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人在隋唐,家兄宇文成都 > 第240章 锐国公

第240章 锐国公

    随着杨广的怒声落下,在场群臣皆是寂静无声。

    他们自然能够看出,方才这名大臣已然触及杨广的底线,要是他们在这个时候冒头,必然惹火上身。

    而那大臣在看到杨广冰冷的脸色之后,亦是心中一惊,但他已经开口,此刻就没了退路,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陛下,唯有体恤百姓,安抚人心,我大隋才能太平安稳,若是再这般急功近利,恐怕我大隋就要天下大乱了……”

    然而,这次杨广并没有等这名大臣说完,他眼中闪过厉色,接着喝道:

    “来人,将之拉下去砍了。”

    这大臣也没想到,杨广竟然如此果决,忍不住大声呼喊道:

    “陛下,陛下……”

    但杨广并没有回应他,只有数名禁军将之强硬的拉了下去。

    看到这般场景,在场众人更是哑口无言,他们皆是心中叹息,自从杨广登基之后,可没少大开杀戒。

    不管方才大臣所言对错与否,他在此触怒杨广,便是自寻死路啊!

    就这样,大殿之中一片寂静,仿佛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群臣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吸引了杨广的注意,被牵连其中。

    过了一会,杨广的神色逐渐恢复如常,可就算他波澜不惊,但群臣仍旧能够从他的眸光之中,察觉到那森然冷意。

    见群臣不说话,杨广忽然颔首道:

    “诸位爱卿还有什么事禀报吗?”

    因为方才的插曲,众人都老老实实闭上嘴,大隋的江山是杨家的,他们又何苦赔上自己的性命。

    包括宇文成惠,看到这一幕亦是心生唏嘘,但他也改变不了什么。

    这件事最大的问题,便是杨广从骨子里看不起天下百姓。他觉得百姓生活在大隋疆域,便应该遵他之令。

    同时,杨广也不觉得如今大隋如日中天,会因为这些草民而倾覆。

    如果杨广像李世民一般,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大隋绝不会二世而亡。

    但此刻,宇文成惠唯有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其他人就无关紧要了。

    他也不想招惹麻烦。

    又是在一阵沉默后,杨广方才低下头,他面露思索之色,沉吟道:

    “既然你们无事禀报,那就由朕来说吧,先前靠山王领兵征讨海寇,覆灭琉球、倭国二国,彻底平定海寇之患。

    而今登州府安定,沿岸百姓能够安居乐业,靠山王功不可没。

    具体的封赏,朕已经派遣使者,快马加鞭赶往靠山王府宣布。”

    群臣闻言恍然,他们早就知道,今日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论功行赏。

    却不曾想,有人这么不识趣,在这种时候招惹杨广,一下让气氛冷了下来。

    杨广目光打量着群臣,他继续道:

    “而以靠山王送来战报,此战功绩最显赫者,正是我大隋锐武郡公,宇文成惠!

    这数年来,宇文成惠为我大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先后参与平定伍云召叛乱,平定漠北,以及海外剿贼。

    虽未及加冠之龄,却已经名扬天下,威震四方,当真令朕欣慰。”

    在说起宇文成惠的时候,杨广的脸上才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可以说,自他登基以来最值得高兴的事,便是挖掘了宇文成惠。

    一个年纪轻轻,就天赋异禀,能力出众之辈,在数场大战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天下人都为之瞩目。

    见杨广心情稍好,群臣也是放松了一些。

    他们仍旧是艳羡万分,如此天纵奇才,怎么就是宇文化及的儿子呢?

    但此刻,纵然他们羡慕嫉妒恨,也无济于事,改变不了事实。

    倒是宇文化及,脸上不由得浮现一抹自得之色,别的不说,感受到群臣羡慕嫉妒的目光,他便是心中喜悦。

    不管这些人怎么看不惯他,他都是杨广亲信,他的两个儿子,更是大隋首屈一指的猛将,武艺超群,功勋卓著……

    这一刻的宇文化及,已经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了。

    在夸奖了宇文成惠一番后,杨广便是招了招手,说道:

    “是以,朕已经令人准备好了封赏,正好在此宣布。”

    下一刻,一名内侍站了出来,用尖锐的公鸭嗓喊道:

    “……锐武郡公宇文成惠,屡立功勋,此去海外,接连战将,生擒倭国国王,破其都城,杀敌无数……

    今朕特加封其为大隋锐国公,加食邑三千户,以兹奖赏,愿卿多加勉励……”

    这道圣旨的内容不算太多,却令群臣为之心惊。

    大隋锐国公。

    虽然在此之前,很多人已经有所预料,但是当他们真正听到,杨广将宇文成惠封为国公,仍旧是有些不可思议。

    虽然宇文成惠经历数次大战,可说到底,他现在还不到二十岁。

    不足二十的国公,更是依靠自己的实力,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国公,岂不令人心惊震撼?

    哪怕是大隋的开国元勋,也远没有这么离谱!

    但这就是现实,宇文成惠确实做到了,那道圣旨就在眼前,无人能够否认。

    甚至于,面对宇文成惠的功绩,他们除了年纪,也说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

    数次灭国,擒拿敌酋,这样的人不能封国公,还有什么人有资格?

    群臣沉默,宇文成惠则是立刻出列上前而来,朝着杨广行礼道:

    “微臣谢陛下赏赐,自当鞠躬尽瘁,不负陛下厚望!”

    宇文成惠神色郑重,但实际上,他心中还是很淡定的。

    一方面是他对国公这个爵位,并不是太重视,功名利禄只在其次,提升自己的实力才是关键。

    另一方面,他本就是郡公,再进一步就是国公。所以在进宫之前,他早就想到了,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当然了,想是这样想的,但在杨广面前,自然不可能这么镇定自若。

    要是他真这么淡定,反而会让杨广不满,那就适得其反了。

    果然,在看到宇文成惠的反应后,杨广满意点了点头,接着抬手道:

    “爱卿不必多礼,这是你应得的,但凡是我大隋有功之臣,朕自然不会亏待。”

    但在杨广话音落下,殿内群臣的神色,却多少有些异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