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乱世兵户发媳妇,开局领娶三罪女 > 第141章 各怀鬼胎

第141章 各怀鬼胎

    两日时间一晃而逝。

    雁门关城头,徐介领着一众将领眺望城外青州军的大营。

    他眉头紧皱,神色上带着疑惑,“诸位将军,你们说说这宁远到底在耍些什么鬼把戏?”

    “为何整整两日时间,不见他对我雁门关动兵?”

    身后一名将领,拱手开口,“回太守,末将认为镇北侯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他只有三万兵马,而且是青州的所有力量,若是在雁门关这里损失殆尽,他这个镇北侯恐怕也就名存实亡了。”

    其余将领脸上都露出笑容,纷纷点头。

    大家一致认为,宁远只是做做样子,实际上并不敢真的进攻雁门关。

    徐介听闻此话,并未舒展眉头,而是扭头看向一旁的诸葛诞。

    诸葛诞感受到自家太守的目光,连忙拱手,“大人,末将认为,镇北侯或许在等一个时机。”

    徐介眉头一挑,“等一个时机,什么时机?”

    诸葛诞开口,“镇北侯大张旗鼓兴师动众的来到这里,若是说只是虚张声势,末将绝不认同。”

    “我反而认为镇北侯是在等援兵。”

    徐介闻言脸色一变,“等援兵,你的意思是青州还有军队没赶过来?”

    诸葛诞点了点头。

    诸葛信这时突然说道:“可能也并非是青州兵马,凉州距离此地也不是很远,凉州太守公孙行手握重兵,野心勃勃,若是他掺和上一脚……”

    诸葛信并没有把话说完。

    然而在场的众人全都明白他的意思。

    仅仅是青州大军,他们并不害怕,可若如果凉州的兵马也来到这里,那么众人就必须要做出抉择了。

    要知道凉州太守公孙行手上可是握着整整十五万大军。

    一旦和镇北侯会合,双方共计十八万大军,强行攻打雁门关,是有极大的把握将雁门关拿下的。

    徐介深吸一口气,“张别驾那边可有回信?”

    诸葛诞连忙开口,“回大人,张别驾那边已经派人过来,新兵的招募进展得十分顺利,只是训练尚缺,一时之间不能形成战斗力。”

    “若是强行拉到战场上,恐怕会适得其反。”

    旁边一位将军冷哼一声,“眼下是我等生死存亡之际,张别驾莫非是想见死不救?”

    “即便是城中的百姓,临时聚拢起来也有一定的战斗力,何况那些新招募的士兵都配备了武器和铠甲。”

    徐介很是赞同这段话。

    他当即开口,“立刻写信告诉张别驾,三日后,本太守要看到援兵到来,援兵不到,那他就提头来见。”

    诸葛诞拱了拱手,当即领命。

    与此同时,城外的青州大营。

    宁远正在看着一封问贼檄文。

    “公孙行手底下倒是有能人,能够写上这么一篇好文章。”

    众人笑了笑。

    司马元开口,“侯爷这些天一直按兵不动,莫非就是在等这一封问贼檄文?”

    宁远摇了摇头,“这檄文对本侯来说没什么用。”

    “本侯等的是公孙行。”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

    实际上,这两天来,大家在私底下都在讨论,为什么侯爷迟迟不动兵。

    一些青州将领,都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因此他们对这次攻打雁门关很感兴趣。

    个个摩拳擦掌,想要立下功劳。

    同时也是在宁远面前表现实力。

    “公孙行既然想要攻打雁门关,那本侯爷为何不等他到来呢?”

    “这雁门关谁都知道,易守难攻,本侯又何必要独自一人去攻打。”

    “若我等真的拿下雁门关,朝廷大概率是要让萧世玉接管。”

    “如此一来,我青州将士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眼下天下大乱,各地太守诸侯野心勃勃,谁都想在这乱世之中建立一番事业,本侯也不例外。”

    “今日我和公孙行还同为大虞的太守,可能到了明日,我和他就是战场上的死敌。”

    宁远的一番话语,让在场的众人大开眼界。

    司马远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宁远。

    他当即开口,“侯爷的深谋远虑,在下佩服。”

    “让公孙行前来攻打雁门关,既可以减少我军的伤亡,又可以消耗公孙行的实力,等到之后和公孙行为敌,我青州的胜算也会相应提升。”

    众人听到司马远的解释,这才彻底明白宁远之前说的什么。

    丁三炮面露疑惑之色,“侯爷,若公孙行当真把雁门关拿下,到时候雁门关内的战利品他岂不是会要走一大半?”

    “如此一来,公孙的实力,恐怕并不会减少太多呀。”

    宁远听闻此话,淡淡一笑,“他想带走雁门关中的东西,那也要看他有没有那个实力。”

    “何况雁门关里的东西不都是萧世玉的吗?”

    “到时候让萧世玉跟他扯皮去吧。”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与此同时,距离雁门关不足五十里处。

    公孙行正领着八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朝雁门关开进。

    “禀报太守,青州的镇北侯已经率领三万大军,驻扎在雁门关城下。”

    公孙行眉头一挑,目光看向雁门关的方向。

    “镇北侯这个时候也来插手,莫非他也对雁门关有想法?”

    楚香摇了摇头,“大人,依我看非也。”

    “镇北侯率兵来到雁门关,恐怕是因为萧世玉的求助,毕竟镇北侯当初是萧世玉一手提拔起来的。”

    公孙行若有所思。

    他扭头看向楚香,“依先生看,我们现在应当如何?”

    楚香皱了皱眉头,“回大人,我们不妨在雁门关城外十里处扎营,此后按兵不动,只需要静静等待。”

    公孙行行眉头一挑,笑着说道:“先生的意思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楚香点头,“正是如此。”

    “让青州兵和幽州兵互相去拼命吧,我们凉州的勇士就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岂不美哉。”

    身旁众多骑在战马上的将领纷纷大笑。

    每个人都觉得楚香说的很对。

    公孙行点了点头,“好,就依照先生所言。”

    很快凉州的大军在雁门关城外十里处安营扎寨。

    宁远得到消息后,眉头稍稍一皱。

    随即忍不住笑道:“这家伙竟然也想要渔翁得利。”

    “既然如此,那本侯倒是要亲自过去会一会他。”

    宁远领着亲兵营直奔凉州大营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