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周一清晨,薄雾还未完全散去,王剑就已经站在了公司会议室的窗前。桌上摊着新打印好的产品原型图,色彩明快的界面上,卡通化的汉字按钮整齐排列,角落还点缀着几片小小的向日葵图案 —— 那是他特意让设计团队加上的,就像叶菲常说的,“心里有光,日子才会暖”。
“王先生,马丁先生他们已经到楼下了。” 莉娜轻轻敲了敲门,手里拿着一叠用户测试问卷,“这是昨天整理好的问卷,咱们今天可以根据原型图,再跟用户做一轮深度访谈。”
王剑转过身,指尖拂过原型图上的向日葵图案,嘴角扬起一抹笑意:“辛苦你了莉娜,咱们先把资料再核对一遍,确保等会儿跟用户沟通的时候,能准确解答他们的疑问。”
没过多久,马丁和汤姆就走进了会议室。马丁看到桌上的原型图,眼睛一亮,伸手拿起来仔细看着:“王先生,这个设计比我想象中好很多,色彩虽然丰富,但不杂乱,功能按钮也很清晰,确实符合你之前说的‘兼顾需求与简洁’。”
“这还要感谢你愿意接受调整方案。” 王剑笑着说,把用户测试问卷推到马丁面前,“今天我们邀请了五位中国家长和三位中国教师,等会儿他们会过来体验原型图,我们可以听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再做最后的优化。”
上午十点,用户们准时抵达。王剑和团队成员分头行动,有的引导用户体验原型图上的课程功能,有的记录用户的反馈,还有的负责解答用户的疑问。一位来自北京的家长李女士,在体验完英语学习模块后,忍不住对王剑说:“这个界面特别好,我家孩子平时不爱学英语,刚才看我玩这个原型图,都凑过来看热闹,还问我‘妈妈,这个是不是能学英语呀’。”
王剑心里一暖,连忙说:“我们设计这个模块的时候,就是想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孩子主动爱上学习。您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吗?比如课程难度、界面操作这些。”
“难度挺合适的,” 李女士想了想,“就是能不能加一个‘家长监督’功能?比如我们能看到孩子的学习进度,还能收到孩子完成作业的提醒,这样也能更好地帮孩子规划学习时间。”
王剑立刻把这个建议记在笔记本上:“您提的这个建议特别好,我们会尽快加上这个功能。谢谢您的反馈。”
另一边,汤姆正在和一位来自上海的教师周老师交流。周老师指着原型图上的语文课程模块说:“这个古诗动画做得特别生动,我觉得可以再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比如让孩子自己给古诗配画,或者录制自己背诵古诗的音频,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汤姆认真地记录着:“您说得对,我们后续会在课程里加入更多互动功能,让教学更有趣。”
整个上午,会议室里都充满了热烈的讨论声。用户们提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比如增加 “错题本” 功能、优化课程加载速度、丰富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等。王剑和团队成员把这些建议一一整理好,准备在下午的会议上讨论优化方案。
中午休息时,王剑收到了叶菲发来的消息。叶菲已经回到北京,正在家里整理贵州之行的照片和资料,她给王剑发了一张妞妞拿着平板电脑学习的照片,配文:“妞妞现在每天都要主动学半小时英语,说以后要跟你用英语聊天呢。”
王剑看着照片里妞妞认真的模样,心里满是温暖。他给叶菲回了条消息:“我们今天跟用户做了原型图测试,大家反馈特别好,还提了很多实用的建议,等优化完,咱们就能尽快推进项目了。你刚回来,别太累了,好好休息。”
下午的会议上,王剑把用户的反馈整理成表格,和团队成员一起讨论优化方案。“家长提到的‘家长监督’功能,我们可以在下周完成开发,” 王剑指着表格说,“教师建议的‘互动配画’和‘音频录制’功能,汤姆,你们技术团队大概需要多久能实现?”
