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 > 第123章 道清开口宋江惊,康捷回转传噩耗

第123章 道清开口宋江惊,康捷回转传噩耗

    “改变...谈何容易啊...”

    本来打算离开的张叔夜,苦笑一声,颓然的重新坐回了交椅之上。

    他准备听听,武松是怎么看待眼下局势的。

    武松伸出双手,握紧成拳:“纵然不容易,总要试试。靠着武松这对拳头,这两口刀,我就不信,打不出一个清平世界来!”

    张叔夜嗤笑一声:“朝廷军队,已经连贼寇都打不过了...还怎么打出清平世界来?”

    “如果能打赢,又有谁愿意年年给那些蛮夷岁币、绢帛,和亲称臣?”

    他说这话,乃是为了考教武松,看看武松是真有才华,还是凑巧说出那句话来。

    武松端起酒碗,一口喝下:“自大宋自建立以来,重文轻武,以文抑武,军权都归了文官。”

    “武将纵有本领,却连自己的士兵都没有...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军队,想打胜仗,确实是难如登天。”

    邓宗弼、张应雷几人闻言,连连点头。

    他们都是武将,对此自然感触极深。

    就听武松继续说道:“大宋从建立起,只想江山永固,防患于内部。却从不考虑,外患同样是致命的。我朝名家苏老先生《六国论》就已经言明,‘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以财帛事蛮夷,也是同样道理。对蛮夷,只有打!把他们打怕,把他们打疼!就像昔日汉骠骑将军霍去病一般,饮马翰海,封狼居胥!”

    一番话,慷慨激昂,气势如虹。

    张叔夜不由得,眼睛亮了...

    清癯的面容,变得涨红。

    心中无比震惊。

    这话,真的是一个贼寇能够说出来的吗?

    这不正是大宋无数武将的梦想吗?

    ......

    威胜州,国师府。

    宋江起身,手持酒杯,躬身行礼,道:“国师若有差遣...宋江纵肝脑涂地,也要为国师效犬马之劳。”

    说完,一仰头,将杯中酒喝干。

    “好,爽快!不愧是山东呼保义,及时雨宋公明!”

    乔道清也站了起来,学着宋江的样子,将杯中酒喝了。

    两人再次落座,关系就显得亲密了不少。

    乔道清终于将来意说明:“贫道幼年时,曾蒙异人传授一身道术,也正是靠着这身道术,得到晋王垂青,被封为国师。”

    “这些年来,道清为晋王东征西讨,立下了无数功劳。也算是回报了晋王的知遇之恩了。”

    “然道清志不在此...”

    乔道清一边说,一边长叹一声:

    “余生,道清只想觅一仙山,修行道术。”

    “听闻昔日梁山第四把交椅,入云龙公孙胜,乃是蓟州二仙山罗真人之徒,道清有个不情之请...想请二位帮忙引荐一二,以全道清之心愿...”

    啪!

    宋江手中酒杯,掉落在了地上,片片碎裂。

    从乔道清邀请那天开始,他和吴用设想过无数种可能。

    却唯独没想到,乔道清是想去修道!

    在宋江和吴用看来,乔道清身为田虎的国师,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显赫,身份尊贵。

    如此屈尊结交他们,居然只是为了去修道?

    更重要的是...之前他们去蓟州二仙山,请公孙胜下山不成,设计诱骗公孙胜老母上梁山,想要逼迫公孙胜就范。

    不仅失败了,还被公孙胜抓了现行。

    公孙胜事母至孝,这仇恨恐怕一辈子都解不开...

    他哪有胆量去跟公孙胜提这件事?

    宋江毫不怀疑,如果他出现在公孙胜面前,那柄平日从不沾血的松纹古定剑,恐怕就要沾点儿血了...

    “哥哥...可是有什么为难之处吗?”

    看着失魂落魄的宋江,乔道清主动开口:“小弟知道哥哥胸怀大志,不愿郁郁久居人下。倘若哥哥能帮小弟完成心愿,小弟愿送哥哥一场造化...”

    “这个...那公孙妖...”

    宋江绞尽脑汁,准备找个理由婉拒乔道清,却感觉桌子下方,吴用轻轻扯了扯他衣袖,便不再言语了。

    “国师...”

    吴用站起身来,道:“吴某不才,与公孙兄弟共劫生辰纲,同日上梁山...交情可谓至厚。”

    “吴某出面的话,定可说服公孙兄弟,求恳罗真人收国师为徒。”

    乔道清一听,喜出望外,起身施礼:“两位哥哥若是能够遂了道清心愿,道清愿为二位哥哥牵马坠蹬,生死不避!”

    他为人聪敏有谋略,此时,却是被喜悦冲昏了头脑,判断有些不清了。

    “国师容禀...”

    吴用拱拱手:“公孙兄弟闲云野鹤,喜欢游历四方,吴某也久未见。下次见到,定然为国师牵线搭桥!”

    乔道清大喜,拉着两人,继续坐下饮酒。

    一阵阵笑声,从凉亭内不断传出。

    ......

    梁山泊。

    自从那日被武松震撼了一次,张叔夜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作为宋臣,他自然希望大宋能够强大。

    可很多事情,根本不是他一个济州太守能够左右的。

    有些时候,他甚至觉得,武松说的有道理。

    既然大宋已经烂到了骨头,药石无救。

    那何不改天换地,换一个更加强悍、无畏的朝廷?

    这个念头一升起,就被他压制了下去...

    他乃是宋臣,世代蒙受国恩,又岂能做那悖逆之事?

    他只感觉,心情无比的矛盾,想要大醉一场。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张叔夜不悦起身,打开房门。

    看到的,居然是康捷那皮包骨的脸。

    “老爷,不好了,出大事了!”

    康捷语气中,带着哭腔。

    张叔夜见状,心中陡然一惊:“是不是济州那边出事了?”

    “你不是去给那什么卢俊义的送信,让他营救我一家老小吗?他没营救出来?”

    张叔夜只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

    他的老母亲,弟弟还有妻子都留在济州。

    如果因他而死的话,让他怎么能够安心?

    “老爷,不是济州,是京城!”

    康捷从怀中,取出一张告示,递给了张叔夜:“那卢俊义义气深重,当日便点兵去救老夫人等人了,也营救成功了,差我回来报喜。”

    “途中,我顺路去了一趟京城,想看看两位少爷和王都监他们,刚一进城,就看到了这个告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