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293 章 初次接触

第 293 章 初次接触

    姚达天与“张司长”在“云水间”的会面,如同在他心中点燃了一簇火苗。

    回到市委办公室,姚达天反复回味着对方的每一句话,越想越觉得这是自己仕途更进一步的绝佳契机。

    兴奋之余,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必须让李毅飞也见见这位“张司长”。

    姚达天有自己的盘算,李毅飞年轻有为,政绩突出,是组织上看重的苗子。

    如果能在“张司长”面前展现自己善于团结、提携年轻干部的形象,无疑会大大加分。

    而且,李毅飞与伊春济省长的关系,在省里并非秘密,若能让“张司长”对李毅飞也留下好印象,或许还能通过这条线,在伊省长乃至更高层面为自己美言几句,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想到这里,姚达天不再犹豫,亲自拨通了李毅飞办公室的电话。

    “毅飞啊,忙不忙?”姚达天的声音透着少有的温和与亲近。

    “姚书记,正在看材料,您请指示。”李毅飞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

    “指示谈不上,有个事情跟你通个气。”姚达天稍稍压低了些声音,“是这样,京城部委有位领导,姓张,司局级的,下来调研,我昨天跟他见了一面,相谈甚欢。

    这位领导思路开阔,对基层情况也很关心,特别是对像你这样有思路、有闯劲的年轻干部,很感兴趣。

    我想着,找个合适的机会,你也跟张司长见个面,汇报一下工作,听听上面的指导,对你未来的发展有好处。”

    李毅飞握着话筒,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姚达天如此热情地引荐,让他心中的那丝疑虑非但没有消散,反而更深了。

    李毅飞沉吟片刻,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谨慎地问道:“姚书记,感谢您的关心和提携。

    不知道这位张司长,主要调研哪方面的内容,我需要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这个嘛……”姚达天顿了一下,似乎觉得李毅飞的问题有些过于“较真”,但还是笑着解释道,“主要还是宏观层面的,干部状态、地方发展思路这些。

    你不用太紧张,就当是一次正常的工作汇报和交流,展现我们阴铁市年轻干部的风貌就行。

    具体时间地点,我让秘书跟你联系安排。”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毅飞知道自己不好再推脱,否则就显得太不识抬举,甚至可能引起姚达天的不满。

    他只能应承下来:“好的,姚书记,我听您安排。”

    挂了电话,李毅飞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直觉告诉他,这件事透着古怪。

    京城司局级干部下来调研,按常理会通过正式渠道与地方党委政府对接,至少省委组织部应该知情。

    可到目前为止,省里没有任何相关消息,这位“张司长”的行事风格,更像是一种刻意的“低调”和“神秘”。

    姚达天书记似乎已经完全被对方的气场和许诺所吸引,失去了应有的警惕。

    两天后,还是在“云水间”茶舍,不过换了一个更大的包间“揽月阁”。

    姚达天亲自作陪,将李毅飞引荐给了那位“张司长”。

    张司长,这位就是我们阴铁市的政法委书记李毅飞同志,年轻有为。

    前段时间的疫情防控工作,就是他具体牵头负责的,打得非常漂亮!

    姚达天介绍时,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赞赏,也有几分展示“自己人”的意味。

    “张司长,您好。”李毅飞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与对方握手,目光平静地迎上对方审视的眼神。

    他注意到,这位“张司长”确实气度不凡,笑容矜持,握手时力道适中,但眼神深处似乎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计算。

    旁边那位精干的“王秘书”,则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恭敬且警惕的姿态。

    “李毅飞同志,久仰大名啊。”张司长松开手,示意李毅飞坐下,语气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欣赏,“姚书记多次提起你,说你能力强,敢担当。

    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有效控制住猪瘟疫情,不简单,这充分说明我们地方的年轻干部是经得起考验的。”

    “张司长过奖了,主要是市委决策果断,上下同心,我不过是做了分内的工作。”李毅飞谦逊地回应,语气平稳。

    “不骄不躁,很好。”张司长点点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看似随意地问道,“我听说,你在工作中很有些新思路,比如在基层治理方面?

    有没有总结出一些可以推广的经验啊?”

