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会有更多未知的风景等着他们去探索,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彼此支撑,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没有走不通的路。
念菲的硕士毕业典礼在北师大的百年讲堂举行。那天阳光正好,透过彩绘玻璃窗洒在红色的地毯上,映得整个礼堂格外明亮。念菲穿着硕士服,站在队伍里,看着前方**台上的校领导,心里满是感慨。从本科到硕士,在这所校园里,她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 像母亲叶菲一样,成为一名扎根教育的语文老师。
叶菲和王剑坐在观众席的前排,手里拿着相机,不停地给念菲拍照。叶菲看着女儿自信的模样,眼眶忍不住泛红。她想起自己当年硕士毕业时的场景,那时念菲还小,抱着她的腿撒娇,如今女儿已经长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大人。王剑轻轻拍了拍叶菲的手,轻声说:“别激动,一会儿还要给念菲献花呢。”
毕业典礼结束后,念菲快步走到父母身边,笑着说:“爸妈,我毕业啦!” 叶菲上前抱住她,哽咽着说:“宝贝,你真棒,妈妈为你骄傲。” 王剑把准备好的向日葵花束递给念菲,说:“向日葵代表着坚定和温暖,就像你选择的教育事业一样,爸爸相信你一定能做好。”
毕业季也是求职季。念菲投递了好几所学校的简历,其中就包括她的母校 —— 北师大附属中学。面试那天,念菲特意穿了一身简洁的白色连衣裙,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学校。走进熟悉的教学楼,看着走廊里挂着的学生画作,她仿佛又回到了高中时代。
面试她的是学校的语文教研组组长和几位资深老师,其中就有叶菲曾经的同事李老师。李老师看着念菲,笑着说:“念菲,我看着你长大,知道你是个踏实努力的孩子,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念菲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她从容地回答着老师们的问题,分享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以及未来的教学规划。
一周后,念菲收到了北师大附属中学的录用通知。她拿着通知,第一时间跑到叶菲的办公室,激动地说:“妈,我考上啦!我要和您成为同事啦!” 叶菲正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放下笔,抱住念菲:“太好了!以后我们就能一起上下班,一起讨论教学了。”
王剑下班回家,听到这个好消息,特意做了一桌子念菲爱吃的菜。饭桌上,他笑着说:“以后咱们家就有两位人民教师了,我可得好好向你们学习。” 念菲调皮地说:“爸,那你以后可得多支持我们的教育事业,比如给我们学校捐点智能教学设备?” 王剑哈哈大笑:“没问题,只要能帮到你们,爸爸义不容辞。”
念菲正式入职后,被分配到高一年级担任语文老师,还负责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刚开始工作,她遇到了不少困难。班里有个叫张浩的男生,性格孤僻,上课经常走神,作业也总是完不成。念菲多次找他谈心,都没什么效果。
她有些沮丧,回家后向叶菲倾诉。叶菲放下手里的备课资料,耐心地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你要先了解他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帮助他。当年我班上也有这样的学生,后来我发现他是因为父母离异,心里有疙瘩,才不愿意和人交流。你可以试着从他的兴趣入手,慢慢走进他的心里。”
念菲听从了叶菲的建议,开始留意张浩的兴趣爱好。她发现张浩课间经常在教室后面画画,而且画得很不错。有一次,念菲看到张浩在画一幅校园风景图,便走过去,笑着说:“张浩,你画得真好,这棵老槐树画得特别传神,和我当年上学时看到的一模一样。”
张浩没想到老师会注意到自己的画,有些惊讶地抬起头。念菲继续说:“我也喜欢画画,周末有时候会去公园写生,你要是感兴趣,下次可以和我一起去。” 张浩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念菲经常和张浩聊画画,还给他推荐一些绘画书籍。渐渐地,张浩变得开朗起来,上课也认真了很多,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期中考试时,张浩的语文成绩竟然从班级倒数升到了中游。家长会那天,张浩的妈妈特意找到念菲,激动地说:“王老师,谢谢您,您不知道,这孩子以前从来不愿意和我们交流,现在回家都会主动和我们分享学校的事了。” 念菲笑着说:“这是张浩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叶菲看着念菲在教学上逐渐成熟,心里满是欣慰。她经常和念菲一起备课,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有时候两人会因为一个教学方法争论起来,但最后总能达成共识。学校的年轻老师都羡慕地说:“你们母女俩真是我们语文组的‘黄金搭档’。”
与此同时,王剑的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拓展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他们的智能教育产品进入欧洲市场时,因为文化差异和教育体系的不同,推广效果并不理想。有一次,王剑去德国参加教育科技展会,准备了详细的产品介绍和演示,但前来咨询的客户寥寥无几。
