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 第八章 这个过程无法复制

第八章 这个过程无法复制

    会议室的气氛,因为这个数字,又一次变得沉重。

    只有陆扬,表情很平静。

    他没立刻回答,拿起桌上的铅笔,在一张白纸上快速画图。铅笔在他手里,流畅的线条很快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机械结构。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和那张图纸上。

    过了一会儿,陆扬停下笔。他把画好的草图推到桌子中间,抬头看向李师长。

    “首长,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我要说实话,以LG-1样枪现在的状态,别说五千把,就是五十把,短时间内我们也造不出来。”

    李师长的眉头皱了起来。“为什么?有什么困难,你直接说!周副部长在这里,整个五机部给你撑腰,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这不是钱和人的问题。”陆扬摇头,手指点在自己画的草图上。“是工艺和基础的问题。”

    “首长,你刚才也摸过那把枪了。它很重,也很粗糙。那是因为,为了保证可靠,它的很多零件,都是我请厂里最好的老师傅,用最老的车床,从一整块特种钢上一点点加工、打磨出来的。有些关键位置,甚至是手工用锉刀锉出来的。”

    他的话,每个人都听得很清楚。

    “这样造出来的东西,成本高,时间长,而且每一把枪都不完全一样,根本没法量产。它只是一个实验室样品,不是能上战场的制式武器。”

    陆扬的话,让李师长心里的火热冷却下来。他皱着眉,表情有些难看:“那怎么办?难道只能看着?”

    会议室里又一次沉默。造出来,却不能量产,这比造不出来更让人难受。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马上想怎么生产五千把。”陆扬话锋一转,眼神很冷静。“而是要先解决,怎么把这件‘艺术品’,变成一件人人都能造、人人都能用的‘工业品’。”

    他重新拿起铅笔,在草图上圈画。

    “第一步,简化工艺,设计一套适合我们现有工业水平的量产方案。”

    他的笔尖指向枪管前端的消音器结构。“比如这里,样枪为了追求最好的效果,用的是一体式结构,加工非常难。量产型号可以放弃,改成更简单的分体式螺接结构。甚至在初期版本,直接取消掉,优先保证火力和产能。”

    接着,他的笔尖移到机匣部分。“还有这里,机匣。样枪用的是整块钢材铣削,浪费材料,时间又长。我们可以改用精密铸造,后期只对关键的结合部位进行少量机加工。这样一来,生产效率能提升十倍以上!”

    谷总师立刻提出疑问:“铸造件?强度能保证吗? chamber pressure很大,普通铸造件会有隐患。”

    “不是普通铸造。”陆扬解释道,“用失蜡法精密铸造,材料就用我们仓库里的35CrMnSi合金钢。铸造成型后,再进行特定的正火和回火热处理,强度完全足够。我们只需要机加工枪机导轨和枪管连接螺纹,单件生产时间能从一百五十个小时,缩短到十个小时以内。”

    谷总师和冯所长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信服。陆扬不只是个设计师,更是一个懂生产的工程师。

    “缓冲装置,是LG-1后坐力可控的关键。”陆扬的笔尖最后落在一个弹簧结构上。“这里的核心,是这根特制的主缓冲弹簧,它需要用到铬钒弹簧钢,对热处理工艺有很高的要求。这个,需要我们向兄弟单位求援。”

    他说完自己的初步构想,然后抬头看着周副部长和李师长。“只要这几项工艺改造能够完成,我相信,LG-1的量产成本和生产周期,都能被压缩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

    “好!”李师长猛地一拍大腿,脸上的阴霾消失,又露出了笑容。“小子,你继续说,还需要什么!”

    陆扬的表情,却没有因此放松,反而变得非常严肃。

    他收回铅笔,用食指在草图上一个不起眼,但结构异常精密的位置,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以上的这些问题,都是技术和工艺层面的问题,只要给我们时间,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他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

    “但是,所有问题中,最关键,也是最致命的一个,我们绕不开。”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李师长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

    陆扬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停在周副部长的脸上,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

    “我们缺少大型锻压设备。具体来说,是缺少一台至少一千吨以上的水压机。没有它,我们就无法高效地生产出高膛压武器所必需的,高强度、高韧性的精密枪机和炮闩部件。”

    “样枪上的那个枪机,是老师傅用最好的材料,反复锻打,耗费了半个多月才敲打出来的孤品。这个过程,无法复制,也无法量产。”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响。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别说五千把。”

    陆扬看着众人,说出了最后的结论。

    “就连五百把,都是空谈!”

    会议结束,周副部长和李师长乘车离开。他们留下的影响,却在整个红星厂迅速传开。

    两个小时后,一份盖着五机部红印的加急文件,通过机要通讯,直接送到了红星厂厂长的办公桌上。

    任命,陆扬为红星机械厂设计所副总工程师,军工技术等级七级。

    文件内容很短,分量却很重。

    文件公布后,整个红星厂都沸腾了。一个来厂里不到三个月的新人,直接坐上了无数老技术员一辈子都到不了的位置。震惊、不解、嫉妒、羡慕,各种情绪在厂区里发酵。

    但这些,都和陆扬没关系。

    他甚至没去那间刚分给他的副总工程师办公室,而是直接成立了一个“LG-1量产攻关小组”。他把办公地点,就设在了那间充满机油味的18号车间里。

    陆扬把自己关在车间角落的小屋里,面前是崭新的绘图纸。他脑中不断闪过系统奖励的枪械人体工程学数据包,里面的数据和他前世的记忆,以及手中这支LG-1的结构相互印证,产生了很多新想法。

    原本那支为了追求性能而结构复杂的LG-1,在他的笔下,正在一点点简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