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神谷内的混战已趋于白热化,但局势却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西方军团的崩溃如同雪崩,圣光壁垒的彻底瓦解,使得个体力量与战斗素养的差距暴露无遗。圣殿骑士的集团冲锋在泥沼、雷击和无休止的骚扰下沦为笑话;狂信徒的悍勇在精准的打击和诡异的术法面前显得苍白无力;阿提拉的残部在泥泞中挣扎,如同待宰的羔羊。
然而,就在这看似大局已定的时刻,被玲珑宝塔死死禁锢于高空,承受着麾下军团不断陨落所带来的信仰反噬与神格震颤的炽天使米迦勒,终于彻底点燃了那源自神性深处的、混合着震怒、屈辱与最后决绝的火焰!
“亵渎光辉者……当受永烬!”
祂的声音不再是宏大的神谕,而是化作了撕裂苍穹的尖啸!那六对原本流转着秩序符文的光翼,此刻疯狂燃烧,圣洁的白色火焰向着一种近乎虚无的、灼烧灵魂的纯白转变!祂不再试图挣脱玲珑宝塔的镇压,而是将所有的神力、所有的信仰链接、所有的规则权柄,乃至一部分本源神性,疯狂地灌注进手中那柄“米迦勒之剑”!
“以吾真名——米迦勒!引动至高天国之力,降下最终审判!”
“圣裁——终焉之光!”
伴随着这声仿佛耗尽一切力量的宣告,下方残存的所有圣殿骑士、部分尚未完全崩溃的狂信徒,甚至包括那些奄奄一息的伤员,他们身上残存的圣光,如同受到绝对召唤,瞬间剥离而出,化作亿万道细微的光流,不顾一切地投向空中的米迦勒!这是献祭,是最终的信徒将自身的一切奉献给神只的终极仪式!
米迦勒的身影在无尽光流的汇聚中变得模糊、膨胀,祂手中的火焰长剑发出了超越太阳的极致光辉!这光辉并未扩散,而是极度凝聚、压缩,最终,在祂前方,形成了一柄横贯天地的巨剑虚影!
这柄剑,无法用语言形容其伟岸与威严。它仿佛由凝固的圣光、燃烧的规则以及无数信徒最后的祈祷凝聚而成。剑身之上,流淌着的是“绝对净化”、“最终审判”、“异端终结”的概念性力量!剑锋所指,并非某个具体的目标,而是笼罩了整个葬神谷的东方法则体系本身!它散发出的威压,甚至暂时逼开了玲珑宝塔的定空神光,让下方激战的双方都不由自主地为之一滞!
这是米迦勒的最后一搏,是天堂山征讨异界底蕴的展现,是凝聚一军信仰与一位炽天使本源的最强一击!祂要做的,不是杀伤多少敌军,而是要以这“终焉之光”,强行劈开东方的天地禁锢,斩断这“十面埋伏”的法则根基,为残军,也为祂自己,劈开一条生路,或者……至少是拖着足够多的敌人一同走向毁灭!
“不好!” 理事会指挥中心,陈远猛地站起身,看着能量探测法器中那飙升到临界点的、代表着纯粹毁灭与规则覆写的恐怖读数,失声惊呼,“他燃烧了神格本源!这是概念级打击!我们的阵法可能无法完全承受!”
推演室内,一直静观的白起眉头微蹙,韩信手中的羽扇也停顿了一瞬。这一击的强度,略微超出了他们最坏情况下的推演上限。
“无妨。” 李靖沉稳的声音通过神念传遍全军,“戚将军,该你了。”
命令简洁而平静,仿佛面对的并非毁天灭地的终极圣裁,而只是一场需要特定兵种去处理的常规战术挑战。
就在那“终焉之光”巨剑缓缓抬起,即将以撕裂乾坤之势斩落的千钧一发之际,一支早已在预定位置待命的天庭部队,动了。
没有惊天动地的气势,没有华丽炫目的神通光华。这支军队的移动,带着一种奇异的、井然有序的“机械感”与“整体性”。
为首者,正是戚继光的英灵。他并未身着华丽的仙甲,而是一套看似朴实无华、却透着千锤百炼意味的明代将官山文甲,腰佩军刀,目光沉静如深潭,凝视着空中那柄足以让真仙都心悸的圣光巨剑。他的气息与身后那支特殊的军队完全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他身后的天兵,并非寻常意义上的天兵。他们同样甲胄鲜明,但制式统一,细节处透着重工业般的精密感。最关键的是,他们并非以常见的百人、千人方阵排列,而是以一种奇特的、十一人组成的小型战斗单元,散布在圣光巨剑预判的斩击路径之上!
