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麻辣烫。
林浩准备回家了。
再耽搁下去,他怕自己都想开到十几公里外去洗个脚在再回家了。
不过,当他刚一上车。
就发现剩余电量不足30%的提示。
仪表盘上,显示剩余预估里程:110km。
“得去充电了,这附近有充电桩没?!”
一种与开燃油车截然不同的焦虑感,在他心头浮现。
林浩立即拿出手机,开始搜索起来。
要知道,加油站遍地都是。
但充电桩目前在城区的覆盖度,还没那么密集。
等下充不到电就蛋疼了。
好在。
他稍一搜索,便发现附近3公里的位置,有一个国网充电站。
星辰赠送的家用充电桩,要申请充电桩专用电表,等到下周才能安装。
现在他只能在外面解决充电的需求。
驱车抵达充电桩,站内有四座充电桩,最右边的位置,停了一辆比亚迪正在充电。
林浩拿起手机对着充电桩扫码,稍微折腾了一会,往里面充了五十块钱。
他拿起枪怼进充电口,看到桩上的标识微微一愣。
“对了,这充电桩的功率只有60kw,可以用双枪充电功能?!”
现在这个阶段。
国内城市充电桩总体的覆盖水平,虽然不低,但只能说保证让人有电充。
实际充电质量,那可不太敢保证了。
大多是以60kw的直流桩为主。
120kw的充电桩普遍覆盖,也是一两年后的事情。
更有很多地方,完全是30kw、12kw的交流充电桩,一充就是半天。
拿眼前这个充电桩来说,插一把枪60kw的功率,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充到90%,如果是两把的话,最多只需要30-40分钟。
林浩二话不说,跑到另一个空闲的充电桩上,开始扫码拔枪。
而他的一举一动,正好被旁边人注视道。
这名在比亚迪里坐着等充电的中年车主,脸色立刻不对劲。
“小伙子你搞么斯诶?充电桩扫一把就行了,你拔两把出来,搞破坏啊?!!”
这名比亚迪车主,是一名常在此处充电的出租车司机。
近一两年,国内新能源车是增长快了,可充电站不像加油站,完全无人管理。
很多人充完电就把桩往地上一丢,甚至还有恶意搞破坏的。
导致这些公共桩磨损厉害,偶尔还需要停机修理。
充电桩要是都坏了,他这种常来充电的司机就不方便了。
看到这一幕,他也是绷不住了!
不过。
就当他刚呵斥出声,却见那台造型独特,左边还插了一把充电枪的车子,右边盖板也随之弹起,露出一个熟悉的直流充电口。
嘎嘣一下。
林浩把枪怼了进去。
中年司机目瞪狗呆了!!
“卧槽!”
这踏马什么鬼东西??
“咋了大哥,有啥事?”林浩这才回过头。
“不是,你这怎么…能插两把枪?你这甚么车?”中年司机满脸震惊,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世界。
在这之前。
他还从来没见过那台新能源车,能插两把枪。
“你这插两把枪有啥用,充电效率能翻倍?”他忍不住又问道,作为一名新能源车主,眼神迷茫得像一个好奇宝宝。
“对啊,插一把枪60kw,插两把就是120kw,也很合理吧。”林浩点点头。
“我这台是星辰S7,刚上市的新能源车,这个双枪充电,算是独家黑科技。”
林浩嘿嘿一笑,内心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甚至有一种“人前显圣”的装逼感。
他也是在网上看人吹嘘过了,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星辰S7是独家拥有双枪充电的车型。
妥妥的充电黑科技啊!!
“我操……这真是有点厉害了。”中年出租车司机,眼神不禁呆滞。
作为一名比亚迪车主,在充电方面他也是有自己的“骄傲”的,拿这台秦E300来说,厂家宣传的就是自研的三电设计,根据他们车主群体的实践,充电效率那是杠杠的。
在同一个桩下面充电,能比其他新能源车快不少。
甚至达到“抢电”的现象。
对于营运车来说,充电效率就是挣钱效率。
更何况这台车续航还不高,平时充电就要耗去不少时间。
而现在。
这种心底隐隐的“骄傲”,在突如其来的双枪充电面前,直接被击碎了!!
