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凤临异世将军的刁蛮王妃 > 19

19

    第十九章 春归宫阙

    1

    景和三年的春日,御花园的牡丹开得正好。

    邱莹莹牵着五岁的洛小莹蹲在花丛边,小丫头扎着双丫髻,穿一身粉绫小袄,正踮着脚去够一朵姚黄牡丹的花苞:“母后,这花比去年的大!”

    “小馋猫。”邱莹莹笑着捏她的小脸,“那是花匠伯伯新培育的,等花开了,给你做胭脂。”

    不远处的游廊下,洛宫铭正陪着太子读书。小太子年方八岁,眉眼间已有几分洛宫铭的沉稳,见母亲过来,立刻放下书卷:“母后!”

    “怎么不跟着先生读书?”邱莹莹蹲下身,替他理了理衣领。

    “先生说今日讲《史记》,我想等父皇一起。”小太子晃了晃手里的竹简,“父皇说今日要考校我策论。”

    洛宫铭走过来,将儿子抱上膝头:“策论写了?”

    “写了!”小太子从袖中掏出皱巴巴的绢帛,“我写了‘论边患与民生’,先生说论点新,就是字太丑……”

    邱莹莹接过绢帛,见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边患如虎,民生如根,虎患需除,根固则国安”,忍不住笑出声:“我家小太子,倒有几分宰相的架势。”

    洛宫铭也笑了:“这字,倒像莹莹幼时的手书。”

    三人正说笑,宫女来报:“娘娘,皇后娘娘请您去凤仪宫叙话。”

    邱莹莹收敛笑意,替小莹整理好发髻:“走,陪母后说说话。”

    2

    凤仪宫里,当今皇后端坐在牡丹纹檀木椅上,手里捏着串沉香念珠。见邱莹莹进来,她放下念珠,笑道:“莹莹,坐。今日召你来,是为了一件要紧事。”

    “娘娘请说。”邱莹莹垂眸行礼。

    皇后指了指案上的密信:“这是江南巡抚递来的,说当地盐商囤积居奇,米价涨了三倍。更离谱的是,有消息说,这背后有北境商会的影子。”

    邱莹莹心头一紧:“北境商会?可是当年林氏……”

    “正是。”皇后点头,“林氏余党虽被清理,可他们的生意网还在。这次盐商哄抬米价,怕是又要借机生事。”

    洛宫铭恰好进来,听了这话皱起眉头:“臣弟刚收到户部密报,京城粮仓的存粮也少了半成。若米价再涨,恐生民变。”

    皇后看向两人:“所以,哀家想让你们去江南一趟。一来查盐商,二来安抚百姓。莹莹在边营管过粮草,宫铭在御史台查过贪腐,最是合适。”

    邱莹莹与洛宫铭对视一眼,默契地点头:“臣(臣妾)遵旨。”

    3

    三日后,两人乔装成富商夫妇,乘船南下。洛宫铭扮作账房先生,邱莹莹则是他的“内人”,戴着帷帽,只露一双清亮眼眸。

    船过扬州,两岸柳色如烟。邱莹莹掀开窗帘,望着江面上往来的货船,忽然说:“宫铭,你说那些盐商,怎么敢这么明目张胆?”

    洛宫铭翻着账本:“江南盐商多与朝中官员勾结,尤其是……”他顿了顿,“尤其是当年户部侍郎的族亲。那侍郎虽已致仕,可门生故旧还在。”

    邱莹莹想起前朝旧事:“当年林氏就是勾结官员,才敢私吞军饷。如今这些人,倒学了个十足。”

    船行至苏州,两人弃舟登岸。洛宫铭打听到,当地最大的盐商是“福来记”的周老爷,宅子就在山塘街。

    “走,去会会这位周老爷。”洛宫铭戴上瓜皮小帽,拉着邱莹莹往山塘街走。

    4

    福来记的宅子雕梁画栋,门前两个石狮子张着嘴,像是随时要吞人。洛宫铭递上拜帖,不多时,周老爷穿着锦缎直裰出来,见是生面孔,倒也客气:“两位远道而来,快请进。”

    客厅里,周老爷摆了茶果:“听闻二位是从京城来的富商?不知想做哪行生意?”

    洛宫铭拱手:“在下做些南北货贸,听闻江南米价飞涨,想跟周老爷讨教,可有门路平抑粮价?”

    周老爷干笑两声:“平抑粮价?这可是要砸我们饭碗的。不过……”他压低声音,“若二位有意投资盐引,倒能赚上一笔。”

    邱莹莹插话:“盐引?可是官府发的售盐凭证?”

    “正是。”周老爷眼睛发亮,“如今盐引紧缺,只要花五百两银子买一张,转手就能卖一千两。二位若有兴趣,我这里倒有路子。”

    洛宫铭冷笑:“周老爷这生意,怕是不怎么干净吧?”

    周老爷脸色骤变:“你……你说什么?”