展会结束后,王剑坐在酒店的房间里,看着窗外的夜景,心里有些失落。他给叶菲打了个视频电话,疲惫地说:“菲菲,这次展会不太顺利,我有点担心欧洲市场的拓展。” 叶菲看着他憔悴的样子,心疼地说:“别着急,慢慢来。每个市场都有它的特点,你可以多和当地的教育机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再调整产品策略。我记得你之前说过,欧洲的教育更注重个性化和实践能力,或许你们可以在产品里增加这些元素。”
王剑听了叶菲的话,眼前一亮。他想起之前去农村学校调研时,就是根据当地的教育需求调整了产品功能,才取得了好的效果。第二天,他就联系了德国当地的几家教育机构,邀请他们一起召开座谈会,深入了解欧洲教育市场的需求。
经过多次沟通和调研,王剑带领团队对产品进行了优化升级。他们在智能推荐系统中增加了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功能,还开发了适合欧洲学生的实践类课程模块。半年后,当他们再次参加欧洲的教育科技展会时,产品受到了很多客户的关注,当场就签下了好几笔订单。
在庆祝会上,团队成员纷纷向王剑表示祝贺。王剑笑着说:“这次能成功,多亏了我妻子的提醒。有时候换个角度思考,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一年,叶菲的母亲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已经无法下床行走。叶菲和王剑商量后,决定把母亲送到专业的养老护理院,那里有更专业的医护人员和护理设备。送母亲去护理院的那天,叶菲的心里满是愧疚,她拉着母亲的手,哽咽着说:“妈,对不起,是我们没照顾好您。” 母亲虚弱地笑了笑,说:“傻孩子,妈不怪你们,你们工作忙,这里有专业的人照顾我,我很放心。”
从那以后,叶菲每天下班后都会去护理院看望母亲,给她擦身、喂饭,陪她聊天。王剑只要不加班,也会一起过去。念菲周末的时候,会带着自己班上学生画的画去给奶奶看,给奶奶讲学校里的趣事。母亲虽然身体不好,但每次看到家人,脸上都会露出开心的笑容。
有一次,母亲突然想吃老家的槐花糕。叶菲记得母亲年轻时最会做槐花糕,每年春天都会摘新鲜的槐花,做给家人吃。但现在不是槐花盛开的季节,而且北京很难买到新鲜的槐花。叶菲四处打听,终于在一家有机农场找到了冷冻的槐花。
她按照母亲教她的方法,一步步地做槐花糕。和面、拌馅、蒸制,每一个步骤都格外用心。当热腾腾的槐花糕端到母亲面前时,母亲闻着熟悉的香味,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她尝了一口,说:“就是这个味道,和我年轻时做的一模一样。” 叶菲看着母亲满足的样子,心里也暖暖的。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念菲工作的第三年。这一年,她带的第一届学生要参加高考了。高考前的最后一节语文课上,念菲给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张手写的贺卡,上面写着她对每个学生的祝福和期望。她看着台下一张张熟悉的脸庞,哽咽着说:“三年来,看着你们从懵懂的初中生长成懂事的高中生,我很欣慰。高考只是你们人生中的一个节点,不管结果如何,希望你们都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学生们也很舍不得念菲,纷纷拿出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她。有个女生抱着念菲,哭着说:“王老师,谢谢您这三年来对我的照顾,要是没有您,我可能早就放弃语文了。” 念菲拍了拍她的背,说:“加油,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高考结束后,学生们特意组织了一场谢师宴,邀请了念菲和其他任课老师。宴会上,学生们轮流给念菲敬酒,分享自己未来的规划。看着学生们朝气蓬勃的样子,念菲忽然明白了叶菲常说的那句话:“教育是一项充满希望的事业,你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会在未来开出最美的花。”
高考成绩出来后,念菲带的班级语文平均分在全市排名第一,有十几个学生考上了重点大学。学校特意为她召开了表彰大会,校长在大会上称赞道:“王念菲老师年轻有为,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是我们学校青年教师的榜样。”
叶菲和王剑坐在台下,看着念菲站在领奖台上,接受大家的掌声,心里满是骄傲。王剑轻声对叶菲说:“你看,我们的女儿真的长大了,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老师。” 叶菲点点头,眼里满是幸福的泪水。
这一年,王剑的公司也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 —— 公司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敲钟仪式那天,王剑邀请了叶菲、念菲和母亲一起去纽约。站在纳斯达克的敲钟台上,看着屏幕上跳动的股票代码,王剑心里百感交集。他想起自己刚毕业时,放弃深圳的高薪机会,留在北京打拼的日子;想起公司遇到危机时,团队一起加班加点解决问题的日子;更想起家人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陪伴。
