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 > 第193章 战术胜利和战略失败

第193章 战术胜利和战略失败

    听到这话,林平安夜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走去,来到地图的前面。

    在这张武汉会战的地图上,犬牙交错地标记着中日双方的部队。

    但是主力基本都集中在了长江一带,不管是在北岸还是在南岸,双方都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庞大兵力,围绕着密集的河网,水道,山岭,城市进行激烈争夺和交战。

    整个长江中游地带,此时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绞肉机,双方都向这部绞肉机里面,不断地投入年轻的士兵,和巨量的战争资源。

    只是如果将视线往北的话,就能看到日军大别山北麓的推进,还有集中起来的兵力。

    “正面谁也奈何不了谁,但是大别山北麓,还有麻城一线的战斗,恐怕、、、、、”

    林平安直接说出自己的担忧来。

    是的,现在的李长官,已经抽调不出来多余的兵力,再去支援大别山北麓的战斗了。

    事实上,张将军和林平安在潢川县的反击战,其实是为李总司令抽调兵力,多争取三天时间的。

    之前虽说让他们坚持七天的时间,但是李总司令的乐观预计是,他们能够在日军三个主力师团的猛攻之下,将日军拖延四天左右的时间。

    这多拖延出来的三天时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可即便如此,他也只是勉强挤出来了两支建制还算完整的部队,在罗山县部署防御。

    “已经没有太多的兵力了,日军在大别山北麓地区,只是精锐部队就集中了十多万人,按照部队的战斗力来算的话,想要挡住日军这十万人的精锐部队,我们至少需要二十万人,甚至是二十五万人。”

    白长官面色极为难看地说道,“现在信阳和罗山县一带的部队,加起来也只有五万多人。

    就算是现在将武汉城中休整的五万人抽调出来,进入信阳一带作战,也只能再多争取几日时间罢了,想要挡住日军的推进,几乎是不可能的。”

    李总司令也沉重地叹息道: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不得不说,后勤各方面的资源,也被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在长江沿岸坚持作战的部队,都已经到了极限。

    我的指挥部里面,每天都可以接收到的电报就是请求援兵,请求弹药,请求粮食补充。

    可是我手里真的没有什么兵力可以抽调了,也没有多少弹药了。

    反倒是鬼子的弹药补充,仿佛是源源不断似的,不管如何消耗都不会耗空。”

    李总司令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林平安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个中年男人身上背负着的,无比沉重的压力。

    徐州丢失了,眼下武汉也要在他的手里丢失,不管外人怎么看,至少在李总司令自己看来,他这无异于千古罪人。

    林平安看着地图道:

    “我个人的建议是,现在就开始组织人员撤退,武汉守不住的。

    尤其是大别山北麓的这支日军,将信阳攻占之后。

    他们南下突破武胜关,就可以直取武汉,到时候恐怕又要上演南京城的惨剧啊。”

    其实两人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是看看还没有其它挽救的办法而已。

    不过很显然,现在这场会战,国军确实已经到了极限,继续咬牙死撑下去,也无法获得更大的收益。

    此时林平安补充道:

    “我觉得当下最关键的是,尽快组织人员撤离,同时将武汉可以搬走的一切工业设备,粮食,各种资源全部搬走,给小鬼子留下来的一座空城。

    在这种情况之下,日军就算是费劲心力,将这里攻占下来,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收获,更何况在我看来,日军攻占武汉的最终目的,绝不是攻占武汉这么简单,而是要逼迫我们回到谈判桌上,促使我们向他们投降,或是签订有利于他们的停火协议。”

    林平安所说的,也是日军原本的战略目标。

    只是单纯拿下武汉,在战略上的收益并不值得日军举国之力,进行这样一场前所未有的大会战。

    他们的目标是利用这样一场胜利,将中国人的抵抗意志彻底击垮,让国民政府投降。

    如此一来的话,他们在占领区内,再好好发展一段时间,休养生息,只需要再过几年,就能再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李总司令冷冷一笑道:

    “我明白,想要和我们谈判,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这些小鬼子从中国的土地上滚出去,否则的话,我们绝不会再次走上谈判桌上。”

    他的态度,也是现在国民政府的态度,那就是哪怕屡败屡战,也要将抗战坚持到底。

    “我能说的只有这些了,这次只要我们可以安然撤退,保存好有生力量,往后日军很难再掀起太大规模的攻势了。”

    林平安这么说着,突然想起来在抗战快要结束的时候,搞出来的豫湘桂大溃退,心想当然,要是足够给小鬼子机会,他们还是能搞出来一些动作的。

    但是这些对于大局的影响,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武汉会战没有将国民政府逼迫到谈判桌上,对于日军来说,这场战争的结果,其实就已经注定了。

    林平安从司令部离开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营地。

    此时李念和戚新等人,已经带着耶科夫斯基回来了。

    这次行动,耶科夫斯基也跟着一起过来了,主要是看看什么原料和设备是最需要搬走的。

    “已经去看了一下,汉阳兵工厂规模不小,而且设备也相当多,原料更是堆成山了。”

    说话的是戚新。

    李念也道:

    “就是,我看比咱们之前在济南兵工厂得到的东西还多呢。”

    耶科夫斯基提醒道:

    “如果可以的话,我恨不得将整个兵工厂都搬走,不过我知道那不可能,所以我列出来一个清单,这是重点要搬运的东西。”

    说完,他就将一份清单递给林平安。

    看着那份清单,林平安也知道,再过几日,应该就要下达撤退命令了,到时候应该会有专门的部队,去搬运兵工厂的物资和原料装备,到时候自己要如何浑水摸鱼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