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 > 第7章 南曹操北刘备,王芬要废帝

第7章 南曹操北刘备,王芬要废帝

    冀州刺史王芬最近很烦躁。

    三月初,太常刘焉以天下兵寇不息,上书建议改刺史为州牧,以重其职。

    但王芬不在其列!

    原本王芬还对“废刘宏而立合肥侯为帝”的计划有所迟疑,自得知刘宏有意另委亲信牧治冀州后,王芬再也坐不住了。

    说好的改刺史为州牧,我这刺史为何不能直接变州牧?

    莫非是疑我之故?

    自古以来,君疑臣则臣必死。

    不想坐以待毙的王芬,不再迟疑,一面给曹操、陶丘洪、华歆等名士去信,一面连结豪杰阴养死士。

    督邮张丰前脚刚沙汰了“不合格”的长吏,王芬后脚就将这群被朝廷卸磨杀驴的长吏请到了邺城,并厚礼相待。

    为朝廷讨贼,却被朝廷无情抛弃,落难之时反被冀州刺史兼天下名士礼遇。

    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

    这群被请到邺城的长吏皆是毫不犹豫的加入了王芬麾下,甘愿为王芬效死。

    在这期间,王芬也听闻了安喜县尉刘备怒鞭督邮的事迹,这令王芬倍感兴趣。

    一个小小的长吏,竟然敢当街怒鞭督邮,且这个督邮还是中常侍张让的义子!

    正常而言:就算刘备瞧不起张丰,也应该会顾忌张丰的义父张让。

    刘备的胆气,让王芬不由想到了曹操。

    昔日出任洛阳北部尉的的曹操,不仅在洛阳设五色棒惩治犯禁者,还将宦官蹇硕的叔父杖毙!

    刘备的胆气不亚于曹操!

    邺城有好事者更是将刘备与曹操并称,曰:南有曹操,北有刘备,若天下官吏皆如此二人一般不畏权贵,社稷之幸,士民之幸。

    刘备人还没到邺城,名声就已经在邺城传开。

    在这个纷扰的乱世,大部分士民都将祸根指向了十常侍,且认为是十常侍欺君罔上,才导致天下动乱。

    只要是去找十常侍的麻烦,好事者都要帮帮场子。

    得知刘备抵达邺城,王芬心情也舒坦不少,急派人去请刘备赴宴。

    欲行废立之事,光靠陈逸、襄楷、周旌、许攸这般长于文墨的士人是万难成功的,王芬对此心知肚明。

    刘宏若要北巡,内有羽林郎、羽林骑、南军卫士,外有北军五校、虎贲便衣,正需刘备这般骁勇善战的猛士相助!

    自入城后,刘备行踪就一直被州府掌控,请帖很快就送到了刘备手中。

    “大哥,小心有诈!”关羽顿生警惕。

    冀州刺史宴请一介白身,这实在是太诡异了。

    “无妨!”刘备不以为意:“我一介白身,王刺史若有意害我,不必如此麻烦。今日就请诸贤弟共享刺史府的美酒美食。”

    张飞一听有美酒美食,瞬间瞪圆了双眼:“大哥,赴刺史的宴,俺也能去?”

    “当然!”刘备语气肯定:“我兄弟四人,有福同享,既有美酒美食,岂能不与诸贤弟共享?”

    张飞大喜,这三日策马狂奔,虽然过足了风驰电掣的瘾,但在吃食上依旧是难以下咽的面饼。

    今日有刺史设宴款待,又岂能错过!

    简单洗漱一番后,刘备便带着关张赵三人来到刺史府赴宴。

    原本王芬只宴请刘备一人,但见关张赵三人皆是熊虎之士,王芬心下更喜,遂又再增设三席以示拉拢之意。

    酒过三巡,王芬言语试探:“玄德为朝廷讨贼,本应受到朝廷的嘉赏,不曾想反遭奸人迫害,王某甚感不平。不知玄德今后,有何打算?”

    刘备暗暗鄙夷: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一个刺史,会为我一介白身感到不平?

    思绪翻转间,刘备影帝附体,忿忿不平:“我自征讨黄巾以来,大小数十战,以我的功劳封个骑都尉也绰绰有余,只因无钱贿赂宦官就被任命为小小的安喜县尉,还连累故人为我受累!”

    “我在任三年,与民秋毫无犯,本想着能凭政绩升迁,不曾想竟落个被沙汰的下场,那督邮张丰,竟还大言不惭的向我索要贿赂,若非左右相劝,我必手刃此贼!”

    一番怒斥下,刘备嘴唇也不断颤抖,瞥了一眼王芬的反应,刘备又继续表演:“我此番南下,只想进京求个公道。”

    刘备影帝级的表演,从肢体语言到表情管理再到言语艺术,无不精妙绝伦,毫无破绽。

    王芬丝毫未能察觉刘备的伪装,心中暗自得意:这等武夫,拼死拼活才挣得个县尉之职,如今一纸诏书便被革去,岂能不怨?只需略施手段,定能叫他心甘情愿为我效力。

    于是继续鼓动道:“玄德此言差矣!洛阳乃阉宦奸佞盘踞之地,哪有什么公道可求?去了那里,只怕非但讨不回公道,反要惹上牢狱之灾。”

    刘备恰到好处地一愣,随即又作忿忿不平状:“我就不信这世间没有公道!”

    王芬闻言哈哈大笑:“玄德真乃性情中人!只是当此乱世,礼崩乐坏,纵有公道,亦不在洛阳。”

    刘备故作惊异,顺势追问:“公道不在洛阳,却在何处?”

    见刘备“入彀”,王芬整了整衣冠,肃然而道:“有术士襄楷夜观天象,天文不利宦者,黄门、常侍将族灭矣!王某不才,愿为天下人除之。玄德若欲讨个公道,不如留在邺城与王某共谋大事如何?”

    卧槽!?

    刘备心头忍不住一声国骂。

    共谋大事?

    你王芬能谋什么大事?

    这是想邀请我行废立之事?

    虽然刘备也认为皇帝无德、英雄当为民除害,但刘备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如李二般的东半球话事人,而不是架空皇帝然后接手一个烂摊子。

    伊尹、霍光听起来很厉害,实际上二人要承受的压力是:干得好,得死;干不好,也得死。

    刘备还没迂腐到牺牲我全族、幸福皇帝家。

    但王芬的话也让刘备嗅到了机遇,替毌丘毅募兵虽然能立功,但功劳远不如检举王芬欲行废立之事。

    似王芬这等人,被术士一忽悠就头脑发热的去谋废一个在位二十年的皇帝,不是蠢就是坏。

    检举王芬,刘备毫无道德压力。

    眼中适时流露出向往之色,刘备也郑重的整了整衣冠,向王芬深深一揖:“我亦久慕王公威名。王公既有此志,我又岂敢不从?愿为王公效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