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亦曾习天文阴阳之术。据我观之,确有黄门、常侍即将族灭的天象,然而天象之变不在今年,应在明年。”见王芬对术士之论深信不疑,刘备改变了战术。
“哦?”王芬没想到刘备也懂天文阴阳之术,惊讶问道:“玄德何以笃定,天象之变,应在明年?”
“天机不可泄露!自古以来,天机变化都自有其运转规律,倘若人力介入太过,反会令天机不稳,继而使天机混沌难辨。”刘备故作神秘:“虽然具体缘由不能明说,但我可以通过阴阳之法推算出与王公此番谋划有关的人。”
见刘备说得煞有介事,王芬心下更惊,问道:“既如此,玄德不妨推测一番?”
随即,在王芬惊讶的目光下,刘备以手指蘸水,在桌面写下了许攸、周旌、陶丘洪、华歆、曹操五人姓名。
“这怎么可能!”王芬骇然而起,满脸的难以置信。
不论是许攸还是周旌,都是秘密来的邺城,平日里也不抛头露面。
王芬给曹操、陶丘洪、华歆去信,亦是私下所为。
王芬想不明白,为何刘备能准确道出五人姓名!
难道,刘备当真也懂天文阴阳之术?
刘备自然是不懂天文阴阳之术的,但刘备有穿越者先知先觉之能,更胜于天文阴阳之术。
见王芬被唬住,刘备又道:“王公虽然不惧一死,但死亦有别。若因轻信术士之论愚蠢而死,岂不是惹人嗤笑?”
王芬沉默。
眼前的刘备让王芬愈发的看不懂了。
王芬不怕死,但怕死后名声受损。
对王芬而言,名声更重于生命。
若真如刘备所言,今后岂不是被人评为:志大才疏徒增笑料?
王芬抬头看向刘备:“玄德当真是去洛阳求公道的?”
刘备尴尬一笑:“信口胡诌之言,王公莫要当真。”
王芬顿感无语。
承认得倒是挺坦直。
王芬又问:“若王某猜得没错,玄德今日信口胡诌,是想自王某处骗几副甲胄吧?”
诶?!
变聪明了?
刘备惊讶。
看懂了刘备的眼神,王芬不由气闷:“莫非在玄德眼中,王某愚蠢好骗?”
刘备口称非也,但眼神却告诉王芬:我就是这么想的。
努力平复内心的躁火,王芬又问出了另一个疑惑:“玄德的初衷既然是来骗王某的,为何不得了好处直接离开?”
刘备坦然直言:“我原本只想骗一副鱼鳞甲,然后入洛阳揭发王公的阴谋;没想到王公出手阔绰,竟然一次性相赠四副鱼鳞甲。我于心不忍,故而相劝。我还是太仁义了!”
王芬被刘备的实话惊得一口气没接上来,忍不住连连咳嗽。
不仅要骗我的鱼鳞甲,还要揭发我?
这是仁义?
“玄德,你可真是,性情中人。”王芬看向刘备的眼神颇为复杂。
若说刘备凶狠吧,刘备在这劝王芬慎思;若说刘备仁义吧,刘备初衷就是来骗王芬的。
良久。
王芬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肃容再问道:“玄德今后有何打算?是否要留在邺城当武猛从事?”
刘备亦是收起了散漫,敛容而道:“那得看王公,是信我,还是信襄楷了。若是信我,王公今后莫要再提诛杀阉宦之事,我留在邺城当武猛从事;若信襄楷,我会前往徐州助毌丘毅募兵,求得拜谒大将军的机会,今后若与王公刀兵相向,还请王公休怪我不念赠甲之情。”
王芬面露犹豫:“王某虽然相信玄德所言,但眼下箭在弦上已非王某能止。众人舍弃性命来助王某,王某又岂能说弃就弃?”
刘备叹了口气,起身道:“既如此,我只能向王公辞行了。”
“且慢!”王芬急忙起身,道:“王某虽然不能轻弃所谋,但可让玄德以冀州武猛从事的身份将兵入洛阳,以兵属大将军。以玄德的武勇和智略,定会受大将军器重。”
年初时,大将军司马许凉、假司马伍宕向何进进言:“《太公六韬》有天子将兵事,可以威镇四方。”
何进遂入朝请示刘宏,刘宏便诏令何进大发四方兵,讲武平乐观下。
不论是年初时并州刺史丁原以张辽为从事将兵入洛阳,还是毌丘毅去丹阳募兵,都是在响应这个诏令。
这些具体的细节,刘备不太清楚,但王芬却是心知肚明,故而在得知刘备要去寻毌丘毅时,王芬就有了让刘备将兵入洛阳的想法。
虽然王芬相信刘备的天文阴阳之术,但王芬的谋划都到了后期,一大堆人舍弃性命跟着王芬谋富贵,这个时候王芬若是退出,顷刻间就能身败名裂。
王芬一向重视名声胜过生命,是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的。
权衡利弊之下,王芬决定助刘备一臂之力,既然刘备有意拜谒何进,王芬就让刘备效仿张辽将兵入洛阳,以此为晋身之资。
刘备不由心绪翻涌:这人情欠大了!
本来只想欺负下王芬这个老实人骗几副甲胄,没想到王芬是送了四副鱼鳞甲后,还要助刘备将兵入洛阳,以兵属何进!
比起四副鱼鳞甲,后者不亚于直接托举刘备!
不论今后局势如何演变,刘备“大将军属将”的身份,可以让刘备获得更大的政治声望!
“我欺骗王公在前,王公何以如此待我?”刘备脸色愈发的凝重。
“我宴请玄德的初衷,亦只是想利用玄德,不曾想玄德仁义,告知王某天象变数。王某心中有愧啊!”王芬叹了口气,随后又敛容向刘备躬身一拜,又道:“倘若王某诛宦失败,还请玄德念社稷不易,伺机诛杀阉宦,如此,王某心愿足矣!”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备也没了再拒绝的理由。
虽然当冀州武猛从事可能会因为王芬谋划废立之事而受到影响,但若能趁此机会入京为将,对刘备而言也是利大于弊的。
“如此,就依王公之言。”刘备拱手:“我本为中山靖王之后、孝景阁下玄孙,亦不愿看到阉宦祸国殃民,若有机会,我必会取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