敲钟结束后,叶菲走到王剑身边,笑着说:“王总,恭喜你,你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王剑握住她的手,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梦想,是我们一家人共同的梦想。没有你和念菲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我。”
念菲拿出手机,给一家三口和奶奶拍了一张合影。照片里,他们站在纳斯达克的标志前,笑容灿烂。念菲说:“这张照片要好好保存,以后等我有了孩子,要告诉他们,爷爷奶奶和妈妈都是最棒的。”
从纽约回来后,王剑开始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减少不必要的出差,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家人。每天早上,他会和叶菲一起去小区里散步;晚上,会陪母亲聊天,给她读报纸;周末的时候,会带着一家人去郊区游玩。他常说:“以前总想着把公司做大做强,忽略了家人,现在才明白,家人的陪伴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叶菲的教学事业也迎来了新的突破。她负责的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课程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还被邀请到全国各地的学校进行教学分享。有一次,她去偏远的山区学校支教,看到那里的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心里深受触动。回来后,她和王剑商量,决定成立一个教育公益基金,资助山区的贫困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王剑非常支持叶菲的想法,不仅捐出了一大笔钱,还发动公司的员工和合作伙伴一起参与公益事业。基金成立后,他们为山区学校捐赠了图书、电脑和智能教学设备,还组织城里的老师去山区支教,让山区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念菲也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她利用假期去山区学校给孩子们上语文课,教他们读诗、写作文。有一次,她教孩子们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说:“王老师,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当一名语文老师,给山里的孩子上课。” 念菲看着小女孩纯真的眼睛,心里满是感动 —— 她知道,教育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这一年的九月,北师大的桂花又开了。叶菲、王剑、念菲带着母亲,一起回到了北师大的校园。母亲坐在轮椅上,叶菲推着她,王剑和念菲走在旁边,一家人沿着满是桂花香的小路慢慢走着。
走到当年叶菲和王剑相遇的桂花树下,叶菲停下脚步,笑着说:“还记得吗?我们第一次在这里见面,你帮我搬行李,还偷偷给我拍了照片。” 王剑点点头,说:“当然记得,那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女孩真好看,一定要和她在一起。”
念菲看着父母幸福的样子,笑着说:“爸妈,你们的爱情故事也太浪漫了,我以后也要找一个像爸爸一样疼妈妈的人。” 叶菲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会的,我们念菲这么优秀,一定会遇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母亲看着眼前的一切,虚弱地说:“看到你们一家人这么幸福,我就放心了。” 叶菲蹲下来,握住母亲的手:“妈,我们会一直陪着您,让您开开心心的。”
阳光透过桂花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桂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甜甜的,沁人心脾。王剑拿出相机,给一家人拍了一张合影。照片里,叶菲推着母亲,王剑和念菲站在旁边,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王剑看着照片,心里满是感慨。从毕业季的艰难抉择,到婚后的相濡以沫;从女儿的出生成长,到一家人共同投身教育事业;从工作中的起起落落,到如今的岁月静好,几十年的时光里,他们一起经历了风雨,也一起收获了幸福。
他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或许还会有挑战和困难,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彼此扶持,相互关爱,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时光会继续流逝,但他们之间的亲情和爱意,会像这满树的桂花一样,年年盛开,永不凋零。
在这座充满希望的城市里,在北师大这片承载着他们太多回忆的校园里,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这是一个关于爱、关于梦想、关于坚守的故事,也是一个普通家庭在时光长河中,用温暖和努力书写的幸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