不儿——网上不是说比亚迪的三电系统才是最强的??
“你这车续航多少?”
“520。”
“520?!”
“啊。”
“多少钱?”
“21.6万。”
“那也不贵啊!!”
……
一番对话。
中年出租车司机傻了。
他这台秦e300,补贴后可是花了17万多落地,作为生产力工具,效益已经比燃油出租车高出一大截。
平时最大的两个痛点,就是充电速度不够快、续航太短导致充电次数频繁。
续航才三百公里,实际跑下来就二百多,跑不了几趟就得去充电了。
平时每天花在充电的时间上,都有三四个小时了。
而现在。
他看到了什么?
一台续航高达520km,能彻底解决充电焦虑的车!
看着对方车机屏幕上,充电百分比的小数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上涨。
这简直就是“先天网约车圣体”!!
…
“现在技术进步快,买车也不能光盯着老牌企业,新势力的车企虽然底蕴不足,但人家愿意在新能源技术和三电技术上砸研发啊,所以这方面反而强,星辰汽车这家车企,更是里面的佼佼者……”
看着对方震惊的神态,林浩心里爽得不行!
顺口就把网上论坛里看到的一段,给复述了出来。
发布会召开过后,星辰汽车新增了很多自来水粉丝。
最关键的是,星辰汽车真有技术啊。
所以,哪怕作为新势力车企,常常被认为“底蕴不足”。
也有人站起来为其“辨经”了!
“这车…确实厉害,黑科技啊!!”
中年出租车司机有些叹服的说道。
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台星辰S7,仿佛都要吸上去了。
这样的车,对于他们这种职业来说,简直有致命的吸引力。
就像燃油车主会互相聊油耗、聊发动机、变速箱。
新能源车主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话题和圈子。
此刻。
一名忠实的纯电比亚迪车主,内心产生了深深的动摇!!
……
另一边。
星辰汽车研发中心。
生产端和销售端的火爆还在继续,不过到了这个节骨眼,许易总算也可以当当甩手掌柜了。
对于他来说,前期的营销和市场热度,只能决定一时的成功。
一款车要想长久的火爆下去,还要看线下的表现,以及车主的长期口碑,包括车主群体的潜移默化增加,带给其他路人和车主的传播度。
对于这点,许易还是相当有信心的。
星辰S7是他们的心血之作。
无论是车机,电池,充电科技,放在市面上都是超前的。
车主群体的每一次传播,都有可能造就一些潜在的买车群体被挖掘。
其的市场潜力,后续放大几倍都不是问题。
…
“许总,咱们第二代极星电池,已经正式开展。
第二代极星电池的首要目标,是将能量密度再度提升10%,安全性能增加,整体重量进行降低,放电性能进行大幅提高……”
电池研发总监曹阳简略说明道。
目前星辰汽车的研发人员规模,内部的研发节奏很紧。
在第一代极星电池验证落地后,第二代就已经马不停蹄的内部立项了。
目前行业的电池技术,成长空间还很大。
在奋力研发下,能量密度更是还可以进一步提升。
当然。
能决定关键性的,不管是能量密度。
还有安全性、重量、放电性能这几项关键指标。
“安全性方面,下一代争取达到四根到六根钢针同时穿刺不起火。
除此之外,应对下一代车型的研发,我们对将对放电性能这块,作为主要优化目标。
一代极星电池的持续放电倍率为2.5C,峰值最高能达到4C。
而二代极星电池的持续放电性能,我们的目标是提升至3C,峰值放电倍率达到7C+的水平。
这样应对下一代V6电机的大功率输出,使用更小的电池容量,来实现高倍率放电推动更重的车身。”
……
没错。
除了第二代极星电池。
下一代V6电机,都在初步研发中了。
这一切。
是为了许易的“冰箱彩电大沙发”计划做准备!!
星辰汽车的下一代车型。
将是一台大型尺寸的SUV,并且是增程式的动力平台。
虽说增程结构没有技术,可那也要分怎么看了。
许易的目标,是要造一台车长尺寸达到五米一,六座舒适配置拉满的大SUV!
