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的父母就挺恩爱的,在秦明父亲还没有发家之前,守着貌美的妻子,其夫人也不免受人觊觎。
所以听到徐州父母这样的事之后,秦明对徐州的同情心非常重。
徐州家的事也不算是什么秘密,秦明很快就打听到了。
秦明打听徐州家里的事,后面也传进了徐州的耳朵里。
来告诉徐州这件事的人是在徐州父母的事情发生前,挽留徐州父亲喝酒的那位好友。
刘同心里其实很愧疚,他觉得如果不是那天他硬要留好友下来吃杀猪饭喝酒,就不会发生这件事。
有好友陪着他夫人,那畜生根本不敢做出这种事。
刘同内心的愧疚现在也只能体现在平常对徐州的一些帮助上面了。
现在好友和夫人都离开了,只留下徐州这么一个孩子。
如果没有这件事,这个侄儿读书上面又有天赋,好友一家的日子眼看就要越过越好了。
刘同找上徐州,“徐侄儿,今天我在城里面听到有人在打听你家的消息。”
“不知道有没有恶意,要不你先搬到我家那边去住?”
“就算他们没有恶意,和我们住在一起,也相互有一个照应。”
刘同在徐州父母出事之后,就提出过让徐州搬过去,不过徐州没有同意。
“刘伯父,不用了,他们应该没有什么恶意。”徐州并不想搬到刘同家里去。
其实导致这件事的罪魁祸首是那个畜生,这点他很明白。
刘伯父现在心里有愧疚,觉得这件事有他的问题。
而他如果真的搬到了刘伯父家里,他的存在会让刘伯父家里家宅不宁的。
刘伯父家中有妻有子有女的,他一个外人搬过去,并不合适。
刘同又劝说了一番,徐州还是不同意。
徐州不愿意,刘同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
刘同最终只能无奈地道,“徐侄儿,你要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都可以找我。”
徐州微微点头,“好。”
徐州嘴上是这么答应了,可实际上从父母出事到现在,徐州从来没有找刘同帮过他什么。
刘同以前一直只知道徐州读书有天赋,没想到还这么有韧性,这样的打击都撑下来了。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恐怕很难走出来,甚至就跟着父母去了。
徐州在父母出事之后,还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后事,真的让刘同心里有几分佩服。
徐州送走刘同,看着院子里面的枣树发呆。
似乎还能看到父母在枣树下面谈论着今天吃什么。
徐州远远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冷静,他甚至有产生过把欺负他娘的人挖出来鞭尸的想法。
还去打听过那人埋在什么地方。
徐州同样也是自责的,母亲去世那天和他说了很多,他却还是没有守住母亲。
徐州不光自责,他还恨这些同乡的人,因为他们的指指点点,让他娘更加想不开。
现在徐州走到什么地方,只要认识他的,同样也会对他指指点点。
同情的或许也有,但更多的人是看戏,顺便说他爹娘如何。
刚开始徐州还会忍不住地去争辩什么,后面逐渐放弃了。
因为没有用,那些人还会更加的变本加厉。
徐州不去争辩了,但那些人的言语从来没有停止过。
明明他爹娘并没有做错什么,明明都是那个畜生的错。
而外界的人说他娘勾引那个畜生才导致的这件事,说他爹杀猪杀多了,杀气重,今天杀猪,明天就杀人,今天杀人,明天就敢杀更多的人。
可那畜生做出这样的事,他不觉得他爹动手有什么问题。
大家平常的生活都太平淡,出了这样大的事,就时不时地拿出来说一下。
徐州虽然知道自己之后不能科考了,不过他还是没有放弃学习。
他希望通过书里的内容让自己可以短暂地忘记这些事。
黎诉他们找到徐州家来,秦明开口道,“好像就是这里了。”
他们昨天出来了,今天还出来,诉哥的师父好像觉得他们是玩心越来越重了。
他们可真不是出来玩的。
黎道开口道,“公子,我现在去敲门吗?”
黎诉点了点头。
黎道敲响了徐州家的门。
房内的徐州微微皱起了眉头,想着是不是同乡那些人又来找他说那些令人不适的话了。
徐州就坐着没有动,假装自己不在。
黎道又敲了几下,里面还是没有回应。
秦明不解地道,“难道没有在家?那我们要在这里等吗?”
秦明心里觉得真不凑巧,徐州居然没有在家。
黎道开口道,“徐公子你在家吗?”
徐州听到黎道的声音,反应过来外面的人不是同乡的人,同乡的人可不会称呼他为徐公子。
徐州便想到昨天刘同说的话,难道是昨天打听他的人?
那这些人的速度还挺快的,这么快就找到他家门口来了。
徐州思索了一下,决定起身去开门。
徐州缓缓地拉开门,看到外面的几人时,微微愣神了一下。
这几人他昨天见过,和安兄他们在一起吃饭。
能出现在昨天那饭桌上的,应该都是举人。
当时他远远看去,其实没看清楚几人的脸,不过几人一下全部站在他门口,他还是认出来了。
亲眼见到几人,他才发现几人居然如此年轻,看起来比他还小几岁。
无论是周围的人还是同窗,夫子们,都说他读书有天赋。
可对比面前几人来说,他似乎也不算多么的有天赋。
徐州心头也疑惑,他从来没有见过这几人,他们为什么会找上他呢?
不过看几人身上的气质,家里条件应该都不错,应该不会对他有什么图谋。
他现在也没什么可图谋的,父母双亡,孤身一人,空有读书的天赋,却连科举都没有继续参与。
“几位是?”
黎诉对徐州开口道,“我们途经此地,听说了徐公子的才华横溢,冒昧上门打扰。”
徐州听黎诉这么一说,联想他们昨天一起吃饭的还有王举人,大概就明白了。
这几位怕是在王举人那里听说了什么。
徐州不免把几人归于和王举人一丘之貉的人,心里有些不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