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烈焰灼心 > 第五十章:名门

第五十章:名门

    小承砚这场病,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扩散至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病愈后的小家伙似乎更加黏人,对父母,尤其是常常“消失”去工作的谢艳玲,产生了一种近乎本能的依恋。只要谢艳玲在家,他的小眼睛就像装了定位器,时刻追随着她的身影,一旦她拿起手机或走向书房,便会瘪着小嘴,发出委屈的哼唧。

    这种甜蜜的负担,让谢艳玲心中柔软,却也让她在处理“心域”日益繁重的事务时,倍感煎熬。她不得不更加严格地划分界限,将家庭时间神圣化,除非极其紧急,否则绝不在这段时间内处理工作。但这意味着,她必须在更短的单位时间内,完成更高强度的脑力输出。

    林镇钦将她的挣扎看在眼里。他没有说什么,只是行动上给予了更实际的支持。他进一步优化了自己的日程,将更多非核心的决策和社交活动委托出去,确保自己每周能有数个完整的晚上和至少一整天,是完全属于家庭。他甚至开始亲自参与制定小承砚的早期启蒙计划,那严谨认真的态度,不亚于审核一份亿万级别的商业合同。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他们努力构筑的平静,很快被来自林家老宅的传统力量打破。

    小承砚周岁宴的筹备提上日程。按照林家的规矩,长孙的周岁宴不仅是家庭庆祝,更是一场向外界宣告继承人地位、联络宗亲关系的重要仪式,规矩繁多,场面浩大。沈静姝亲自过问,事无巨细,从宴请名单到抓周物件的选择,都带着不容置疑的传统烙印。

    “抓周的物件,必须按老规矩来,文房四宝、算盘、印章、玉佩……那些花里胡哨的新式玩具,绝不能上台面。”沈静姝在电话里,语气笃定地对谢艳玲交代,“还有,当天给承砚穿的衣服,我已经让人按旧例备好了,是苏老师傅亲手绣的百子千孙图,寓意好。”

    谢艳玲握着电话,眉头微蹙。她理解传统的重要性,但也希望能在这个属于他们小家庭的重要时刻,融入一些他们自己的心意和现代元素。她尝试着委婉地提出:“妈,抓周的物件,是不是可以加一两样代表现代科技的小模型?比如一个小小的卫星或者芯片模型?毕竟时代不同了……”

    “胡闹!”沈静姝的声音立刻拔高,带着不悦,“林家的规矩,是几代人传下来的,寓意的是根基和传承!什么卫星芯片,不成体统!艳玲,我知道你现在有自己的事业,想法新,但有些根本的东西,不能丢!”

    通话在不甚愉快的气氛中结束。谢艳玲放下电话,感到一阵无力。这不仅仅是关于抓周物件的小事,更是两种观念、两种力量的无声较量。沈静姝在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提醒和确认她在林家传统秩序中的位置,以及她对下一代教育的主导权。

    晚上,她把这件事告诉了林镇钦。他听完,神色平静,只是问:“你怎么想?”

    “我尊重传统,”谢艳玲斟酌着用词,“但我希望承砚的未来,能有更广阔的选择,而不是从小就被符号化、被限定在某条既定的轨道上。抓周只是一件小事,但它背后代表的东西……很重要。”

    林镇钦沉默片刻,道:“规矩是死的。林家的未来,在承砚自己手里,不在那些抓周的物件上。”他看着她,“这件事,你按你的想法准备。母亲那边,我去说。”

    他的态度明确而坚定,再次充当了她与旧式家族观念之间的缓冲区和捍卫者。最终,在林镇钦的斡旋下,抓周仪式上,除了传统的文房四宝等物件,角落里悄悄地多了一个小小的、精致的AI机器人模型和一个地球仪。沈静姝看到时,脸色微沉,但终究没有在宾客面前发作。

    周岁宴当天,林家老宅宾客云集,政商名流,林氏宗亲,济济一堂。粉雕玉琢的小承砚穿着那身略显古板的百子千孙图礼服,被抱到铺着红绒布的抓周台前。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小家伙爬来爬去,最终,胖乎乎的小手一手抓住了那只传统的和田玉印章,另一只手,却牢牢地抓住了那个小小的AI机器人。

    台下瞬间响起一阵意味不同的低呼和各种解读。抓印章,寓意掌权承业,符合林家长孙的身份;抓AI机器人,则充满了未来的、科技的想象空间。

    沈静姝的脸色缓和了些,毕竟抓住了印章。而谢艳玲看着儿子一手抓着过去,一手握着未来的模样,眼眶微微发热。这或许是最好的结果,象征着传承与创新的融合。

    林镇钦站在她身边,轻轻握了握她的手。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然而,周岁宴的热闹尚未完全散去,另一股暗流已经开始涌动。小承砚作为林氏帝国板上钉钉的第三代继承人,他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利益和未来的权力格局。一些嗅觉敏锐的、与林家关系或近或远的势力,开始通过各种方式,试图接近和渗透。

    有人打着“关心孩子早期教育”的旗号,推荐各种天价启蒙课程和“贵族”保姆;有人借着送周岁礼的名义,送上价值连城却寓意深远的古玩玉器,试图建立某种隐性的联系;甚至有一些背景复杂的海外信托基金和教育机构,主动发来邀请,暗示可以为“林小公子”提供“最顶级”、“最安全”的成长规划和资产托管服务。

    这些看似“好意”的接近,背后都藏着精明的算计和长线的投资。林镇钦对此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他让周韬筛查了所有试图接近的人员和机构背景,婉拒了绝大多数别有用心者,只接受了少数几家知根知底、关系清白的世交的礼物。

    “承砚还小,但他的世界,从出生起就注定不会简单。”一次,在处理完一份试图通过捐赠某博物馆来换取与林家“交情”的提案后,林镇钦对谢艳玲沉声说道,“我们要为他扫清的,不仅仅是成长路上的障碍,更是这些无处不在的、名为‘好意’的陷阱。”

    谢艳玲深以为然。她想起自己当初进入这个圈子时所经历的审视与不易,而她的儿子,从一出生就站在了漩涡的中心。保护他,让他能在一个相对纯粹、健康的环境里成长,看清自己的本心,而不是过早地被名利和算计裹挟,成了他们作为父母,比经营任何事业都更重要的责任。

    他们开始有意识地过滤掉外界的过度关注,尽力为小承砚营造一个平凡而温暖的成长空间。别墅成了守卫森严却又充满爱意的堡垒,在这里,他可以尽情玩耍,探索世界,而不必时时刻刻暴露在聚光灯和算计之下。

    “名门”之后,注定荣耀与枷锁并存。

    但他们决心,要用自己的方式,为儿子打破那些陈腐的桎梏,抵御那些超额的“关爱”,让他既能继承家族的底蕴,又能拥有选择未来的自由。

    这,或许是他们对“基石”最深刻的守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