汤姆推了推眼镜:“大概需要十天左右,我们可以先开发核心功能,后续再慢慢优化细节。”
马丁点点头:“没问题,咱们按这个节奏来。总公司那边已经在催项目进度了,咱们得尽快完成原型图的最终优化,然后进入正式研发阶段。”
会议结束后,王剑留在办公室,把优化方案整理成文档。窗外的薄雾早已散去,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文档上,给文字镀上了一层金边。他想起叶菲常说的 “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觉得这句话特别适合现在的自己 —— 虽然项目进度紧,但只要把每个细节都做好,就能确保产品质量,不辜负用户的期待。
而此时的北京,叶菲正坐在书房里,整理贵州之行的资料。书桌上摊满了照片、笔记和孩子们画的画,其中最显眼的,是妞妞织的那个毛线小兔子,她把它放在了书桌的正中央,每次看到,都能想起孩子们纯真的笑脸。
“叶姐,这是我整理好的‘启智班’后续规划方案,你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小张把一份文档递给叶菲,“我们计划下个月组织一次山区孩子和城里孩子的线上交流活动,还想邀请‘启智教育’的志愿者老师,给山区老师做一次线上培训。”
叶菲接过文档,认真地翻看着:“这个规划很好,线上交流活动可以定在周末,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互动。线上培训的内容,除了智能设备的使用,还可以加一些‘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课程,山区老师可能更需要这方面的指导。”
小张点点头:“我记下了,等会儿就修改方案。对了叶姐,李总刚才给我打电话,说他们公司已经开始研发适合山区孩子的基础课程了,预计下个月就能完成,到时候会免费提供给咱们公益基金。”
“太好了!” 叶菲很开心,“你跟李总说,谢谢他们的支持。等课程研发完成,我们可以先在贵州的‘启智班’试点,看看效果,再推广到其他山区学校。”
小张走后,叶菲拿出手机,翻出贵州村寨里那棵老桂花树的照片。照片里,桂花树上开满了小小的黄花,树下坐着几个孩子,正拿着平板电脑学习。她想起村长说的 “这棵桂花树有几十年了,每年都开很多花,孩子们都喜欢在树下玩”,心里忽然有了一个想法 —— 或许可以在桂花树下建一个 “图书角”,把 “启智教育” 捐赠的图书放在那里,让孩子们在桂花香气里读书、学习。
她立刻给村长打了个电话,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村长在电话里很兴奋:“叶老师,这个想法太好了!我们村里正好有一些闲置的书架,明天我就让村民们把书架搬到桂花树下,再把地面打扫干净,等你们下次来,就能放图书了。”
挂了电话,叶菲的心里满是期待。她想象着孩子们在桂花树下读书的场景,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书页上,桂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孩子们的笑声在村寨里回荡 —— 那一定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画面。
与此同时,慕尼黑的念菲正和陈默一起,收拾着交流期间的资料。还有一周,他们就要结束在慕尼黑的交流,回到北京了。念菲把柏林研讨会的笔记、德国教育机构的资料,还有自己整理的教学试点方案,一一放进行李箱里,每一件东西,都承载着这段时间的收获与成长。
“你看,这是咱们去慕尼黑教育机构时拍的照片,” 陈默拿出手机,翻出一张照片,照片里,念菲正和孩子们一起玩英语游戏,脸上满是笑容,“当时你还说,以后要把这个游戏带到自己的课堂上,让学生们也能在玩中学。”
念菲看着照片,嘴角扬起一抹笑意:“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要回去了。这段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教学理念,还有你对梦想的坚持。你说以后想当外交官,帮助更多的人,我觉得你一定能做到。”
陈默看着念菲,眼神认真:“你也一样,你对教育的热爱,对孩子们的用心,一定会让你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回国后,咱们还要一起努力,你推进教学试点,我准备外交官考试,咱们互相加油。”
念菲点点头,心里暖暖的。她想起在柏林和爸爸一起吃意大利面的时候,爸爸说 “只要心里有目标,就别怕路远”,觉得这句话特别适合现在的自己和陈默。
晚上,念菲和陈默一起去了慕尼黑的一家中餐厅。念菲点了一份红烧肉,尝了一口,忍不住说:“还是没有我妈做的好吃,我妈做的红烧肉,肥而不腻,还带着淡淡的槐花香。”
“等回国了,咱们去你家蹭饭,让阿姨给咱们做红烧肉吃。” 陈默笑着说,“我还想尝尝阿姨做的槐花糕,你之前跟我说过很多次,说特别好吃。”
“没问题,” 念菲笑着说,“我妈肯定特别欢迎你去。对了,回国后,我想跟学校申请开‘跨文化交流’选修课,到时候还想请你去给学生们讲讲德国的文化,你愿意吗?”
