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皇长孙:皇爷爷!你吃鸡排吗 > 第126章 好圣孙,可旺三代!

第126章 好圣孙,可旺三代!

    院内众人闻言,纷纷倒吸了一口冷气,满脸震惊。

    只觉得这位皇太孙的想法让他们豁然开朗,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思路。

    寻常人面对这种到处挖空堤坝、祸害庄稼的小龙虾,第一反应当然是将其绞杀消灭,他们最初也是这般想、这般打算的。

    可这位皇太孙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愣是在他的描述中,将一种本是祸害的物种,变成了一种经济作物。

    按照皇太孙的说法。

    小龙虾的虾壳可以用来磨粉、堆肥,虾肉则能作为美食,吸引富人消费,还能给普通农户多一种可养殖赚钱的途径。

    这当真是化腐朽为神奇,一举数得。

    让他们头疼不已的祸害,到了皇太孙手里,反倒成了香饽饽。

    这般手段与灵巧心思,着实让他们叹为观止。

    房玄龄面露赞赏:“殿下此策,实乃化腐朽为神奇之笔!”

    “臣等先前只道此物为祸,所思所想不过剿灭除尽,已是焦头烂额。”

    “殿下却慧眼独具,竟能见其利!”

    “此等高屋建瓴、环环相扣的筹谋,非但解朝廷燃眉之急,更为关中开辟了一条惠民的新行业。”

    “微臣叹服!殿下天纵之才,远迈臣等之陋见啊!”

    长孙无忌脸上满是震撼与感慨交织的神情,话语中带着由衷的赞叹:“玄龄所言极是!殿下此策,非止奇思妙想,更是仁政大智。”

    “臣等苦思冥想,只虑及靡费国帑、收效甚微,殿下一席话,却让臣等醍醐灌顶。”

    “将祸害变为财源,让百姓自发趋利而治害,‘以虾抵税’之策更是神来之笔,不动国库分毫而收万民之力。”

    “更难得的是,殿下不只除害,更着眼于‘生利’,美食之兴可旺市井,竹笼之制可兴百工,堆肥之利可沃良田,养殖之业可厚民生。”

    “此等统筹全局、惠及长远的经世之才,老臣今日方知,何为天授英睿!”

    “大唐得此储君,实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

    魏征微微颔首:“陛下!”

    “皇太孙殿下之策,思虑之周详、环环相扣,滴水不漏。”

    “臣魏征,为官数十年,见过俊杰无数。”

    “今日亦不得不由衷赞佩,殿下年纪虽幼,智谋韬略已深不可测,真乃国之祥瑞,未来明君之象!”

    “如此可为大唐圣孙!”

    “好圣孙,可旺大唐三代。”

    旁边的李世民,嘴角都快压不住笑意。

    自家看重的皇太孙得到众臣如此称赞,他面上也格外有光。

    他捋了捋胡须,唇角勾起,略显得意。

    好圣孙可旺大唐三代?

    说得好!

    李世民面上还是一副淡然模样。

    “你们啊,都太夸他了。”

    “大孙年纪还小,经不得夸!”

    房玄龄三人面面相觑,看了一眼笑眯眯的李易以及嘴角压不住的李世民,心里有些无奈。

    经不得夸?

    陛下,皇太孙比你淡定多了。

    ................

    约莫三日后。

    华州。

    王家村。

    “里正,咱们这么多人聚集过来,是干嘛啊?”

    “是啊,我家里的田还没有弄完呢。”

    “不错,咱们都不能在这耽搁时间,那田里的小龙鰝都太多了,不早点处理,只怕是要毁坏了田地。”

    “......”

    一群农户围着一个头发斑白的老头,不停的抱怨。

    对于他们这些普通的农户而言,每日的时间极为宝贵,挤出一些时间过来,便要少些时间在农田上。

    那老头捋了捋胡须,大笑道。

    “你们不用担心农田里的小龙鰝泛滥的问题了。”

    “今日我把你们叫来,就是因为此事。”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一双双眼睛盯着王家村里正。

    王家村里正迎着众人的目光,面容严肃的朝着长安所在的方向拱了拱手。

    “蒙陛下、皇太孙圣恩,太孙殿下已想出了对策。”

    “凡是我大唐百姓抓捕小龙鰝逮捕千斤者,抵今岁丁税粟一石。”

    他的话音落下,一众百姓闻言顿时惊呼起来。

    “还有这等好事?!”

    “这田里、河里许多小龙鰝,咱们要抓一千斤,也不是太难,这是皇太孙开恩啊。”

    “嘶!能抵得上一石,当真是太划算了。”

    “......”

    一众农户兴奋起来,脸上满是欣喜。

    对他们而言,那劳什子的小龙鰝根本不值钱,简直害虫一样。

    但是现在,能抵得上一石的粮食,倒真是意外之喜。

    那里正笑呵呵道。

    “都安静。”

    众人渐渐安静下来,看向里正。

    这里正继续道。

    “皇太孙还弄了一个竹笼,方便大家捕捉小龙鰝用,你们看,就是这样。”

    他指了指身后的一个竹笼子。

    众人其实早就看到了他身后的笼子,只是有些好奇,也没有多问。

    眼下听闻这是皇太孙弄出来给他们捕捉小龙鰝的,一个个顿时欢天喜地起来。

    “皇太孙真是体恤咱们老百姓啊。”

    “不错,俺听说皇太孙那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小小年纪,就懂得天文地理,无所不精。”

    “皇太孙真是神童啊,以后有皇太孙做皇帝,有咱们的好日子过了。”

    “皇太孙千岁!”

    “......”

    如这般场景,在关中各个州府都处处可见。

    皇太孙的威名伴随着大家拿到千斤小龙鰝去衙门换取抵一石岁粮的凭证的时候,达到了巅峰。

    ............

    魏王府。

    “又让这小子出风头了。”李泰胖乎乎的脸上满是嫉妒,“这分明是朝廷和父皇的功劳,怎么能算在那臭小子头上?”

    “父皇,太偏心了!”

    最近李易在民间的声望日渐上涨,可是让他心里嫉妒的发狂。

    这小兔崽子,怎么运气就这么好呢?

    .....................

    东宫。

    “易儿这次事情办得好啊。”

    “父皇还有群臣对他很是称赞。”

    李承乾满面红光。

    他刚刚从甘露殿回来,被众臣吹捧了一番教子有功,顿时有些飘飘然。

    旁边的苏氏笑眯眯道。

    “那当然,那可是我的儿子。”

    李承乾挠了挠头,忽然又有些颓然起来。

    MD,以前顶多被父亲骂不成器。

    现在儿子这么优秀,父皇动不动就要点他一下。

    话说这皇太孙当的这么好,他这老父亲该不会当太子一直当到死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