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叶在铺子忙活了一整天都没成功。
瞧瞅着马上就是十一月十二了,正是刘承舟算计姚子盈的日子。
回到桂花婶家,温叶和温兰进了房。
温叶一边脱外衣,一边唉声叹气的:“我原以为自己厨艺挺好的,这面包试半天就差不多了。结果,就这?”
温兰噗哧一笑。
温叶道:“明天我们买两盒点心,再到镇上买点兔子野鸡之类的,一起看望刘夫人。”
要是面包成功了,拿面包去是最体面的,现在只能买点猎物。
......
隔日。
温叶和温兰到镇上集了转了一圈,碰到有猎户卖兔子和野鸡的。
温叶买了猎物,用笼子装着,又提了两盒点心,一起前往刘家。
二人走进刘夫人的起居间,刚巧刘老爷也在。
温叶心喜。
原本还想着,一会叫刘夫人着人带她们见刘老爷呢!
现在倒是不用了。
刘夫人神情憔悴,瞧着像瘦了好几圈。
刘老爷也是双眼乌青,显然是这些天心情不太美丽。
嗯,一定是被刘承舟和温璃玥气的!
刘夫人看到温叶姐妹,便笑道:“你俩大忙人不是接了常家的活儿?今儿倒是得空。”
温叶笑道:“常家给的时间很是宽裕,不忙。能接这生意,也是多亏了夫人。今天特意来谢夫人和老爷的。”
温叶这话,让刘夫人和刘老爷很是受用。
当时是常家夫妇自己看中那屏风的,常夫人问,刘夫人不过是给了个姓名地址而已。
哪料,这俩小姑娘竟然这么较真,还拿东西来谢他们。
温叶甜甜地笑着,说着好话感谢二人。
逗得刘夫人和刘老爷合不拢嘴。
聊了好一会,刘夫人便道:“你俩不如留下用饭吧!这俩野鸡瞧着新鲜,中午就炖野鸡汤。”
温叶笑着婉拒:“不用了夫人,我和姐姐还要去县城买点东西,顺便找人写信。”
刘夫人奇道:“你们不是认字吗?写信得找人写?”
“虽然认字,但总是执笔忘字,家里又没有信封。反正都要到县里买东西,不如找那个书生写。”
温兰道:“哪个书生?我怎么不记得?”
“姐怎么老忘事?就是南街那个,长得俊俊的,耳朵后面还有两个黑痣的。”
“噗——”正在喝水的刘老爷突然喷出一口水来。
耳朵后面......两颗黑痣?!!!
“哎呀,老爷你怎么了?”刘夫人笑着望向他,“好好的,怎么呛着了?”
刘老爷激动得“嚯”地一声跳了起来,怔怔地看着温叶:“你、你刚刚说什么?什么痣?”
温叶瑟缩一下:“我们要找个书生写信。刘老爷也想写信吗?”
“不,我、我——”他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心潮一阵阵澎湃,耳后两颗黑痣!两颗黑痣!
那是他儿子的特征!他找了整整十八年!十八年啊!
会是他的儿子吗?
但现在刘夫人在,他也不好问出口。
就怕最后发现那人不是,自己空欢喜一场,还让原本不知情的夫人跟着受伤。
所以现在不能问。
刘夫人见他反常,担心道:“老爷,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刘老爷极力压制住心里的激动,努力让目光从温叶身上移开。
不急!不急!这两个知情的小丫头就在这里呢!
便是她们跑了,他还能找到村子!跑不掉!
他能抓住这条线索!
他稳住心神,笑着说:“没事没事......就是刚刚呛着了。丫头,你们就留在这吃饭吧!”
温叶摇头,笑道:“谢刘老爷,我们不吃了。要写信呢!”
刘夫人觉得刘老爷在为难人家小姑娘,不悦地瞪他一眼,对温叶笑得温和:“你们快去吧!”
“好,谢夫人。”
说着,二人便转身离开。
刘老爷急得抓耳挠腮,对刘夫人说:“夫人,我突然想起有笔急账要处理,先出去了!”
话落,便旋风似的跑了出去。
“哎,老爷——”刘夫人看着一下子空了的起居间,整个人都懵了,望向一旁的孙嬷嬷道:“这一个两个的,犯什么病了?”
孙嬷嬷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许是真有急账。”
......
温叶二人才出了刘家大门,温叶从小厮手里牵回自家的驴子。
“等等——”一个急喝声响起,只见刘老爷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等等......呼呼......”
温叶明知他心急,还一脸淡定地看着他:“刘老爷有事吗?”
刘老爷正要说话,却见门口站着两名小厮,急忙挥退他们:“你俩先退下。”
“是。”
等两名小厮离开,刘老爷又左右看看,见没人了,才激动道:“你们要找人写信?”
“对呀!”
“那是个书生?长什么模样的?多大了?耳朵后有两个黑痣?左耳还是右耳?”
温叶似是思索了一下:“怎么形容呢?就是长得高高瘦瘦的,有点俊。十八九岁,左耳还是右耳,我也记不清楚了。”
刘老爷听着,又激动了。
十八九岁?年纪对上了!就是最关键的左耳还是右耳:“小叶姑娘细细想想,是哪只耳朵?”
温叶瞪他一眼:“刘老爷想知道,自己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刘老爷一怔,立刻笑道:“对对!我能自己看!能自己看!瞧我,都急糊涂了......嘿嘿嘿!”
温兰轻吸一口气,刘老爷笑得好猥琐好傻呀!
温叶道:“你是打算坐马车吧?我们的驴车走得慢,先出发。县城得财酒楼大门见。”
说着,姐妹二人便上了驴车。
刘老爷一秒都不想温叶二人离开自己的视线,好像离开了,儿子的线索就断了一样。
可理智让他点头:“好好。你们先行,我马上就来!小心点,要不要派个人护送你们?”
“不用啦!你快跟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