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打造圣僧人设 > 第25章 当面对掏

第25章 当面对掏

    入夜,了因回到禅房之中,一眼便看到了摆放在桌案上的佛经,和一壶清茶。

    茶香袅袅,佛经静卧,这熟悉的场景让他心头微动。

    他来青林禅院十年,很多人都知道他有这个习惯,所以这东西肯定是那个小家伙摆的。想起那几个小沙弥天真烂漫的笑容,了因的嘴角不自觉地牵动了一下,却又很快平复。

    他走到桌前,缓缓坐下。手指轻触茶壶,尚有余温。

    了因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碧绿的茶汤在烛光下泛着微光,他却久久没有入口。

    茶香扑鼻,本该让人心神宁静,此刻却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桌案上的那本佛经上。

    可他就这么坐着,静静地看着那本佛经,眼中情绪复杂。

    有审视,有警惕,有挣扎,却能明显看出有一丝抗拒。

    烛火跳跃,在墙壁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了因的思绪渐渐飘远,回到了一个月前。

    弈刀叟临死前的画面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那位绝世刀客双目圆睁,嘴唇翕动,却终究没能发出最后一个字。

    当时了因以为他想说的是“渡“,是超度,是解脱。

    但此时此刻,了因终于明白了。

    不是“渡“。

    而是“毒“。

    经毒。

    佛经有毒!

    了因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茶杯,茶汤微微晃动,映出他凝重无比的面容。

    十年前,他初入大无相寺,参悟两本佛经之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那时他敢为了心中的正义,直接袭杀了树,任由路氏兄妹报仇雪恨。

    那时的他,心中自有一杆秤,衡量是非对错,从不受外界干扰。

    可是十年后的今天呢?

    面对被杀的心意门众人,空生方丈只是一句“有损大无相寺颜面“,他就压下了心中的怒火。

    表面上,他依然思维自由,行动自主,但实际上,他的思想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影响了,他的判断已在无声无息中被扭曲。

    这不是他。

    至少不是十年前的那个了因。

    而此刻,他之所以能醒悟过来,也多亏了弈刀叟当初那一指,那所谓给予‘造化’的一指。

    了因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思绪却愈发清明。

    现在想来,弈刀叟那一指的目的再明显不过——便是要以精纯刀意斩断佛经在他精神中种下的无形枷锁。

    而这就难怪当对方听说他参悟了十多本佛经时,会用那个意味深长的“多”字来形容。

    在弈刀叟这等高人眼中,这已经不是机缘,而是被束缚得越来越深的征兆。

    了因清楚的记得,当弈刀叟那一指落下的瞬间,耳边曾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可让了因心惊的是,系统记录中仅有一条记录。

    而在他发现这一破绽后,便开始新审视这一切。

    也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或许佛经解析进度倒退,并非系统所提到的消耗,而是源自那一指,最终却被系统掩盖。

    那一指,让弈刀叟发现了异常,但也斩断了了因的某些精神枷锁。

    这也就是他精神回归之后,心里会突然出现厌恶情绪的原因。

    了因端起已经微凉的茶,一饮而尽。

    茶汤入喉,带着淡淡的苦涩,正如他此刻的心情。

    十数年光阴,仿佛一场大梦。

    如今梦醒,才发现自己一直在别人的棋盘上,按照既定的规则行走。

    而制定规则的人,到底是谁?

    是那位传经天下、立下佛门根基的一代祖师?还是东渡布武、另辟蹊径的二代祖师?又或是重提经武同修、看似拨乱反正的三代祖师?

    这些时日,了因日夜辗转,反复思量。

    或许……这经书本就是一代祖师所设之局?

    而后被二代祖师窥破玄机,故而弃经传武,另立门庭?

    至于三代祖师……

    了因绝不相信,能被奉为三代祖师之人,会是个愚钝之辈。

    他既网罗天下佛经重归大无相寺,又为何与西漠大雷音寺素有龃龉?

    会不会是那位祖师,早已察觉佛经之中暗藏的手段,故而悄然置换,代入了自己的布置?

    同属佛门三大势力,分踞三方,虽能一致对外,内里却彼此不和……

    这背后,是否正是因为“教义”之根本,早已不同?

    了因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桌上那本佛经上,手指也无意识地轻抚眉心窍穴。

    这处窍穴,在他尚处开窍境时,系统曾特意点出,然而蹊跷的是,自那以后,随着境界提升,系统却再无类似的提示。

    而这处眉心窍穴,正是当日迸发佛光、击杀弈刀叟的源头。

    这窍穴中究竟藏着什么?

    当初系统虽指出这处隐蔽窍穴的存在,却从未明示冲窍之法。如今想来,这或许也是一种筛选。

    筛选出符合幕后黑手条件的人,亦或者是——容器!

    其实自想通此节后,了因反倒不急了。

    瓜熟方能蒂落,容器也须养到火候才堪使用——若不然,当初弈刀叟窥破玄机之时,那幕后之人为何不直接对他下手?

    了因猜测,或许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这就像是寄生关系一样。

    宿主过于弱小,强行攫取,味同嚼蜡,更可能毁去千辛万苦寻得的容器;唯有静待成熟,方能摘取那最饱满甘美的果实。

    若是时间再过去几十年,心神被彻底浸润改造,或许了因真的只能任人宰割,如同温水中的青蛙,再也无力跳出那口大锅。

    但现在?

    了因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他根基尚浅,心神犹清,既已窥破对方布局,这便是他的机会,也是他与那幕后黑手周旋的底气。

    心念流转间,上中下三策已徐徐浮现。

    下策,便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既然这佛经被当作滋养黑手的养料,那我便偏不遂你心愿。

    从今往后,佛经不参不修,转而全力精进武道。

    武学境界越高,修炼过程中带来的戾气便越重,这股力量同样会影响心智,与佛经的潜移默化形成对冲。

    他要做的,便是在这之间,找到一个危险的平衡点,始终让自己保持一份独立清醒的心智。

    如此,即便幕后黑手真的出世,要行那“收割”之举,他至少还有几分本事,能与那黑手——当面对掏,一决生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