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
琴剑掩嘴偷笑正要开口,一旁大口大口灌茶水的书剑却是抢先一步开口了,
“相公啊,她那一身儿大概花了十五万两,我这身儿比她的少点,主要差护指上了,最贵的这款就一套,让她霸占去了,其余的我也没看上。”
高阳佯装痛苦掩面,声音从手指缝里挤了出来,
“卧槽!你俩这也太败家了吧!刚进城第一天就花了小三十万两银子置办行头,这特么谁能受得了。不行,我得找剑阁打个商量,看看能不能退货,你们这样我可养不起。”
陆童笑道:“相公啊,你可别忘了,她们四个可是赠品,你要真打算退货就得连我这个正品一同退回去,否则宗门是不予受理的。”
高阳瞬间装出一副狂喜的表情,“我去~,正品也能退呢,简直太好了,到底还是大宗门,这售后,也太人性化了,啧啧啧……!”
“呵呵!”
陆童挤出一副有些瘆人的笑容看着高阳一字一句的说道:“不过得保持商品原样,你看这事儿……?”
高阳闻言就好像刚刚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装傻充愣间猛地一拍大腿不悦道:“我看这京城里也真是没啥好玩意了,给我这二位娘子累成这样才花出去十几万两银子,这哪能行。小五,城里有没有那种不揣个百八十万两银子都不好意思进门的商号,有的话明天带几位夫人去扫货。”
南五苦着一张脸小心翼翼的回了一句,“少爷,这个还真有!”
“噗!”
陆童一口茶水喷了出去,接着便是哈哈大笑起来,“哎哎哎,你们可都听见了,刚刚相公可是亲口说了,让咱们去扫货,我没扒瞎吧?”
“没有没有,就是他亲口说的。”书剑一扫颓态,也跟着兴奋的喊了起来。
高阳眯着眼睛斜视 (;¬_¬) ,“靠,书小三你过分了啊,变脸都没你变得这么快的,刚刚还说累到不想动呢,这会儿又咋呼上了。”
书剑双手叉腰傲娇的一挺胸脯,“废话,花自己银子和花别人的银子心情能一样吗,你要敢现在带我去消费我能笑呵呵的陪你逛一宿信不信,但凡说一个累字儿就罚我连陪你一个逛月,黑白在一起的那种。”
琴剑闻言当场翻脸,“滚一边儿去,我特么都没靠上槽儿呢你嘚瑟个屁。”
众人哄笑间高阳好奇的问了一嘴,“小五子,你说的那家商号是卖啥的啊,咋这么贵呢?”
“回少爷话,那铺子是锦绣堂旗下的一家专卖舶来品的商号,叫做珍奇阁。里面卖的全都是大乾境内没有的稀罕玩意儿,东西那真是又好又贵!我不知道刚刚这位少奶奶照脸用的那个小圆镜是从哪里买到的,但和您这一模一样的圆镜珍奇阁里面就有售卖,哪怕价格奇高,也特别受城内有钱的小姐夫人们追捧。”
琴剑拿着补妆用的双面流沙折叠化妆镜问南五,“你说的可是这个?”
“对,就是这款,珍奇阁售卖的跟夫人您手中这个应该是一模一样的。我之所以能这么确定,是因为我府衙那头儿的上官没事就在我面前念叨说她夫人看好了珍奇阁里面的一款便携式圆镜,也想买一个,奈何囊中羞涩云云。我这一听不就是给我递话呢吗,没招,送吧,一咬牙就去珍奇阁买了一个送给上官,足足花了我一万八千八百八十八两八钱银子。”
“多少……?”
一阵刺耳的和弦音响彻整个正堂。以至于又把外面那群好奇宝宝吸引的一个个又探出了小脑瓜。
南五以为少爷一家嫌自己花钱大手大脚不高兴了,不由紧张的咽了一口唾沫,有些结结巴巴的解释道:“虽……虽然花了……花了一……一万八千八,但……但……这钱……!”
高阳看出南五的紧张了,直接打断了的他的话,“你不用磕巴,我们没有怪你的意思,只是在感叹京师这边的钱太特么好赚了,这么一个破玩意就敢卖一万八千八百八,还特么趋之若鹜,简直太没有天理了。小琴,你告诉五子,这小镜子在玉门关卖什么价!”
琴剑随手将自己的化妆镜丢给了南五,“这个是我今天刚拿出来用的,几乎是全新的,给你拿着送女朋友吧,别嫌弃就行。还有你不要觉得贵有心理负担,这玩意在玉门关那边不值钱,批发才一百两银子一个,一次批一百个还能赠俩,所以不是啥值钱的玩意!”
“啥!这玩意的批发价才一百两银子?”
南五一巴掌拍脑门子上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现幻听了。
就在南五独自怀疑人生的时候,外面陆陆续续的又来了好几拨人,而且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叶关趁着天刚刚擦黑居然翻屋跃脊的从房子上跳了进来,结果他刚刚落在天井小院里没等进屋呢,便被十几把制式钢弩从上到下的顶住了,这一刻饶是他暗器功夫再牛逼也不敢动弹分毫,只能出声求救。
高阳略有惊诧的看向南五,“我去,你这帮小崽子练得不错啊,这配合足以媲美你们当年了,甚至咋感觉比你们还出色呢,你小子是咋教的,人才呀!”
南五则是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少爷,啥人才不人才的,我跟小七这么做也是没办法的事。”
“当初刚拉开架子培训他们的时候,手里钱少人少器械少场地还小,根本做不到您当初那种不计代价不计成本不计后果的大浪淘沙式魔鬼训练方法。”
“估计像我们这批经过九死一生才磨砺出来的极限单兵往后也不可能再有了,因为只有我们亲自当了教官以后才知道当初那种训练方式有多么的残忍。”
“少爷您别误会啊,我这绝不是含沙射影的在说您,只是就事论事的说培训新人的手段与方法。”
“因为无法完全复制您当初制定的训练大纲,所以只能我们自己摸索着来,逐渐琢磨出这套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定向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