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明:家母秦良玉,开局怒斩努尔哈赤! > 第三十一章:没钱!

第三十一章:没钱!

    “马爱卿,眼下老奴已经伏诛,难道就不能趁着良机一举收复辽东失地,非得修筑这什么关宁锦辽防线么……”

    片刻之后,小皇帝望向满脸期翼的马祥麟,却是不由得一阵无奈苦笑。

    没办法,自萨尔浒之战以来,大明在辽东消耗的钱粮,已是堪称天文数字了。

    别的不说,就熊廷弼经略辽东的十四个月里,朝廷就向辽东发放了七百多万两白银。折算下来,一年就是六百多万两。

    而这,还没算上从山东等地运来的大量粮食。

    现在袁应泰开口就又是五百万两,而且还是每年五百万,朱由校哪里去弄这么多银子?

    “启禀陛下,如今老奴虽已授首,不过建奴实力仍在。而我军自沈阳失守、浑河之战后,却是精锐尽失。”

    “若想彻底剿灭建奴、收复辽东,眼下只能步步为营、重练新军……”

    所谓的辽阳大捷,完全是建立在野猪皮被诛杀的基础上。建奴兵力的损失,其实却是有限得很。

    马祥麟看着满脸为难的小皇帝,同样也只能苦笑着道出了辽东现状。

    “那……那就不能少练点兵,或者降低些军饷。这每人每月三两银子,是不是太高了些?”

    辽东明军精锐尽失摆在明面的事实,想要收复辽东,那就必须操练新军。

    无奈之下,朱由校只能从新军规模和士兵饷银标准上打主意。

    “陛下圣明!如今奴酋已死,依老臣之见,辽东编练个十万人马也就足够了。”

    “至于军饷,哼,难道自古以来的那些名将,都是靠着银子来带兵的不成……”

    就在朱由校话音刚落之际,刚刚传阅了袁应泰请饷奏疏的方从哲、刘一璟等内阁大臣,此刻也是再次出言附和了起来。

    没办法,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比起年轻的小皇帝来,真正当着大明家的他们可是更清楚,这份请饷奏疏的口开得有多大。

    就拿辽东来说,李如松时期享受特殊待遇的‘家丁’,一年的饷银也不过才十七两六。

    即便是以高薪著称的戚家军,战兵一年的军饷那也才十八两而已。之前熊廷弼经略辽东,便是按此标准制定的。

    而现在,马祥麟带来的‘关宁锦辽’防线计划,却是直接把这军饷待遇足足翻了一倍,你他娘确定不是在敲朝廷的冤大头?

    ‘特喵的小皇帝年轻不懂,你们这些自诩为国家柱石的家伙也不懂么?’

    ‘身为国家大臣,不想着怎么为国家开辟财源,却是整天尽他妈的在节流上打主意……’

    马祥麟看着拿小皇帝做挡箭牌的几个内阁大臣,顿时忍不住在心中一阵鄙夷腹诽。

    要知道,自隆庆开海以来,每年流入大明的银子,那可是占了世界白银年产量的三分之一。

    结果现在倒好,堂堂当世最强王朝,却是连每年几百万两的军费都拿不出来。

    这要是换成人鞑清,只需随便派个奴才去江南转上一圈,别说区区几百万两,就是上千万两都能给你轻松弄来。

    “陛下、诸位阁老,末将在辽东之时,曾听建奴狂言‘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不过建奴此语虽然狂妄,但末将以为只需稍作修改,却是极为适合我大明天军。”

    腹诽归腹诽,该做的正事却还是要做的。

    为了给袁应泰争取到这每年五百万两的辽饷,也为了自己改变历史的野望,马祥麟也是压下心中的鄙夷,故意卖起了关子。

    “哦?不知马爱卿想要如何修改这话?”

    果然,最好忽悠的还得是年轻人。

    没等方从哲几人来得及开口,原本正为‘关宁锦辽’巨大开支烦恼的小皇帝,却是兴起盎然的朝他望了过来。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马祥麟看着眼神清澈如大学生的小皇帝,一句流传后世网络的经典名言,顿时便提前数百年横空出世。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明军不满饷……”

    经典名言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小皇帝听到马祥麟给出的回复,顿时不由得眼前一亮,不自觉就跟着喃喃复读起来。

    事实上别说是小皇帝了,即便是几个内阁大佬,听到这通俗直白,却又目的明了的谚语,同样也是不自觉颔首认同起来。

    “陛下、诸位阁老,袁经略此策虽看似费颇费钱粮,但最多也就只需持续投入数年而已。”

    “数年之后一旦新军练成,便可一劳永逸剿灭建奴、收复辽东。”

    “届时即便就是那些搬不走的堡垒,那也依然可作为朝廷真正掌控、治理辽东之触手、钉子,而不是从前的羁縻治理……”

    眼见小皇帝和几名内阁大佬都被‘镇’住,马祥麟哪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话锋一转间,当即便再次把话题拉回了正题。

    “好一个马祥麟,老夫还以为你只是一员沙场猛将,却是未曾想你间有如此见识!”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没想到马统领竟然还懂得些治国理政之道……”

    马祥麟身材雄壮,换算成后世至少也是一米八几的汉子。

    再配合上他那右眼处依旧渗着血迹的的绷带,怎么看也都是个标准得能再标准的武夫。

    看到他这极具反差的表现,即便是方从哲、刘一璟这些向来看不起武将的文臣,此刻也是不由得心生赞赏起来。

    “几位阁老谬赞了,末将只是不想让外夷蛮族占我大明的土地、害我百姓,哪里懂什么治国理政之道。”

    虽说马祥麟试图尝试着去改变历史,以便更好的给战神母亲护航,但他可没想过亲自去治国理政啥的。

    对于几人突如其来的称赞,当即也是连连摆手谦逊起来。

    “马统领年纪轻轻便深悉不自伐、不自矜之道,倒是难能可贵啊!”

    “不过话虽如此,但这钱粮终究不能凭空变出。马统领既有如此见识,那不知可有生财之道啊?”

    此时的内阁,不管是首辅方从哲还是次辅刘一璟,亦或是韩爌等群辅,都不是只会空谈的东林党人。

    在被马祥麟一句经典名言给征服后,当即也是把话题转到了具体的钱粮筹集之事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