    “当年林氏就是靠卖盐引发家的。”邱莹莹从袖中掏出密信,“这是江南巡抚的密报,说你与北境商会勾结,囤积盐引,哄抬米价。”

    周老爷慌了神,起身要走:“你们……你们血口喷人!”

    “慢着。”洛宫铭按住他,“我们有大理寺的批文,要查你宅子里的账册。”

    5

    福来记的账房里,洛宫铭翻出一本染着茶渍的账册,指着其中一页:“‘三月十五,付北境商会银五千两,购盐引三百张’——周老爷,这账可对得上?”

    周老爷瘫坐在椅子上:“我……我只是替人办事……”

    “替谁?”邱莹莹追问。

    “是……是前户部侍郎的二公子。”周老爷哆哆嗦嗦,“他说北境商会要盐引,能赚大钱……”

    洛宫铭将账册封好:“周老爷,你且等着大理寺的传票。今日之事,若有半句虚言,罪加一等。”

    离开福来记,邱莹莹望着天上的阴云:“看来,北境商会的势力,比我们想的还大。”

    洛宫铭握住她的手:“别怕,有我在。”

    6

    当晚,两人在客栈落脚。邱莹莹收拾行李时,发现枕头下塞着张纸条——“明日巳时,胥江码头,带账册来换人。”

    “宫铭!”她攥着纸条冲进里屋,“有人绑架了小太子!”

    洛宫铭脸色骤变,展开纸条:“胥江码头……是走私船的据点。”

    “怎么办?”邱莹莹急得直掉眼泪,“小太子要是……”

    “别慌。”洛宫铭迅速换上衣袍,“我让暗卫去码头埋伏,你留在客栈,等我消息。”

    “不行!”邱莹莹抓住他的袖子,“我要去!”

    “听话。”洛宫铭吻了吻她的额头,“你去了,只会让我分心。”

    7

    胥江码头,夜雾弥漫。洛宫铭带着二十名暗卫,悄悄摸上艘挂着“福来记”旗号的货船。

    船舱里,几个黑衣人守着个铁笼,小太子缩在里面,脸上挂着泪痕:“父皇!母后!”

    “别怕。”洛宫铭踹开舱门,“宫叔叔救你来了!”

    黑衣人蜂拥而上,洛宫铭挥剑斩翻两个,却被暗箭射中肩膀。他闷哼一声,反手掷出袖箭,射中为首黑衣人的膝盖。

    “带小殿下先走!”洛宫铭大喊。

    邱莹莹突然从船舷跃下,手里握着洛宫铭的匕首:“不许动!不然我杀了你们!”

    黑衣人愣住,洛宫铭趁机冲过去,将小太子护在身后:“莹莹,你怎会来?”

    “我说过,要跟你一起面对。”邱莹莹咬着牙,“洛宫铭,我们一起,绝不会输。”

    8

    天光大亮时,码头恢复了平静。小太子扑进邱莹莹怀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母后,我怕……”

    “不怕不怕。”邱莹莹替他擦眼泪,“父皇和母后都在。”

    洛宫铭的肩膀渗着血,被暗卫包扎着:“绑架小太子的人,是北境商会的死士。他们想逼我们就范,交出盐引案的证据。”

    邱莹莹握住他的手:“我们没输,反而抓住了他们的把柄。”

    9

    回京的路上,小太子趴在洛宫铭膝头,问:“父皇,母后,你们为什么总要去危险的地方?”

    洛宫铭摸摸他的头:“因为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就像边关的将士要守国土,我们做臣子的,要守百姓。”

    邱莹莹接着说:“等你长大了,也要做个能为百姓做事的好皇帝。”

    小太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我以后要学很多本事,不让父皇母后担心。”

    10

    京城的天,又蓝了。

    邱莹莹和洛宫铭跪在金銮殿上,呈上盐商案的卷宗。皇上看完,龙颜大悦:“好!你们揪出了盐商背后的黑手,还救回了太子,朕心甚慰。”

    他看向洛宫铭:“宫铭,你办事得力,太子监国期间,朝政就交给你。”

    又转向邱莹莹:“莹莹,你协理六宫,安抚百姓,朕封你为‘淑德皇后’。”

    退朝后,两人走在宫道上。洛宫铭说:“莹莹,我们做到了。”

    邱莹莹望着宫墙上的琉璃瓦:“不是我们,是一起。”

    11

    尾声

    又是一年春。洛小莹坐在御花园的秋千上,洛宫铭推着她,邱莹莹捧着茶站在一边笑。

    “父皇,再高些!”小丫头喊着。

    “小心摔着。”洛宫铭轻轻推着,目光温柔。

    邱莹莹将茶递过去:“累了吧?”

    洛宫铭接过,喝了一口:“有你在,不累。”

    风里飘来牡丹的香气,混合着孩子的笑声,漫过宫墙,飘向远方。

    他们知道,前路或许还有风雨,但只要彼此相伴,便是最好的归处。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