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曹贼,还我大汉江山 > 第四章:金丝雀的“天使轮”

第四章:金丝雀的“天使轮”

    程昱离去后,长秋宫仿佛一夜之间从寒冬进入了暖春。

    上等的银霜炭在兽首铜炉里静静燃烧,再无一丝呛人的烟气,只余下融融暖意。案几上,食盒里的八宝鸭、蟹酿橙、七宝羹还冒着腾腾热气,精致的香气瞬间压过了宫殿里陈腐的味道。崭新的狐裘、锦被堆放在一旁,毛色油亮,触手温软。

    六名新来的宫女和两名内侍垂手立在殿内,低眉顺眼,动作轻巧麻利,将原本狼藉的宫殿收拾得井井有条。他们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傀儡,安静,高效,却也冰冷。

    这温暖,是陷阱;这舒适,是牢笼。

    刘协看着眼前这番景象,眼中却没有丝毫喜色,反而涌上一股更深的忧虑。他压低声音,凑到伏寿耳边:“梓童,这……曹操是想将我们养成废物,让天下人以为我们耽于享乐,忘却了国仇家恨。”

    “他想的,不止于此。”伏寿的目光扫过那些忙碌的身影,声音同样轻如蚊蚋,“陛下请看,那三名宫女负责殿内洒扫,另外三名负责膳食起居。那两名内侍,一个守在门口,一个侍立在侧。他们分工明确,互为犄角,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下。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在半个时辰内,原封不动地传到丞相府的书案上。”

    刘协心中一凛。他只看到了软化和腐蚀,而皇后,却看到了一个精密的、十二个时辰无死角的监控网络。

    “那我们……”

    “那就演给他们看。”伏寿微微一笑。她伸手,为刘协理了理微乱的衣襟,动作自然而亲昵,口中说的话却截然不同:“从现在起,我们就是一对被吓破了胆,只知感恩戴德、贪图享乐的笼中鸟。但陛下,我们的心,不能冷。”

    刘协重重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数日,长秋宫上演了一出完美的“金丝雀剧本”。

    帝后二人对新来的宫人“信任有加”,对曹操的“恩典”感激涕零。伏寿每日不是摆弄那些新得的衣料首饰,就是与刘协依偎着,看似漫无目的地翻阅一些诗集、志怪杂谈。刘协也极配合,时而抚琴,时而作画,眉宇间的愁苦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认命般的安逸。

    他们的话题,也仅限于风花雪月,衣食住行。

    “陛下,你看这块蜀锦的颜色,做件春衫可好?”

    “甚好。梓童肤白,穿什么都好看。”

    “今日的七宝羹味道不错,比前些日子的清淡些。”

    监视他们的宫人,每日传回去的消息大抵都是如此。久而久之,丞相府那边,似乎也渐渐放松了警惕。

    然而,无人知晓,在这看似无聊的消遣之下,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这日午后,伏寿又像往常一样,与刘协一起“品读”一本《山海经》。她纤长的手指点在书页的异兽图上,口中念着:“陛下请看,此兽名为‘九尾狐’,其状如狐而生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刘协的目光随着她的手指移动,看到的却是她指尖下方的几个字:“钱、人、外援”。

    这是他们约定好的密语。利用古籍上庞大的文字量作为掩护,通过指点、停顿,来传递最关键的信息。这种方法原始,却极其有效,任凭那些眼线听力再好,也绝无可能从一句“品读经典”中听出谋反的意味。

    伏寿的手指轻轻敲了敲那个“钱”字。

    刘协心领神会,借着翻页的动作,用气音说道:“宫中用度皆由曹操供给,我们身无分文。”

    伏寿的手指又滑向另一页,点在了“宝藏”的“藏”字上。

    刘协眉头微蹙,思索片刻,缓缓摇头。皇宫大内虽有府库,但钥匙早就捏在曹操的亲信手里,他们连一钱铜板都拿不出来。

    伏寿早料到如此。她收回手,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目光却飘向了殿外一处偏僻的角落。那里是宫中堆放废弃旧物的地方,平日里无人问津。

    她的现代商业头脑告诉她,任何看似“废弃”的资源,都有可能转化为“资产”。没有启动资金,那就创造价值来换取资金。这叫“白手起家”。

    她需要一个切入点,一个能接触到宫外世界,又不会引起怀疑的渠道。同时,她还需要一个能为她所用,但又足够边缘,不会被曹*营核心层关注到的小人物。

    一连数日,伏寿借着“散心”的名义,在长秋宫附近活动。她的目光不再局限于殿内的方寸之地,而是细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终于,她找到了目标。

    那是一个姓黄的老宦官,名叫黄迁,职位是掖庭令。听起来是个官,实则早已失势。他负责掌管宫中所有废弃物品的处置,以及打理那些早已无人居住的偏僻宫苑。手下只有几个同样老弱病残的小太监,是个被权力中心彻底遗忘的角色。每日里,他最大的工作,就是指挥人将宫里用坏的器具、穿旧的衣物、吃剩的食物残渣,统一运出宫外变卖或处理。

    这正是她需要的“物流渠道”和“销售经理”!

