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华给驻军二炮研究所的大学同学谭安宁打了个电话,问他最近忙什么?
谭安宁在电话里说:“争华啊,你丫的忙啥呢?咱住同一座城市,你转业快一年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啊!”
“抱歉老同学,我刚到地方,人生地不熟,要先积极工作,打好基础才行啊!过几天我请你吃饭,算老同学给你赔罪了。”争华在电话里笑着说。
“你丫的肯定找我事,快说啥事?我忙着一个课题呢,时间宝贵啊!”
“我想打听一下,你们部队军人服务社,是不是有一从沂蒙山区来到女售货员啊?”
“你问谁啊?有好几个呢,都是从沂蒙山区来的打工妹。”
“那个长的很漂亮,叫方琼丽的女人。”
“怎么啦?你是不是看上她了?我听说她至今未嫁,还是个黄花闺女呢。你问她干吗?”
“没什么,我只是想打听一下。你忙吧,抽空我请你吃饭。”争华说完挂了电话。
谭安宁是北京人,大学的时候,两人是一个系的同学。
那晚牛小强跟争华在他爸妈家喝酒后,第二天又去争华住的望凤小区打听了一下周围的居民,他们都知道方琼丽这个奇怪的女人,但都不知道这个女人姓甚名谁?居民们从来没跟她说过话,她也从来没主动跟周围居民打过招呼,她早晨上班,下午下班,上楼回家。
有个在小区打扫卫生阿姨告诉牛小强,这个女人很神道,不知啥时候就突然在你眼前冒出来,你一扭脸的功夫,她又无影无踪啦!
也有的居民跟他反映,从没见过她到菜市场买过菜,倒是经常见她去超市买各种饮料;也没见过有任何亲戚和朋友来找过她。
过后,他把这些情况告诉了争华,争华点点头,没说什么。
给同学谭安宁打过电话后,争华决定到方琼丽工作的军人服务社去看看,秘查一下她。
第二天上班,他跟书记请了个假,从单位骑车,戴上副墨镜来到驻军某部军人服务社。
军人服务社,开设在部队驻地临街的地方,是专门服务于部队内部人员和家属子女的。
服务社供应的货品琳琅满目,有文具、百货、副食品、烟酒、数码相机,手机、体育运动器材、服装、鞋袜等货区。
军人服务社座北朝南,面临马路,里面的面积足有四、五百平方,上下两层,跟地方开设的超市一样,卖的货物丰富多彩,应有尽有。
这里有十几名售货员,大多是部队干部或士官的家属,人手不够,又招聘了几个打工妹。
争华是第一次来这里,他锁好车子后,走进了军人服务社。
军人服务社像个大超市似的,和自己在部队时的军人服务社大不一样。
那时候,物资供应相对贫乏,品种单一,也就是些日常用品和文具用品以及洗漱用品。
争华在整个超市里转悠了一圈,奇怪的是,十几个服务员里,就是没看见那个叫方琼丽的再造人。
他又在里面转了一圈后,仍没见她的影子。
他来到收银台跟前,旁边的展板上贴着每个售货员的照片。
第六张照片是再造人方琼丽的,这张照片跟他在茹老师家里看到的方琼丽的遗像是一模一样的,这让争华十分惊讶:外星人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再造人的技术连细节都做的这么到位。
现在可以肯定,再造人方琼丽确实在这里上班,小强的侦查是正确的,同学谭安宁说的话也是可信的。
但是,方琼丽上哪去了呢?从他进军人服务社的大门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小时了,一直不见方琼丽的影子。
难道她没上班吗?
他走到一个服务员跟前,摘掉墨镜,客气地问:“请问,方琼丽今天没来上班吗?”
服务员是个20多岁的小姑娘,她看了争华一眼,微笑着说:“琼丽今天上班了呀,刚才还在这里呢,可能去厕所了吧,你等一会吧。”
“好吧,谢谢你。”
“不客气。”
“听口音你是沂蒙山区的?”争华借机问。
姑娘露出了一口洁白的牙齿来:“是的,你怎么知道?”
“我听你口音就知道。”争华笑着说,“我在部队是时候,我有好几个战友都是从你们沂蒙山区入伍的,你的口音和他们一样。”
她冲争华友好地笑笑,然后问旁边不远处站着的一个妇女:“肖姐,琼丽去哪啦?”
那个妇女看了争华一眼,也报以微笑:“她没走远,一会就回来。”
争华只好转到那排书架跟前去翻书,想耐心等等她。
就在这时候,早就站在书架跟前捧着本书遮着脸在看的人慢慢把书从脸上移开。
争华惊呆了,原来方琼丽躲在这里看书呢。
由于有一排书架做屏障,手里再拿着本书遮住面孔,别人是不会注意的,所以,店里的很多售货员都没有注意她躲到了这里。
两人的目光对视着,再造人方琼丽先开了口:“王争华同志,你怎么来啦?”