这就是——鸳鸯阵!但并非凡间的鸳鸯阵,而是经由戚继光英灵结合天兵特质、仙道法则与现代协同作战理念,升华而成的仙道·鸳鸯阵!
每一个十一人小队,结构精妙如机械:
阵首:两名身材魁梧、手持巨大塔盾的天兵。盾牌非金非木,其上刻满了“御”、“卸”、“导”、“反”等符文,盾面微呈弧面,并非用于硬扛,而是作为整个小队能量流转与防御体系的支点。
侧翼:左右各两名天兵,手持特制的、长度超过三丈的“灵铳”(类似长枪,但枪尖可激发破甲仙光)。他们并非单纯刺击,而是负责控制特定角度和区域,进行中距离的拦截、牵制与精准突刺。
中轴:两名手持战刀或短戟的天兵,身形灵活,负责近身格杀突入阵型的敌人,同时作为阵型转换的枢纽。
核心:位于阵型中央偏后,一名手持令旗的小队长(阵眼),负责观察全局、协调阵型、引导灵气流转。其身旁还有两名手持可连续激发符箓箭矢的“弓手”,提供远程火力支援与干扰。
这十一人,通过一种玄奥的战阵心法,将彼此的气血、灵力、神念短暂地连接在一起,并非简单的力量叠加,而是构成一个完美的、内部循环的微型领域!阵法运转时,灵气在他们之间流畅运转,形成一个模糊的、不断旋转的青金色气旋,宛如一体。
“起阵——!” 戚继光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钢铁般的意志,瞬间传入每一个鸳鸯阵小队长的识海。
霎时间,成百上千个青金色气旋在葬神谷的大地上亮起,如同夜空中骤然点亮的无数星辰!它们看似分散,却隐隐遵循着某种更大的阵势,气旋与气旋之间,有无形的能量场相互勾连、共鸣。
此时,米迦勒凝聚的“终焉之光”巨剑,终于蓄势完毕,带着审判万界、终结一切的绝对意志,轰然斩落!
没有声音。
或者说,声音被极致能量对撞产生的湮灭效应所吞噬。
只有光!
纯粹到极致,也恐怖到极致的圣光,如同天河倒泻,又如同上帝挥动的巨鞭,朝着下方的无数“星辰”抽下!剑锋所过之处,空间不是撕裂,而是直接“被净化”,化为一片虚无的空白!
首当其冲的,是位于最前方的十几个鸳鸯阵小队。
圣光巨剑接触的瞬间,那足以蒸发山脉、焚毁江河的毁灭性能量,并未如预期般将这些“渺小”的阵型直接汽化。相反,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巨大的塔盾并未硬扛,而是在接触的刹那,以一种高频、微幅的奇异震动,配合盾面上流转的“卸”字符文,将冲击力如同引导水流般,向着两侧分散开来!同时,左右两侧的灵铳手,长枪疾点,并非攻击剑体,而是精准地刺在能量流相对薄弱的“侧面”,进行干扰和偏转。中轴的刀手引动阵法之力,在阵型内部形成一个小型的气场涡旋,进一步化解渗透进来的压力。核心的弓手则不断射出干扰性的符箓箭矢,打在剑芒之上,虽如泥牛入海,却也在持续消耗其能量稳定性。
远远看去,那毁天灭地的圣光巨剑,在斩中这些小小的“气旋”时,竟像是沉重无比的铁锤砸在了无数个高速旋转、光滑无比的陀螺上!力量被巧妙地卸开、引导、分化!巨剑的下落之势,肉眼可见地出现了凝滞和偏差!