    这个问题问得颇有水平,既像是领导关心工作,又像是在试探李毅飞的思路和“价值”。

    李毅飞心中微动,决定借此机会,既汇报工作,也稍稍试探一下对方。

    他将自己关于构建“平战结合”基层治理体系的想法,条理清晰地进行阐述,重点强调了机制转换、数据赋能和力量整合,但刻意避免提及任何具体、尚未公开的内部数据或敏感信息。

    张司长听得似乎很认真,偶尔点头,但在李毅飞提到一些需要上级政策支持或资源协调的难点时,他并没有像一般调研领导那样深入追问或记录。

    而是泛泛地表示:“思路不错,方向是对的。

    具体的困难,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是要有信心,也要善于抓住机遇。”这种回避具体问题的态度,让李毅飞心中的疑窦又加深了一分。

    姚达天在一旁听着,觉得李毅飞汇报得不错,张司长也给予了肯定,气氛融洽,心中甚是满意。

    他适时地插话,再次强调了李毅飞的优秀和潜力。

    谈话间,那位“王秘书”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他看了一眼,随即俯身在张司长耳边低语了几句。

    张司长微微颔首,然后看向姚达天和李毅飞,脸上露出一丝略带歉意的笑容:“姚书记,毅飞同志,实在不好意思,部里临时有个重要的视频会议,需要我参加一下。

    今天聊得很愉快,特别是听了毅飞同志的汇报,很有启发。”

    姚达天连忙表示理解:“领导工作繁忙,我们能理解。您能抽时间见面指导,我们已经很感激了。”

    张司长站起身,与姚达天和李毅飞再次握手。

    在与李毅飞握手时,他稍稍用力握了一下,目光似乎别有深意地看着李毅飞,低声道:“毅飞同志,年轻是最大的资本,好好干,眼光可以放得更长远一些。”说完,便在王秘书的陪同下,匆匆离去。

    离开茶舍,坐进车里,姚达天心情愉悦,对李毅飞说:“毅飞,看来张司长对你印象不错啊!这是个好机会,以后要多联系,多汇报。”

    李毅飞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眉头微锁。

    张司长最后那句“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听起来是勉励,但结合其之前回避具体问题、行踪神秘的表现,总让人觉得有些意味深长,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诱惑意味。

    李毅飞掏出手机,本想给老师伊春济发个信息,侧面了解一下部委近期是否有司局级领导下来调研,但犹豫了一下,还是放下了手机。

    没有确凿证据,仅凭怀疑就去打扰省长,不仅不妥,也可能打草惊蛇。

    然而,就在当天晚上,李毅飞接到了一个陌生的来电,号码归属地显示为北京。

    他迟疑了一下,还是按下了接听键。

    “喂,是李毅飞书记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低沉,但依稀有些熟悉的声音,是那位“王秘书”。

    “我是,请问您是?”李毅飞心中警觉,语气平静。

    “李书记您好,我是张司长的秘书,小王。冒昧打扰您。”王秘书的语气依旧恭敬,但似乎少了几分白天的拘谨,“司长回去后,对您赞赏有加,说您是难得的人才。

    司长让我跟您联系一下,说他那里有些内部的学习资料和政策动态信息,可能对您今后的工作和发展有帮助,想问您方不方便提供一个安全的邮箱或者联系方式,他安排人给您发过去?”

    李毅飞的心猛地一沉。

    来了!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吗?

    绕过组织程序,进行私下联系,甚至要提供所谓的“内部资料”?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常的工作交往范畴!

    李毅飞没有立刻回答,脑中飞速运转。直接拒绝,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警惕,也可能让已经深陷其中的姚达天书记难堪。

    但若是答应,无异于授人以柄,甚至可能一步步被拖入泥潭。

    短暂的沉默后,李毅飞用一种略带歉意的语气说道:“王秘书,非常感谢张司长和您的关心。

    只是,我们党政机关有严格的信息安全规定,内部的工作交流和文件传递,都需要通过机要渠道。

    您看,如果张司长有什么指示或者需要我了解的信息,是否可以通过省委办公厅或者我们阴铁市委办正常转达,这样也符合程序。”

    电话那头的王秘书显然没料到李毅飞会如此回应,停顿了两秒,才干笑了一声:“呵呵,李书记原则性很强啊。

    理解,理解。那我再向司长汇报一下。打扰您了。”

    通话结束,李毅飞放下手机,手心微微有些汗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