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 > 第12章 即便是张辽,也得跟着读书

第12章 即便是张辽,也得跟着读书

    并州从事张辽,年虽未满二十,但武力过人,初来洛阳时就深受何进器重。

    在何进眼中,张辽就是熊虎之士。

    而如今,王芬也送了熊虎之士,还一送就送四个!

    不仅城门都尉认为这四人比张辽有过之而无不及,连久随身边见多了猛士的侍者都笃定那红脸长髯的有万夫不当之勇!

    万人敌又不是随地可捡!

    兼之王芬密谋诛杀宦官的传闻让何进心生疑虑,不先让张辽去试探一番,何进不放心。

    另一边,得到传令的张辽,不由诧异。

    来洛阳时间不短了,张辽还是头一回得到试探武勇的军务。

    “这关羽何许人也,竟得大将军如此重视?”

    虽然心头有疑惑,但张辽隐隐感到兴奋:在洛阳就没遇到个像样的对手,张辽手痒了!

    随即,张辽披挂持槊,一路策马来到驿馆。

    “河东关羽可在?”

    嘹亮的呼声,惊扰了驿馆内正在读书的刘关张三人。

    即便入了洛阳城,刘备也没忘记带着关羽和张飞读书练武。

    更是训诫二人: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浪费光阴是可耻的,必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锤炼自身,方能屹立乱世。

    刘备微微蹙眉,显然对方才的惊扰颇为不满:都在读书呢,吼什么吼!

    “二弟,去看看是何人敢在此喧哗!”

    “好嘞!”

    关羽将书一扔,顿感精神勃发。

    刘备不满对方惊扰了读书,关羽却是感谢对方惊扰了读书。

    读书久了,绷紧的神经让关羽有一种想提刀砍人的冲动,然而洛阳城又没有可以随意砍伐的竹林,让关羽有闷气无处撒。

    “关某在此,尔乃何人?”

    关羽故作威严,实际上眯着的丹凤眼却在打量来者。

    见来者器宇不凡、身材高大威猛,关羽亦不由暗暗称赞:好个猛士!

    关羽在打量张辽,张辽亦在打量关羽,在看到关羽的红脸长髯后,张辽只感觉双臂的热血在跳动:手又痒了!

    张辽拱手道:“我乃大将军麾下校尉,雁门人张辽张文远是也!听闻云长兄武力过人,张某特来讨教!”

    竟然来打架的!

    那就可以不用读书了!

    关羽眉宇一喜,随后向院中的刘备高呼:“大哥,此人要与关某讨教武艺!”

    刘备尚未开口,张飞立马跳起来:“想挑战二哥,先过俺这关!二哥,杀鸡焉用牛刀,这局就让给俺呗!”

    张辽愕然的看着兴冲冲而来的张飞,杀鸡焉用宰牛刀?我是鸡?

    “你又是何人?”被张飞这般小觑,张辽怒气难忍。

    张飞拍着胸口道:“你姓张,俺也姓张。俺乃燕人张飞张翼德是也!张辽,可敢与俺大战三百回合!少一个回合都算你输!”

    张辽刚生出的怒气,瞬间被张飞的话给扑灭:我这是听岔了?不够三百回合都算我输?这是夸我还是损我?

    “三弟!抢人也不是这么抢的。”关羽不满地道:“张辽是来寻关某切磋的,你还是先回去读书!大哥说了,读书之道,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大哥也说了,读书要劳逸结合!”张飞不甘示弱:“更何况,俺跟他都姓张,怎就不能切磋了?”

    听着关羽、张飞的话,张辽只感觉一阵风中凌乱: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咳咳——”

    两声轻咳,打断了关羽和张飞的相互拉扯。

    “二弟、三弟,继续回来读书!”

    将满脸不情愿的关羽和张飞唤回后,刘备向张辽遥遥一拱手,道:“张校尉,实在抱歉。现在是申时,我等需要读书到酉时,还请稍待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二弟才能与你切磋。”

    张辽更是惊愕。

    读书?

    这俩竟然还会读书?

    张辽自幼就生活在雁门边陲,出生时塞外胡人因檀石槐而强盛,雁门郡常受劫掠;熹平六年,雁门郡军民反攻檀石槐,却又大败而归。

    在这种恶劣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张辽,虽然武勇过人且也听人讲过不少兵书和名人传记,但却只会些简单字读写。

    然而再看关羽和张飞,都是直接抱着书卷各自阅读,显然有相当的识字量。

    看着在刘备的督促下认真读书的关羽、张飞,张辽五味繁杂。

    “张校尉若是不急,可与我等一并读书!”刘备敏锐的觉察到了张辽脸上的落寞和羡慕,呼声邀请。

    “我?”张辽忽然有一种想抽自己一巴掌验证是否在梦游的想法:我来这是试探关羽武勇的,不是来陪关羽读书的。

    心头虽然这么想,但张辽脚步却移向了刘备,随后拿起一卷书坐下。

    翻了翻,张辽蹙紧了眉头:字虽然是好字,但只能勉强认出些简单的字,连在一起就读不通顺了。

    刘备瞥了一眼张辽手中的书,随后诵道:“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此话即是说,这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考察研究的。”

    “旨在表明战争的严重性,也强调在进行战争决策前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和谨慎权衡。”

    刘备诵的正是张辽手中这卷书,不论是原文还是注释,都是刘备亲笔所写。

    这个时代不像后世可以随时买到印刷书,想要书,只能去抄书,抄书后看不懂还需要抄别人的断句和注解。

    但对刘备而言,只需要将字与后世的简体字对应,绝大部分书都不需要再单独去抄别人的断句和注解。

    刘备自己就能将其注释成寻常人能听懂的话。

    这也是刘备能带着关羽、张飞卷读书的底气所在。

    论天文地理、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在知识大爆炸时代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刘备,在知识的运用上会与青史名人有差距,但在知识储备量上,刘备自称第二,也人能自称第一。

    刘备一遍又一遍的诵,张辽则对着书卷一个字一个字的听,彼此都默契的没有点破,直到酉时到来,刘备这才停下了诵。

    “张校尉有读书之资,今后若无军务,可常来与我等读书如何?”刘备笑眯眯的看着张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