“我路过这里,就进来了,在展板上看见你的照片后,才知道你在这里上班,就问起了你。”争华笑着说。
“前一阵子没见到你,听说你出差了?”方琼丽笑着走到他跟前。
“你咋知道我出差了?”争华感觉奇怪。
“我当然知道了,我跟你住在一个小区里,而又是我们小区最有魅力的男人之一,你的行踪我肯定时时关注啊!”方琼丽笑笑说。
争华点点头。
“听说你去解救牛小强儿子啦?”
“是啊!”
“我知道你今天来这里是专门落实我工作地点的,是不是?”
“是的,因为你经常在暗处跟踪我,所以,我想来看看你是干什么的?”
“那好啊,我可以告诉你,我经常跟踪你,是因为我对你感兴趣。”
“我有什么值得你感兴趣的地方呢?”
“你的行踪很神秘,所以我对你感兴趣;还有就是,我在新华书店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说我跟死去一个也叫方琼丽的姑娘长得一模一样。对这一点,我也很感兴趣,我很想了解一下,这个跟我长相一样,同名同姓的方琼丽到底是个什么人,让你这么在乎她?”
“方琼丽,组长找你,你跑哪去啦?”突然有人在喊她。
方琼丽忙把手里的书放在书架上,然后冲争华微微一笑,转身走开了。
争华回到家里后,想了很多、很多。
第二天下午下班后,他给同学谭安宁打了个电话:“安宁,今晚有空吗?我想请你吃个饭。”
“当然有空啦,没问题。”谭安宁在电话里答应的很痛快。
“你想吃什么?”
“我想吃北京烤鸭,你有吗?开玩笑,这样吧争华,你来我家吧,我炒几样小菜,咱俩好好聊聊,怎么样?”
“好吧,我再买点现成的,你炒几个青菜,你那里有啥酒?”
“还有瓶茅台呢,我回北京,岳父给的。”
“好吧,今晚就喝茅台。”争华高兴地说。
争华买了只烤鸡,一斤猪头肉,还有一斤煮花生米。
“弟妹萧青呢?”来到部队家属院谭安宁家里,争华问在厨房做菜的老同学。
“回北京301进修去了,半年时间。”谭安宁说。
争华把买的东西放到厨房的案板上,自己坐到客厅沙发上喝茶。
谭安宁是北京顺义县的。顺义县位居北京市东北郊,居住着汉、回、满、蒙古等15个少数民族。那里的土特产主要有北京鸭、龙湾屯酱驴肉、京东肉饼。它是北京市主要农业生产基地,有“北京粮仓”之称。粮食产量居北京市第1位,也是北京市肉蛋禽和蔬菜供应基地之一。北京国际机场在县西南境。京承铁路和京承公路贯穿县内。
谭安宁的岳父是二炮部队某基地的一个副司令,因身体原因已经退居二线。
他妻子萧青是萧副司令最小的女儿,他是在二炮总医院住院的时候跟萧青认识、恋爱的。
那时候,萧青是护理员,他是基层连队的一个排长,两人确立恋爱关系后,萧青带他去家里见父母,他才知道自己未来的岳父竟然是他们基地的萧副司令,着实把他吓了一跳。。
谭安宁大学毕业分到研究所后,萧青也跟了来,在研究所门诊干军医。她和高夏是一个学校的,但不在一个系。高夏学的临床医学,她学的是放射。
谭安宁炒了两样青菜,做了一个汤,切了一盘香肠,加上争华买的现成的菜,一共是六菜一汤。
两人喝着茅台,聊着天。
“争华,那天你跟我在电话里了解军人服务社的那个叫方琼丽的女人,你想干啥呀?”谭安宁喝了口酒后问他。
“没干啥,就是随便问问。”争华搪塞道。
“哦,那个女人可长得蛮有气质啊,听说她至今未婚,所里几个大龄青年都看上她了,结果一问,她说现在不想找对象。”谭安宁笑着说。
争华闷头喝酒,满脑子萦绕着再造人方琼丽。
“争华,听说你和高夏离婚啦,是真的吗?”
“是真的。”
“为什么?”
“不为什么,过不到一块了,就离了呗。”
“这么简单吗?”
“人生本身就不复杂,何况离个婚呢。”
“你那个小公主呢?”
“跟着她妈妈在海岛上住;你儿子谭萧呢?”
“一直在北京住在他佬爷家,我想接他过来,萧青说,不能让孩子离开北京,离开北京就没出息啦。”
“你们又在研究什么新型导弹?”
“这是军事秘密啊!”
“我知道是军事秘密,好了,我不问啦。”
“知道就好,来喝酒。”谭安宁笑着对争华说。
争华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午夜12点多了。两人喝完那瓶茅台后,又每人喝了五听青岛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