“当然愿意,” 陈默立刻答应,“能帮到你,我很开心。”
吃完饭,两人沿着慕尼黑的街道慢慢走着。街道两旁的路灯亮着暖黄色的光,偶尔有行人走过,带着淡淡的啤酒香气。念菲看着身边的陈默,心里忽然有些不舍 —— 这段时间,陈默一直陪着她,听她分享教学想法,帮她整理资料,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鼓励她,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成了自己很重要的人。
“陈默,” 念菲停下脚步,轻声说,“这段时间,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可能不会有这么多收获,也不会这么快适应慕尼黑的生活。”
陈默也停下脚步,看着念菲,眼神温柔:“不用谢,能陪在你身边,看着你一点点成长,我也很开心。回国后,咱们虽然不能每天见面,但可以经常联系,分享彼此的生活和工作。”
念菲点点头,眼眶微微泛红。她知道,分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只要心里有彼此,就算相隔两地,也能互相支持,一起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
接下来的几天,念菲和陈默一起,把交流期间的资料整理成册,还去了慕尼黑大学的图书馆,借了很多关于跨文化教育的书籍,准备带回北京,作为 “跨文化交流” 选修课的参考资料。
周五下午,他们去了慕尼黑的向日葵花田。大片大片的向日葵在阳光下绽放,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念菲拿出手机,拍了很多照片,还和陈默一起拍了一张合影,她想把这些照片带回北京,给爸爸妈妈看,也给自己留作纪念。
“你看,这里的向日葵和北京的不一样,” 念菲指着一朵向日葵说,“这里的向日葵更大,颜色也更鲜艳。不过不管在哪里,向日葵都朝着阳光生长,就像我们一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
陈默握住念菲的手,轻声说:“对,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一起努力,一起朝着梦想的方向生长。回国后,我会经常去北师大看你,听你讲课堂上的趣事,也跟你分享我的备考进度。”
念菲的脸颊微微泛红,轻轻点了点头。夕阳下,两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身后是一片金色的向日葵花田,空气中弥漫着阳光和花香的味道。
周日上午,念菲和陈默收拾好行李,准备前往机场。离开公寓前,念菲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住了三个月的地方 —— 小小的房间里,还留着她贴在墙上的教学计划,书桌上还放着她没看完的《跨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阳台上还挂着她洗好的衣服。这里承载了她三个月的努力与成长,也留下了她和陈默的美好回忆。
“走吧,我们该去机场了。” 陈默拎起行李箱,看着念菲说。
念菲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房间,转身跟着陈默走出了公寓。车子行驶在慕尼黑的街道上,念菲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心里满是不舍。她拿出手机,给爸爸发了一条消息:“爸,我和陈默已经在去机场的路上了,预计下午五点到北京,你和妈不用来接我们,我们自己回学校就好。”
王剑很快就回了消息:“好,路上注意安全。我和你妈在家给你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等你回来吃。”
看到 “红烧肉” 三个字,念菲的眼眶瞬间就热了。她知道,无论走多远,家永远是自己最温暖的港湾,爸爸妈妈永远是自己最坚实的后盾。
下午五点,飞机准时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念菲和陈默推着行李箱走出机场,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人群中的爸爸妈妈。叶菲穿着一件米白色的风衣,手里拿着一条围巾,王剑则穿着那件印着向日葵图案的衬衫,手里举着一个写着 “念菲” 的牌子。
“爸!妈!” 念菲兴奋地喊着,拉着陈默跑了过去。
叶菲赶紧把围巾给念菲围上,心疼地说:“外面冷,怎么不穿厚点?在慕尼黑有没有好好吃饭?怎么看着瘦了?”
“妈,我挺好的,就是有点想你做的红烧肉了。” 念菲抱着叶菲,撒着娇说。
王剑则走到陈默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陈默,这段时间谢谢你照顾念菲,辛苦你了。”
“叔叔不用谢,我和念菲互相照顾。” 陈默笑着说。
四人一起走出机场,坐上了回家的汽车。车里,念菲滔滔不绝地跟爸爸妈妈讲着在慕尼黑的经历,讲柏林的研讨会,讲和陈默一起去向日葵花田的事,还拿出手机,给他们看自己整理的教学试点方案。
“爸妈,我回国后,想跟学校申请开‘跨文化交流’选修课,还想推进游戏化教学试点,” 念菲眼神认真地说,“我想让我的学生们,也能像慕尼黑的孩子一样,在有趣的氛围里学习,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
叶菲和王剑对视一眼,眼里满是欣慰。叶菲握住念菲的手:“好孩子,爸妈支持你。只要是你想做的事,只要是对孩子们好的事,我们都会支持你。”
王剑也点点头:“如果你需要帮忙找资料,或者联系国外的教育机构,随时跟我说。爸爸在柏林认识一些教育领域的人,或许能帮到你。”
车子行驶在回家的路上,窗外的夜景渐渐亮了起来。路灯的光、窗户里的光、远处高楼的光,交织在一起,像一片温暖的星海。念菲看着窗外的风景,又看了看身边的爸爸妈妈和陈默,心里满是幸福。
她知道,这段慕尼黑的交流经历,只是自己人生旅程中的一段插曲。未来,还有很多挑战在等着自己 —— 教学试点可能会遇到困难,选修课的开设可能会有阻碍,和陈默的感情也需要慢慢经营。但她不害怕,因为她有家人的支持,有陈默的陪伴,还有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梦想的坚持。
就像那片向日葵花田,无论遇到什么风雨,只要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就一定能绽放出最灿烂的光芒。而她的故事,还有爸爸妈妈的故事,也会像向日葵一样,在岁月的时光里,继续书写着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