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叶声音落下后,车上的一众人纷纷睁开眼。
此时,时空旅游大巴车已悄然停靠在一条繁华街道旁。
周围车流如织,行人步履匆匆,竟无一人对这辆突然出现的车辆投以异样目光。
它就那样自然地融入了街景,仿佛早已停驻多时。
朱元璋望着车窗外川流不息的车辆,瞳孔微微收缩。
那些铁盒子似的汽车井然有序地行驶在宽阔的柏油路上,远处林立的高楼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
这一切都与他熟悉的应天府截然不同,却又与平板电脑中看到的画面渐渐重合。
徐达猛地站起身,额头不慎撞上车顶也浑然不觉。
他死死盯着窗外一辆疾驰而过的消防车,喉结上下滚动:“那、那铁马跑得比千里驹还快...”
李善长扶着座椅缓缓站起,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
他注意到街边商铺明亮的玻璃橱窗,以及橱窗内陈列的琳琅商品,不禁喃喃:“市肆繁荣至此,百姓竟能富足如斯?”
“疼!”李信揉着被自己掐青的胳膊,倒吸一口凉气,“不是梦,真不是梦!”
宋濂趴在车窗上仔细端详路边一块裸眼3D电子广告牌,当看到上面五彩斑斓的画面,以及冲出的动物,惊叹出声,“那动物竟然被束缚于此,供人欣赏?!”
工部尚书刘仲质则是对着不远处的地铁出入口发呆,看着人群如潮水般涌进涌出,忍不住问道:“那地下莫非别有洞天?”
在一片惊叹声中,朱榑已经整个人贴在了车窗上,手指着天空激动地大喊:“快看!铁鸟!和视频里一样的铁鸟!”
一架民航客机正从云端掠过。
吴琳望着街边一个正在玩手机的年轻人,困惑地皱起眉:“那人为何对着个小匣子自言自语?”
车厢内惊叹声、议论声此起彼伏,唯有朱元璋始终沉默。
他深邃的目光掠过繁华街景,最终落在远处一栋摩天大楼顶飘扬的红色旗帜上,久久没有移开。
待车厢内的惊叹声渐渐平息,江叶缓步走到车前,从座椅背后取出一个银色话筒。
他目光扫过这群仍沉浸在震撼中的明朝来客,清晰的声音在车内回荡。
“诸位既已亲眼见证六百年后的世界,现在,你们最想了解什么?”
车内一时寂静。
就连最跳脱的朱榑也抿紧了嘴唇,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端坐在首排的朱元璋。
朱元璋缓缓抬起头,那双历经沧桑的眼睛直视江叶,声音低沉而有力:“朕的大明…国祚几何?”
这个问题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所有朝臣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既渴望知道答案,又害怕听到结局。
这是他们关心的,但他们更想知道,自己是否在历史上留下名讳,是否名留青史,家族是延绵至今。
江叶似乎早有预料,转头对驾驶座说道:“王师傅,放视频。”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个30寸的液晶显示屏从车顶缓缓降下,正好悬在车厢前方。
这个视频,是江叶从系统那儿购买来的。
系统截取整理好历史画面以及重要资料,这可比江叶去历史书上找寻资料要来得更为便捷。
花小钱,办大事!
主打一个‘划算’!
此时,车上的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就连朱元璋也不由自主地向前倾身。
屏幕上,古朴的卷轴缓缓展开,低沉的旁白在车厢内回荡。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八月病逝……”
车上的众人在听到马皇后,在原本的历史潮流中,即将病逝,一个个心头震颤。
朱元璋却有一种庆幸,庆幸江叶来了。
视频中的继续在播放,诉说着明朝历史。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逝。”
画面中出现了朱标的灵堂,朱元璋一夜白头。
朱元璋的拳头猛地攥紧,指节发白。
朱榑失声唤道:“大哥……”
朱标离世,让在场所有人都惊住了。
没想到,太子殿下先皇帝一步走了!
徐达等人心头剧震,在震惊过后,他们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之后会是谁继位。
很快,视频里马上给了他们答案。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传位于皇太孙朱允炆。”
画面中年轻的建文帝登基,随即开始削藩。
“建文帝削藩,周王、代王、齐王、岷王相继被废。”
朱榑脸色煞白,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脖颈。
朱元璋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其他朝臣同样如此,眉头紧蹙,虽然明白朱允炆的意图,但从长远上看,他此举无异于是自寻死路。
果然,他们的担忧成真了。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
画面转为金戈铁马,燕军与南军激战四年。
众人在看到屏幕上出现‘建文四年,燕军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基,是为明成祖’的字样时,徐达死死盯着画面中身披战甲的朱棣,喉结不自觉地滚动。
车厢内一片死寂,众臣皆低垂着头,不敢直视圣颜。
每个人都在心中揣测,此刻的陛下该是何等震怒。
唯有最是胆大妄为的朱榑,悄悄抬起眼,想要窥探父皇的神情。
出乎意料的是,朱元璋脸上不见丝毫怒色,反而异常平静。
那双历经沧桑的眼睛静静注视着屏幕,仿佛在观看一段与己无关的往事。
这般反常的镇定,让朱榑心头猛地一紧,惴惴不安的情绪在胸中蔓延。
他暗自思忖:待回到应天,四哥怕是‘难逃一劫’。
但转念一想,最该万死的恐怕是那个忘恩负义的侄儿朱允炆!
那小子才坐上龙椅,就迫不及待地要对叔父们下手。
想到这里,朱榑不禁咬牙切齿。
他在心中暗暗发誓:回去定要联络诸位兄长,绝不能让那小兔崽子好过!
一股无名火在胸中翻涌,恨不得立时冲进东宫,亲手结果了那个大侄子。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五征漠北,七下西洋,迁都北京,修《永乐大典》……”
画面展现出郑和宝船的雄伟,紫禁城的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