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 第四十章 小时造一辆坦克

第四十章 小时造一辆坦克

    曙光化工厂的大门外,王教授和老杨把陆扬送到车旁,两个人的表情还有点懵。

    王教授看着陆扬,嘴唇动了动,想问点什么,最后还是没开口。

    老杨紧紧握着陆扬的手,眼眶有点红:“陆总工,这次……我们曙光厂欠你的。”

    陆扬只是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转身上了车。

    伏尔加轿车开走,车后只留下两个还处在震惊中的人。

    解决了原料问题,整个工业体系再次高速运转起来。红星厂的生产线上,一枚枚“魔鬼呼吸”和狙击榴弹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装箱,然后连夜送往最需要它们的地方。

    可陆扬的脚步没有停。

    他返回红星厂,甚至没回自己的办公室,直接一头扎进了另一个更大的车间。

    这里是红星厂的骄傲,也是整个五机部的心头肉——“铁拳-1”的总装车间。

    巨大的车间里,一具庞大的钢铁骨架正停在生产线中央。几十名顶级的老师傅,正围着这头钢铁巨兽忙碌,敲打声和工具的碰撞声响个不停。

    陈康年跟在陆扬身后,看着眼前的景象,颇为自豪。

    “陆总工,你看,这大家伙的进度不错。按照现在的速度,咱们这个月努努力,应该能完成三辆的总装任务。”

    陆扬的目光扫过那庞大的车体,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

    “三辆?”

    他转过头看着陈康年,平静地问道:“军委下达的生产指标是多少?”

    陈康年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声音也低了下去:“这个……是三十辆。”

    他苦笑了一下,补充道:“陆总工,不是我们不努力。你也知道,坦克的总装是个精细活,几万个零件,一个萝卜一个坑。这条生产线是串联式的,一个工位出了点小问题,后面所有的工序都得停下来等。月产三十辆,那根本不可能。”

    “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

    陆扬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嘈杂的车间都安静下来。所有正在忙碌的工程师和老师傅,都停下了手里的活,不解地看向这个年轻人。

    半小时后,总装车间的会议室里,气氛有些严肃。

    所有负责“铁拳-1”项目的核心工程师和技术组长,全都到齐了。

    陆扬站在一块巨大的黑板前,直接用粉笔在上面画出了一个坦克的简陋轮廓。

    然后,他用粗重的线条,将这个轮廓分成了五个部分。

    动力模块,底盘及悬挂模块,战斗室及炮塔模块,火控及观瞄模块,外挂及反应装甲模块。

    他指着黑板上的五个方块,对着下面一群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说出了一个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概念。

    “从今天起,‘铁拳-1’的总装模式,彻底推翻。我们将采用模块化生产,并行组装。”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板上那五个方块,以为自己听错了。

    一个头发花白,在厂里德高望重的老工程师,忍不住站了起来。

    “陆总工,你这个想法……是不是太理想化了?”

    这位被人称为刘总工的老人,是国内第一代坦克的设计师之一,他的话,在厂里很有分量。

    他皱着眉,语气里满是质疑:“坦克不是积木,不是把几个铁盒子拼在一起就能开动的。动力模块和底盘模块之间,有上百个液压管路和电路接口,炮塔和车体之间的连接更是复杂到了极点。我们现在一个老师傅对着图纸,小心翼翼地对接,都经常出错。你把它们分开在五条生产线上造,最后怎么保证它们能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

    刘总工的话,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虑。

    是啊,这怎么可能?

    万一动力舱的尺寸偏了半毫米,最后发现塞不进底盘,那不就成了天大的笑话?

    到时候,这一堆造价昂贵的模块,就是一堆废铁!

    质疑声在会议室里响成一片,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年轻的总工程师,是在异想天开。

    面对所有人的质疑,陆扬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他没有争辩,只是平静地对身后的秘书点了点头。

    秘书会意,将一卷用牛皮纸包着的巨大图纸,铺在了会议桌上。

    图纸展开,露出了里面密密麻麻,却又清晰无比的蓝色线条和数据。

    “这是……”

    刘总工下意识地凑了过去,只看了一眼,他的眼睛便骤然睁大。

    桌上的图纸,并不是坦克的总装图,而是一份份独立的接口设计图。

    上面详细定义了每一个模块与其他模块连接处的所有细节。

    每一个螺丝孔的精确坐标,每一根线缆插头的型号和针脚定义,每一条液压管路的接口标准和压力阈值……

    所有的一切,都被用一种近乎偏执的精度,清清楚楚地标注了出来,公差要求甚至达到了百分之一毫米的级别!

    “这……这是通用标准化接口!”

    刘总工的声音都在发颤,他抬起头,难以置信的看着陆扬。

    他终于明白,当他们还在纠结于如何把零件装配到一起时,这个年轻人,已经在思考如何定义装配的标准本身了!

    陆扬的目光扫过全场,看着一张张从质疑转为震惊的脸,平静地开口。

    “未来的总装车间,我不需要满地的油污,也不需要老师傅们拿着锤子去敲敲打打。”

    “我需要的,是五条独立的,高效的模块生产线。以及一个干净的总装平台。”

    他伸出手,在空中比画了一个吊装的动作。

    “当一个测试合格的动力模块下线后,会被直接运到总装平台,用吊车精确地放入已经等待在那里的底盘模块中。咔嗒一声,所有接口自动锁死。然后是战斗模块,火控模块,装甲模块……”

    “就像搭积木一样。”

    陆扬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每一个人的耳边,为他们描绘出了一幅前所未见的景象。

    “我要求,一辆‘铁拳-1’从模块对接到完成所有测试,驶出工厂大门的时间,不能超过八个小时。”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陆扬描绘的这幅景象,震得脑中一片空白。

    八个小时……造一辆主战坦克?

    而这,还不是结束。

    陆扬的视线越过众人,仿佛看到了那片遥远的,战火纷飞的南疆。

    他的语气,变得有些冰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