一个鸳鸯阵小队或许只能分化其万分之一的威力,但十个、百个、千个呢?
圣光巨剑如同陷入了一片无边无际的、由无数“小陀螺”构成的粘稠海洋!它每下降一分,都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去“净化”前方那看似渺小、实则韧性极强的阻碍。它的光芒依旧炽盛,它的威力依旧恐怖,足以将触碰到的任何单个鸳鸯阵小队瞬间摧毁(确实有几个小队在承受了超出极限的冲击后,阵型崩溃,天兵重伤或陨落),但它的“势”,却被这层层叠叠、无穷无尽的“分化”与“迟滞”给硬生生磨掉了!
它无法再一往无前,无法再锁定核心目标,无法再发挥出“概念级覆写”的绝对效果。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陷入了密密麻麻的藤蔓森林,空有利刃,却难以发挥斩断一切的威力。
更让米迦勒感到惊怒甚至一丝绝望的是,这些鸳鸯阵小队并非固定不动。它们在承受冲击的同时,还在戚继光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着精妙的、小范围的机动。它们如同拥有集体智慧的蚁群,不断调整位置,始终确保巨剑的锋刃同时面对足够多的“气旋”,使其力量无法集中于一点突破。
“这……这是什么战法?!” 一名残存的圣殿骑士团长看着那足以让他灵魂战栗的“终焉之光”,竟被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型阵群以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阻挡、拖延,发出了崩溃般的呐喊。他无法理解,个体的力量明明如此渺小,为何组合起来,能产生如此奇迹般的效果?
理事会指挥中心,陈远震撼地看着全息投影上的能量流向图。代表“终焉之光”的毁灭性能量洪流,在冲入那片由无数青金色小点构成的区域后,如同洪水遇到了纵横交错的灌溉渠系,被迅速分流、引导、消耗在广大的区域中,其核心破坏力被急剧衰减。
“看到了吗?”林璇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这就是体系的力量!个体的勇武再强,在高度协同、分工明确、战术针对的体系化力量面前,也会被生生磨死!这不是力量的对抗,这是军事组织形态和作战思想的代差!西方还停留在依靠英雄和神迹的古典时代,而我们,早已进入了体系化、模块化、强调协同与效能的现代,不,是超现代战争思维!”
陈远重重地点头,他完全明白了。戚继光的鸳鸯阵,在此刻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阵法,更是一种哲学,一种将集体力量发挥到极致,以弱胜强,以巧破力的东方智慧结晶。它完美诠释了何为“聚沙成塔,积弱胜强”。
高空之上,米迦勒清晰地感受到“终焉之光”巨剑中蕴含的力量正在被飞速消耗,那斩断一切、净化一切的“概念”正在被无数坚韧的“个体协同”所模糊、所抵消。祂倾尽所有、甚至燃烧本源发出的至强一击,竟然……竟然被这样一群“蝼蚁”以如此方式挡住了?!
“不——!!!” 祂发出了蕴含无尽不甘与荒谬感的怒吼,神格因力量的急剧衰退和信念的动摇而出现了清晰的裂纹!
就在祂心神失守的这一瞬,一直牢牢禁锢着祂的玲珑宝塔,骤然发力!定空神光收束如实质的枷锁,狠狠勒入祂的圣光之躯!同时,一直伺机而动的哪吒,化作一道金虹,火尖枪凝聚一点破灭神光,直刺米迦勒因力量反噬而露出的神格核心!雷部众神也抓住机会,万千雷霆不再分散,而是汇聚成一道粗大无比的混沌神雷,紧随哪吒之后,轰向同一个目标!
“终焉之光”巨剑,在失去了米迦勒持续的神力支撑和心神掌控后,终于发出一声悲鸣般的巨响,轰然破碎,化作漫天飘零的光雨,缓缓消散。
而光雨之下,是无数依旧在运转的青金色气旋,以及气旋之后,那些开始对残余西方军团发起最后清剿的东方将士。
圣剑已破,胜负已分。
米迦勒的最终挣扎,在东方的战争智慧与铁血纪律面前,撞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