并且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百公里加速动力要达到5秒级。
要达到以上的要求。
这台SUV的车身重量,起码超过了2.6吨。
这也就意味着,至少要有前后双电机来推动这台车子,才能拥有强劲的动力。
下一代输出功率大大提升的V6电机,就是为此做准备的。
但有了功率更大的电机,并不意味着动力问题就完全解决了。
还得有更高放电倍率的电池!
否则电机功率上去了,电池放电功率带不动,那也是白瞎。
要知道增程车型上所能搭载的电池度数,往往没有纯电车型那么充裕。
按照粗略估计。
第一代大增程车,要达成150km的续航,起码需要40度电作为支撑。
而放电功率没有固定值,关键看电池的两个核心参数,即容量越大,放电电流越大;以及电压越高,放电功率越高。
所以哪怕是同样2.5C的放电倍率,40度电的增程电池包放电功率,是要比星辰S7上的66度电池包小得多。
在此基础上,还要实现300kw以上的大功率峰值输出,把大型SUV的百公里加速推到5秒多的级别,达到力大砖飞的效果。
一代极星电池的放电能力,肯定是做不到。
这起码要达到7C左右的峰值放电功率。
总之。
新能源行业的技术链与科技树,往往是环环相扣,不存在哪一项突破上去,就能马上起飞的。
必须全部突破,才能进行阶段性的起飞!
…
“嗯,电池是整套动力系统的核心,要是电池综合性能跟不上,那整套动力系统都得拉缸,能搞出这样的进度,也是多亏你们了。”许易随即说道,笑着拍了拍曹阳的肩膀。
“许总过奖了,现在研发经费充足,我们只是喜欢做一些有挑战的事情。”曹阳浑身一震,接着笑着回道。
在场的研发人员,很多都经验丰富,但其实大都不超过四十岁,还是当打之年!
而星辰汽车不光能提供给他们优厚的待遇,还能提供这么充足的条件砸研发,除了立项目标外,基本不额外干涉进度,即使是短期出现研发失败了,也不需要因此担责。
这对很多研发人员已经是天堂了!
…
“说起来,目前我们的电池研发成果,市面上应该有不少友商在逆向研究了。”
一旁,孙鹏飞忍不住插嘴道。
这种场面,不用想也知道。
同行实在是太没礼貌了!!
“等同行研发出来,届时我们的第二代极星电池估计都上市了,况且在能量密度、成本和结构上,他们短时间不可能追得上。”曹阳呵呵笑道。
有专利限制加上自研的积累,短时间内极星电池在磷酸铁锂头部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
当然,星辰申请的专利主要是以独有结构为主,配方可不会申请公布出去。
哪怕能量密度跟上了,结构不一定能做到这么优异,成本也不一定能做到他们这么低。
接下来,他们还要对一代极星电池进一步实现降本优化。
所以优势会一直存在。
即使再过个一年多,友商真的追上了,那他们第二代极星电池也早就上市了。
“增程动力平台的研发,进行得怎么样了?”
许易看着这俩说话,跟着笑了笑。
他更关心新车动力平台的研发。
新能源车的混动增程系统,对他们来说算是全新的领域。
按照业内的话来讲——
“增程系统”这玩意,就没有技术可言!
所谓的增程车,动力流无非就是“发动机→发电机→电池→电机→车轮”。
正常的造车厂商只要想弄,随便都能搓一套出来。
甚至业余的玩家,都能自己DIY一套。
这话对也不对。
因为动力结构简单,不需要插混的离合器、行星齿轮等耦合机构。
发动机只发电,不用直接驱动车轮,控制逻辑非常简单。
可以说低端增程车,就是工业层面上最简单无脑的产物。
但如果想将增程车做高端,实际上也没想象中的那么轻松简单。
——
高端增程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超高热效率】、【超低的NVH控制】、【接近无感的控制协同】、【极致轻量化与成本控制】
这里面单独拿出来一项,都够一个研发团队肝到吐血了。
说白了。
就是要把这套系统搓出来很轻松。
但要做到极致“高效、静音、控制协同”,是非常的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