    这天,伏寿又在“散步”,看似无意地走到了黄迁日常清点废品的地方。一股馊臭和霉味扑面而来。

    黄迁正躬着腰,指挥着小太监将一堆破烂装车,看到皇后突然驾到,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跪倒在地:“老奴……老奴黄迁,参见皇后娘娘!此地污秽,惊扰了娘娘凤驾,老奴罪该万死!”

    “黄令监请起。”伏寿的声音温和,没有半点嫌恶之色,反而带着一丝悲悯,“是我自己随意走动,与你无干。这宫里,怕也只有你这里,还存着些旧日的气息了。”

    黄迁愣住了。他本以为会迎来一顿斥责,没想到皇后竟说出这样一番话。他偷偷抬眼,看到这位传说中失势的皇后,脸上并无倨傲,只有与他相似的,被时代抛弃的落寞。

    “娘娘……”

    伏寿叹了口气:“看着这些旧物,便想起当年先帝赏赐的物件,如今怕是也混在其中,要被一并当做废品处置了。时过境迁,人、物,皆是如此啊。”

    她这番话,瞬间击中了黄迁的内心。他在这宫里熬了一辈子,见过汉室的辉煌,也经历了如今的败落。他自己,不也和这些旧物一样,被当成了无用的垃圾吗?一种强烈的共鸣感,让他对这位皇后生出了一丝亲近。

    伏寿见时机成熟,话锋一转:“黄令监,你每日处理这些,可有章程?”

    “回娘娘,皆是按旧例,能变卖的,就交给宫外的商人,换些钱钞,充入少府。不能用的,便拉到城外烧了。”

    “哦?那这变卖的钱款,账目可有人严查?”伏寿看似随意地问。

    黄迁苦笑一声:“娘娘说笑了。这点微末收入,丞相府哪里看得上眼。只要每月按时交个大概数目上去,无人会多问一句的。”

    伏寿要的就是这句话!

    她缓缓走上前,从袖中取出一只小巧的香囊,递了过去:“本宫近日闲来无事,用殿中废弃的几种花瓣、香料,调了些新香。只是这手艺,不知好坏。黄令监常年与这些旧物打交道,见识广博,可否替本宫品鉴一二?”

    黄迁受宠若惊地接过,打开一闻,一股从未闻过的奇异香气,瞬间钻入鼻腔。那香味初闻是清雅的梅香,细品之下,竟又透出沉稳的檀木之气,尾调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草药清冽。香气层层叠叠,馥郁而悠远,比宫中尚方所制的任何一种熏香都要高明百倍。

    “这……这香……”黄迁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此香名为‘暗香疏影’。”伏寿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诱惑力,“黄令监,你觉得,这样一囊香,在宫外,能值几何?”

    黄迁是个老人精,立刻明白了皇后的意思。他心脏狂跳,声音都有些颤抖:“娘娘,此等奇香,若在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中,一囊……千金难求!”

    “很好。”伏寿的眼中,终于露出了她身为战略总监时的锐利光芒,“本宫这里,有完整的方子,可以源源不断地制出此香。材料,便是这宫中废弃的花草枯枝,成本微乎其微。黄令监,你可有渠道,将它变成真正的金子?”

    她直视着黄迁的眼睛,一字一顿:“我只要三成。剩下的七成,都是你的。这笔钱,与少府无关,与丞相府无关,只属于我们自己。”

    黄迁的呼吸瞬间变得粗重。七成!这对他来说,是一笔足以改变命运的财富!他可以不再看人脸色,可以安度晚年,甚至可以在这乱世中为自己和家人置办一份厚实的家业。

    风险,自然是有的。但富贵险中求!更何况,向他伸出手的,是大汉的皇后!这不仅仅是生意,更是一份……从龙之功的投资!

    黄迁的眼中,闪过无数的挣扎、贪婪、恐惧,最终,全部化为了一股豁出去的狠劲。

    他“扑通”一声,再次跪倒在地,这一次,是心甘情愿的五体投地。

    “老奴……愿为娘娘效死!”

    伏寿笑了。她知道,她在这座监牢里,成功完成了她的“天使轮融资”。她的第一桶金,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