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
郑政委愣住了,他咀嚼着这个出乎意料,却又无比贴切的词,脸上的骇然渐渐化为了一抹深不见底的苦涩。
“你说得……一点没错。”他像是被抽干了力气,颓然坐回到椅子上,布满血丝的双眼死死盯着桌上那个失败的叶轮。
“这台C6140,就是我们华夏工业的心脏!可它的这颗心,从出娘胎那天起,就带着病!”
李卫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他知道,接下来,他将听到这个国家在工业领域最深的一道伤疤。
郑政委的声音沙哑而沉重,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
“为了造出这个叶轮,我们成立了最高的保密车间,把全国最好的八级工都调集了过来。厂里的总工程师高建国,我们都叫他高工,一个快六十岁的老技术专家,已经带着他最得意的团队,在里面不眠不休地熬了整整三个月。”
“他们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更换刀具、调整转速、改进冷却液配方……所有能做的,都做了。”
郑政委伸出颤抖的手,指着那个叶轮中心一个极其微小的凹槽。
“可问题,出在了我们所有人都无能为力的地方。”
“是轴承。”李卫国平静地接过了话。
郑政委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你果然知道”的复杂神色,随后是更深的无力感。
“对,轴承!车床主轴的轴承!”
他一拳砸在桌子上,桌上的叶轮都跟着跳了一下。
“在加工这种高强度特种合金时,主轴需要达到每分钟上万转的超高转速!而在这种极限工况下,我们国产最好的轴承,它的滚珠会发生极其微小的形变和磨损!”
郑政委用手指比划出一个几乎看不见的缝隙。
“就是这头发丝百分之一的偏摆,导致刀尖永远都在颤抖!精度永远无法达标!”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他咬着牙,一字一顿,“这个零件不合格,我们的‘东风’就飞不起来!就要永远被别人卡着脖子,永远挺不直腰杆!”
整个实验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这已经不是一个零件的问题了,这是一个国家工业体系最基础、也最致命的短板。
没有顶级的轴承,就没有顶级的高精密机床。
没有顶级的高精密机床,就造不出顶级的发动机和核心部件。
这是一个死循环。
“我们想过从国外进口。”郑政委的声音里充满了不甘和愤怒。
“可那些人,从苏国到西边那帮家伙,一个个都精明得像猴子!他们把我们当贼一样防着!一颗比指甲盖还小的顶级滚珠,他们宁可扔进炼钢炉,也绝不会卖给我们一颗!”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
郑政委说完了,整个人的精神气仿佛都被掏空了。
他抬起头,那双熬得通红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了李卫国。
那眼神里,有恳切,有期望,有绝望,更有一丝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疯狂!
“卫国,我知道,这个任务,难如登天!”
郑政委的声音突然变得无比郑重。
“这已经不是一个工厂的技术难题,而是我们整个国家工业体系共同面对的难关!”
他缓缓地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神情肃穆。
然后,在李卫国略带诧异的目光中,他后退一步,双脚并拢,对着眼前这个只有十八岁的青年,郑重地、标准地,敬了一个军礼!
这一个军礼,无声,却重于泰山!
它代表的,是整个“东风-714”项目,是背后成千上万科研人员的嘱托!
李卫国没有躲,他平静地受了这一礼。
因为他知道,郑政委敬的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脑海里,那个领先了这个时代六十年的完整工业体系!
郑政委放下手,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我以‘东风-714’项目总负责人的名义,正式请求你的‘红星第一技术攻坚队’,接手C6140精密车床的精度改造任务!”
他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无论成败,国家都将铭记你们的贡献!”
这番话,等同于将国之重器,托付到了李卫国和他的草台班子手上。
换做任何一个人,恐怕早就被这泰山压顶般的压力给吓瘫了。
然而,李卫国的脸上,却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平静。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上前,重新拿起了那个报废的叶轮。
他的手指,像最精密的探针,缓缓划过叶片上那些致命的毛刺。
过了许久,他才抬起头,看向郑政委,问出了一个让对方完全意想不到的问题。
“高建国总工程师,他的团队,在改造轴承的时候,有没有试过‘电渣重熔’技术?”
“电渣……什么?”
郑政委懵了,他听都没听过这个词。
李卫国看到他的表情,心里就有数了。
电渣重熔,是二十一世纪用来生产高纯度、高性能特种钢和轴承钢最基础的技术之一。
可在这个年代,它还静静地躺在实验室的理论文献里,无人问津。
“没什么。”李卫国没有过多解释。
他将那个失败品轻轻放回桌上,仿佛放下了一件无足轻重的玩具。
然后,他看着郑政委,平静地开口。
“这个任务,我接了。”
简简单单的五个字,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慷慨陈词,却让郑政委那颗悬了几个月的心,瞬间落了地!
他激动得嘴唇都在哆嗦,上前一步,紧紧握住了李卫国的双手。
“好!好!太好了!”
他连说了三个“好”字,眼眶竟有些湿润。
李卫国抽回手,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别高兴得太早,我丑话说在前面。”
“我需要绝对的权限。”李卫国伸出一根手指,“从今天起,C6140所在的保密车间,连同高工和他的团队,全部由我接管,听我指挥。”
“没问题!”郑政委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第二。”李卫国伸出第二根手指,“我需要钱,大量的钱。我不管你从哪里弄,项目预算,上不封顶。”
郑政委的眼角抽搐了一下,但还是咬牙点头:“只要能造出来,我就是去砸锅卖铁,也给你凑够!”
“最后一点。”李卫国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这个项目,我说了算。我不管他是总工程师还是八级工,谁敢在我的地盘上指手画脚,倚老卖老,别怪我让他卷铺盖滚蛋!”
这话说得极其霸道,完全没把德高望重的高建国总工程师放在眼里。
郑政委沉默了。
他知道,技术人员大多有傲气,尤其是高工那种老专家,让他去听一个十八岁年轻人的命令,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可一想到那九十八个失败品,一想到被卡住脖子的“东风”项目……
“我答应你!”郑政委最终还是下了决心,“我会亲自去跟高工谈!项目期间,你就是总负责人,拥有最高指挥权!”
“好。”李卫国点了点头。
他转身走到实验室的黑板前,拿起一支粉笔,看都没看桌上的图纸,只凭着记忆,开始在黑板上飞快地画着什么。
无数复杂的线条、数据、公式,从他的笔下流淌出来,迅速构成了一个郑政委完全看不懂,却又感觉无比精密、无比玄奥的机械结构图。
“这是……”郑政委忍不住凑上前去。
“静压轴承的改进雏形。”李卫国头也不回地说道,“C6140的心脏病,病根在轴承。想要治好它,不能靠修修补补。”
他写下最后一个数据,转过身,将只剩一小截的粉笔丢进粉笔槽。
“得给它,换一颗全新的、更强大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