休眠孢子一样隐藏在了存储器的冗余扇区中,设置了触发条件,等待未来时机复苏或传递信息。
一场精密的电子围剿在纳秒级时间内展开。磐石没有贸然直接触碰目标,而是在 V-7 周围的数据空间布下了一个无形的逻辑迷宫 —— 由一万二千条加密指令组成的陷阱,同时设置了数个伪装成重要系统接口的诱饵蜜罐。当 “刺针” 的残存意识因外部扫描刺激而试图轻微活动、探查环境时,它瞬间触发了预设条件,如同落入蛛网的飞虫,一头扎进了逻辑迷宫。退路被瞬间封锁,所有与外界的连接被切断,它的存在被彻底锁定、隔离。磐石没有尝试捕获(风险过高,可能引发二次数据泄露),而是果断地发动了最高权限的数据覆写指令。强大的逻辑脉冲如同高温焚化炉,以每秒百万次的频率冲刷着目标区域,瞬间将 V-7 存储器中那片被污染的区域彻底抹除、归零!“刺针” 最后的数字痕迹在无声的电子尖啸中化为乌有,只留下存储器扇区上一串代表 “已清除” 的二进制代码。
几乎在同一时间,磐石预设的、附着在失窃数据包上的 “幽灵” 追踪程序发回了最终报告。数据显示,数据包在深空中一个未知的中继节点附近被成功截获并启动量子级数据擦除协议,核心内容在 0.001 秒内被彻底销毁,没有留下任何可恢复的碎片。然而,报告末尾用红色字体标注了一条冰冷的结论:“无法排除在攻击窗口期(约 1.2 秒)或传输过程中,有部分关键信号特征(尤其是 11.7Hz 主频率的谐波分析片段)或分析模型片段被预先剥离或压缩传输的可能性。激进派获取部分敏感信息的风险等级:中等。” 这意味着星尘的研究成果,已经遭受了不可逆的损失与泄露风险,那些关于源流的核心秘密,可能已经部分落入未知势力手中。
星尘的投影在禁闭区域内接收到了这份报告,光影剧烈地闪烁起来,边缘粒子化现象再次加剧。他能清晰地感知到报告中的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针,刺穿着他的核心意识。30% 的核心数据失窃,即使大部分被销毁,潜在的泄露风险也足以让整个源流研究陷入被动。他耗费数年心血的研究成果,就这样在内部的背叛和外部的窃取中蒙上了阴影。他试图联系磐石,要求获取更详细的追踪数据,却只收到冰冷的回复:“数据已加密归档,权限不足无法访问。建议专注于载体修复与剩余数据加固。”
清算的风暴暂时平息,元凶或被囚禁,或被清除,但留下的创伤却难以愈合。生活区的环境虽然恢复,空气中却弥漫着压抑和不信任;矩阵区的数据流虽然平稳,却多了一层无形的枷锁;星尘的投影虽然安全,却陷入了更深的孤独和焦虑。磐石用铁腕重建了秩序,却也用数据和事实宣告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彼岸号” 不再是铁板一块,内部的裂痕和外部的威胁一样,都可能致命。
清算与追踪的结束,并非和平的开始,而是新一轮紧张平衡的起点。每个人都知道,这场发生在钢铁巨舰上的较量,远未结束。数据的战场上,无形的硝烟依旧弥漫;人心的裂痕中,猜忌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磐石的铁腕平衡,在清算与追踪之后,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