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581章健康堤坝

第581章健康堤坝

    这并非反对,而是这个提议触及了目前工作惯例和资源分配的敏感神经。

    一位对农村情况非常熟悉的庄副书记率先侧身对旁边的李常委低语,眉头紧锁:

    “自带一半口粮?

    这……这口子一开,可是了不得啊,以往兴修水利、出义务工,都是这个民工自带口粮…

    现在要改成工程管饭,这得多少粮食?

    咱们省里哪担得起?

    苏北这么搞了,以后其他地方有工程怎么办?

    都来找省里要粮食,这规矩不就坏了吗?”

    他担心的是惯例被打破后引发的连锁反应和攀比。

    李常委闻言,微微颔首,同样压低声音:“说的在理。

    而且,这粮食从哪里出?

    怎么分配?

    会不会滋生新的问题?

    虚报名额,克扣斤两?

    阜县的前车之鉴可就在眼前。

    管理不好,好事也能办成坏事,还会被人诟病我们搞特殊化。”

    另一位负责组织工作的常委则带着一丝不忍,对着孙亚军:

    “亚军省长,朝阳书记的话,虽然听起来大胆,但……也不是全无道理。

    我上次下乡,也看到不少群众家里确实是缸底见空,乡亲们吃的没有精米,只有糠……

    让他们背着那点活命粮出来,这工程进度恐怕也确实难保证。

    从爱护群众的角度看,如果能解决粮食问题,当然是天大的好事……”

    孙亚军听着周围的议论,面色凝重,没有立即加入讨论,而是用手指轻轻点着眼前的财政估算报告,显然在飞速权衡着利弊得失。

    他知道陈朝阳捅了一个马蜂窝,但也不得不承认,如果真想做成这件事,民工吃饭问题确实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这时,一位年纪稍长的常委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但足够让周围几人听见,他提出了一个更深远的问题:

    “周书记,孙省长,陈书记,各位同志们,我有个问题。

    就算我们勒紧裤腰带,解决了这一期的粮食,可这工程不是一年半载能完成的。

    如果形成了依赖,后续粮食供应一旦接济不上,或者上面政策有变,那引发的动荡,谁来负责?这不仅仅是经济账,更是政治账。”

    ………

    这些低声的交流,充满了疑虑、担忧和现实的考量。

    它们像一层无形的压力,笼罩在会议室上空。

    每个人都明白,陈朝阳提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方案,更是一种工作思路的变革,是对传统动员模式和组织能力的极限挑战。

    这些“讨论”,恰恰折射出了在宏大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决策者们所必须面对的深刻矛盾和艰难抉择。

    孙亚军听着讨论,终是接话开口:“如果粮食能部分解决,那工具呢?

    锹、镐、扁担、箩筐、独轮车……这又是海量的需求,资金和物资从哪里来?”

    陈朝阳认真聆听,仔细回答:“工具问题,可以采取‘就地取材、土法上马、逐步改善’的策略。

    组织当地的篾匠、木匠,大规模制作竹筐、扁担、木夯。

    同时,我已请郑春秋教授牵头,利用苏北本地机械厂的能力,设计制造一批适合当地土质、结实耐用的铁锹、洋镐。

    部分关键工具,也需要向上级申请支援。

    我们必须建立一个从后勤供应到工效管理的完整体系。”

    又一位常委带着忧虑开口:“陈书记,我补充一点。

    百万民工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工地上,人畜混杂,居住拥挤,卫生条件必然极其恶劣。

    这卫生防疫可是天大的事,历史上,多少大工程不是败在技术上,而是败在一场大疫上!

    万一……我是说万一爆发霍乱、伤寒或者疟疾,后果不堪设想,整个工程都可能瞬间崩溃,我们所有人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这一点至关重要,”陈朝阳郑重点头,神色严肃,

    “这不仅是保障工程的问题,更是关乎百万人性命的政治任务,工程规划中已包含详细的医疗卫生保障方案,我将其视为与水利工程同等重要的‘第二战线’。”

    他条理清晰地阐述道:“第一,我们将立即请求省卫生厅和军区卫生部门全力支援,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不少于四十支流动医疗队,配备基本医疗器械和药品,巡回到各主要工段。

    同时,在每个民工大队驻地,强制要求搭建简易隔离病房,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立即隔离处置,切断传播途径。”

    “第二,大力推行公共卫生运动。

    这不仅仅是喝开水,更要做到以下几点:划定专门的垃圾堆放点和污水排放沟,定期组织清扫;

    深挖符合卫生标准的简易厕所,严禁随地便溺;

    发动乡亲人人动手,清除工棚周围的杂草积水,用石灰进行环境消毒,全力消灭蚊蝇孳生地。

    我们要把良好的卫生习惯,当作劳动纪律来抓!”

    说到这里,陈朝阳语气稍顿,透露了一个更为具体的安排,显示了他未雨绸缪的准备:

    “此外,关于紧缺药品,我已经有所安排。

    我会亲自去信华北局的罗重文书记,请首长紧急协调昌平专区的文杰同志。

    请他们在保障抗美北上前线必要供应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务必先行调拨、支援我苏北工程一批急需的防疫物资,

    主要包括大量的硫磺粉用于环境消杀、尽可能多的大蒜素抗菌消炎,以及一部分宝贵的磺胺类药品用于控制细菌感染。

    这批物资,将是咱们防疫工作的‘弹药库’。”

    他环视众人,最后沉声说道:“所以,同志们,这就是我为什么反复强调,

    必须尽力保障民工的基本生活,让他们能吃上饭、喝上热水、住得相对干爽。

    身体的抵抗力是第一道防线,只有保证了基本的营养和休息,再配合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我们才能筑牢这条‘健康堤坝’。

    身体,永远是革命最根本的本钱,在这场与天斗、与地斗的战役中,我们绝不能因为防疫的疏漏,造成非战斗减员,那将是我们最大的失职……”

    “……于此,我强烈要求,整个汉东全省,乃至我将以省委名义上书华东局、北平,必须将疫病防范作为与生产建设同等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